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祉吉
摘要:隨著新媒體技術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迅速崛起,傳統的新聞傳播方式和真實性“把關”受到挑戰和威脅。由于傳統的新聞傳遞大多通過電視和報紙實現,以電視新聞為例,其中電視新聞的傳遞過程比較單一。通過在固定時間段播放新聞的方式將國家大事傳遞給人民,這種傳遞方式并不能保證所有人都及時了解到新聞的相關內容,限制了電視新聞的發展和傳播。而現代新聞傳遞方式的出現保證了絕大多數人都能夠及時了解到新聞內容,保障了新聞的及時傳遞性,但是這些傳遞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聞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為新聞傳遞途徑和傳遞方式的發展及改進帶來了新的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把關”;新聞真實性;關系淺析
一、新聞真實性與新聞“把關”的關系探究
新聞的真賣性決定著新聞是否有傳遞的必要,因為新聞真實性能夠直接影響到群眾對于信息的掌握情況,甚至會影響社會立場的走向。而新聞“把關”則是對新聞真實性的判斷,即審核新聞是否在傳播過程中失去了生命或者應有的色彩。新聞真實性和新聞“把關”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新聞“把關”作為新聞真實性的判斷標準,它決定著新聞是否能夠傳遞給大眾。而新聞真實性作為新聞“把關”的主要依據,它決定著新聞“把關”的核心和標準所在。總的來說,新聞真實性和新聞“把關”之間并不存在矛盾或糾紛,也沒有什么主次或者先后關系,二者屬于互相監督、互相調節的關系。
所謂新聞真賣陛,即媒體想要傳遞給人們的信息的準確性,新聞真實性并不等于事實的真實性,因為新聞不僅僅具備傳遞信息的作用,還具備正確引導輿論導向的作用,因此新聞真實性在一定程度上比事實真實性更加重要。新聞的真實性要求媒體在編輯新聞時遵循事實準確客觀、語言精煉真實的要求,新聞“把關”能夠很好地保證上述要求的實現。
一方面,新聞“把關”能夠從局部和整體兩部分保持新聞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新聞“把關”能夠增強新聞的可靠性,為新聞的傳遞和求證提供依據。
面對這種發展現狀,電視新聞的地位受到一定的威脅,一方面是因為各種新媒體的出現導致電視新聞的關注者越來越少,即通過電視獲取新聞的人越來越少,導致電視新聞的關注度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是新媒體的出現吸引了大多數人的關注,越來越多的人被新媒體的傳遞方式吸引并逐漸成為新媒體的使用者,威脅到電視新聞的發展。但是因為電視新聞的真實性是最強的,所以相關媒體人員應當及時改進新聞“把關”的標準和范圍,爭取提高新媒體的新聞真實性,同時穩定電視新聞的地位。
二、網絡發展催生出新的“把關人”并削弱了“把關”的控制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和發展,新聞“把關”和新聞真實性的關系出現了一些問題,傳統的新聞“把關”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目前社會對新聞真實性的要求,“把關人”也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傳統的媒體新聞“把關人”主要依靠新聞來源和媒體要求審核新聞真實性,根據這兩方面給出的信息去引導群眾的輿論導向,這種引導方式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偏差和主觀性,但是新聞消息的基本內容和真實性還是很高的。
現代媒體的“把關人”逐漸從媒體編輯者本身轉移到人民群眾身上,這種轉移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和效率,但也會造成一些新聞消息不準確的問題。以國外某事件為例,在該事件發生后很多網絡中的小媒體也對當事人進行了采訪,但是因為當事人比較緊張,回答得并不是很準確,該媒體的“把關人”在處理時只截取了部分片段播放,導致觀看該媒體的部分群眾獲得了不準確的信息,最終在群眾的迅速傳播下影響到了該事件的處理,同時使正規媒體受到大家的懷疑,阻礙了正規媒體的發展和擴大。
由此可見,新聞“把關人”的改變對新聞真實性的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我們應當從這一角度出發,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和科學性,規范新聞“把關人”的標準。
除此之外,電視新聞也應當格外注意網絡技術發展對“把關人”標準和條件的影響。
三、結語
新聞真實性和新聞“把關”息息相關,應當努力規范新聞“把關”的標準和要求,在鞏固傳統電視新聞地位的同時發展網絡新媒體,從而協調好新聞真實性與新聞“把關”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