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共同規范教育APP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中央網信辦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引導規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教育移動應用要規范數據管理,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應當取得監護人同意、授權,不得收集與其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等。
《意見》指出要規范數據管理。教育移動應用提供者應當建立覆蓋個人信息收集、儲存、傳輸、使用等環節的數據保障機制。按照“后臺實名、前臺自愿”的原則,對注冊用戶進行身份信息認證。
《意見》強調,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應當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用戶同意。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信息應當取得監護人同意、授權。不得以默認、捆綁、停止安裝使用等手段變相強迫用戶授權,不得收集與其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法規與用戶約定,不得泄露、非法出售或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來源:中國新聞網)
公安部教育部:堅持對涉校案件“零容忍”
日前,公安部、教育部在北京聯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表示,對涉校案件要“零容忍”,將進一步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工作,切實增強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安全感。
會議指出,近年來,全國公安機關與教育部門密切配合,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實現了涉校刑事案件連續六年下降。但是,校園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漏洞,特別是一些地方工作責任心不強,工作措施落實不力,安保措施沒有真正落實到位。
公安部領導在會議中強調,對涉校案件要始終堅持“零容忍”,加強警校聯動,用好“一鍵報警”等裝置,確保對滋擾校園、侵害師生安全的案件第一時間出警,迅速有效處置。對正在發生的侵害學生和兒童人身安全的犯罪活動,要依法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堅決制止,該使用武器的要果斷使用武器;對因涉校糾紛干擾學校正常教育秩序的,要依法依規嚴肅查處。
(來源:新京報)
教育部:摸清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安防設施短板
為進一步提升學校安全防范水平,保障學生安全,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義務教育學校校園安全防范設施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學校安全防范設施建設工作作出明確部署。
《通知》要求,各地要對照有關國家規定標準,對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逐校進行排查,摸清學校在安防設施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缺口。統籌改善義務教育學校辦學條件等相關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安防設施達到國家規定標準。
《通知》強調,各地要以縣鎮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為重點,把安全短板和缺口納入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相關建設規劃,重點予以保障。
(來源:新京報)
教育部: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
教育部近日就實施“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創優行動”制定工作方案,提出改革思政課教師評價機制,堅持以思政課教學為核心的科研導向,強化對思政課教學實績和思想政治工作實踐的基本要求,進一步提高教學和教學研究占比,堅決克服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等問題。
方案提出,要推動高校在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審工作中單獨設立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別,按教師比例核定思政課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各類崗位占比;豐富科研成果認定形式,要將思政課教師在中央和地方主要媒體發表的理論文章納入學術成果范疇。
同時,要加大思政課教師激勵力度。把思政課教師納入各類高層次人才項目,推動將思政課教師作為學校干部隊伍的重要來源。還要實行不合格思政課教師退出機制。
(來源:新華網)

教育部公布中小學生推薦觀影片目
近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第39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流浪地球》《一生只為一事來》等14部影片入選。
該片目經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組織專家評選審定,包括7部推薦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3部推薦中學生觀看的影片,和4部推薦小學生觀看的影片,共計14部。推薦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包括《媽媽你真棒》《流浪地球》《烈火英雄》《一生只為一事來》《港珠澳大橋》《奔跑的少年》《第一次的離別》;推薦中學生觀看的影片包括《紅星照耀中國》《天慕》《天渠》;推薦小學生觀看的影片包括《氈匠和他的女兒》《潛艇總動員-海底兩萬里》《江海漁童之巨龜奇緣》《昆蟲總動員2-來自遠方的后援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