摘 要:2017《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是學生通過學科學習而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語文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構建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的內容。新的課程標準的十八個任務群中,第一個任務群就是整本書閱讀與研討,整本書閱讀在教學和學生學習中勢在必行。
關鍵詞:學科素養;整本書閱讀;思考與對策
一、因生制宜,對學生閱讀現狀進行細致分析
學生進行學習語文,提升語文學科素養,最重要的途徑就是進行閱讀。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讓學生聰明起來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1.學生閱讀現狀堪憂。通過調查,筆者任教的兩個理科班學生名著整本書平均閱讀量不足兩本,大多數學生都沒有認真讀過整本名著,良好的閱讀習慣更是無從談起。隨著電子平臺的發展,學生將自己的閱讀轉移到電子閱讀上,閱讀思維的不連貫,形成了碎片化閱讀,淺閱讀的狀況,閱讀耐力與閱讀習慣都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這種狀態下,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讀書的情境中,更不要說利用時間去讀整本書,因而出現學生學習的時候都是斷片式地閱讀和解讀教材,缺乏對教材與整本書之間的關聯認知,出現了許多讀書和解讀上的斷點。學習《林黛玉進賈府》而全然不讀《紅樓夢》整本書,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卻對《水滸傳》只知一二,更不要通讀《論語》《史記》,甚至《老人與海》《巴黎圣母院》等外國名著學生卻只聽過書名,更不要說對整本書的內容解讀與深刻內涵的認識,對這些名家作品的閱讀只停留在表面,所有的理解也基本上都是浮于表面。通過對學生整本書閱讀的情況調查,結果著實令人擔憂。
2.教師的閱讀思考不足。對于整本書閱讀指導的這塊陣地而言,我們語文老師經常處于無能為力的狀態,甚至大部分教師在教學中,淡化了語文閱讀的功用,用做題取代了讀書,師生一起投身到大量的題海中以求高分,引發語文教育教育者對于語文教育的真正價值與意義的深思。整本書閱讀,實際上就是引導學生如何開始建立讀整本書的意識,如何去碎片化閱讀,如何深入與文本對話,如何形成發展語文思辨能力,這些都是當務之急。
二、思而后行,整本書閱讀前做好充分準備
俗話說:看花容易繡花難。雖然對整本書閱讀的認識很充分,但是如何激發學生興趣去讀整本書?是否有合適的方法可以帶動學生閱讀?是否應該提出閱讀要求?如何進行階段交流與調整?針對學生閱讀存在的問題,著重進行三方面的思考:
1.讀書是人生課題。書籍是人類的寶貴財富,飽讀詩書的人生才稱得上富足的人生。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是能夠堅持讀整本書的前提條件,擴大閱讀空間。學生沒有整本書閱讀的實踐,難以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也就不可能自己學會閱讀。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整本書閱讀觀念,將讀書當成重要的生活部分,是自然的過程而不是為了閱讀而閱讀,這樣才會愉快閱讀,扎實地讀書成長。
2.會讀書即是成長。整本書閱讀能夠激發閱讀興趣,能夠給學生帶來閱讀的成就感,對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有著特殊的作用。學生在接受語言,發展語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智慧,獲得人生的經驗,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也能夠以古鑒今,能夠推己及人。語言承載的美與語言本身的美被學生分享,被學生接受的時候,學生的審美水平就會不斷提升。
3.樂享者即幸福者。整本書閱讀,有利于學生獲得個性化的閱讀體驗,積累更多的閱讀經驗,以便形成更好的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們多思考,多討論,多積累,多批注”,保持閱讀感受力,注重傳承與吸收,注重培養對文本的思辨力,注重于文本對話和與閱讀共同體分享,做樂于讀書樂于分享樂于成長的讀書者,保證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經驗讀到自己的收獲。
三、有車有轍,指導學生進行有效閱讀
《中庸》里有句非常有名的話:“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有“道”才能叫做“教”。所以學生在整本書的閱讀中需要在語文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有方法的閱讀,進而建立起整本書的閱讀課程;讓學生自覺的、個性化的、有創造性的閱讀,并能相互交流閱讀體會,充分保持學生的閱讀的興趣。
首先,了解學生閱讀情況,發現整本書閱讀存在的問題,將問題進行歸類梳理,并集中重點問題,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其次,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保證整本書閱讀的連貫性,克服閱讀惰性,采用合理的方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形成班級閱讀共同體,形成良好的閱讀意志力。第三,進行閱讀方法指導,確保整本書閱讀的高效性實效性。
總之,在新課標推進學生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語文教師在學生整本書的閱讀中應該做好學生的陪伴者和推動者,能在整本書閱讀實踐中有所作為,注重學生的閱讀成長與正面評價,促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相互作用,誘發自然產生的本真對話,鼓勵學生多角度回應和解讀文本,在充分的合作與互動中形成分享的氛圍,養成習慣,塑造性格,提升素養,努力促進學生整本書閱讀的和諧成長。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2
[2]鄭桂華.整本書閱讀:應為和可為[J]語文學習2016(7)
[3]溫儒敏.把培養閱讀興趣與習慣,當作語文教學頭等大事語文建設[J]2016(9)
[4]《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
[5]王彤彥.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策略[J]中學語文教學2017.2
作者簡介:王新榮(1973.7—),女,漢族,吉林敦化市人,碩士,高中教師,研究方向: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