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彬 鄧嫻
[摘 要] 文章從文化引領的視角,分析了高校在承擔社會科學普及使命的優勢、特色和成效,提出切實可行的社科普及模式。
[關鍵詞] 高校 文化 社科普及 使命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志號:A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指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湖南高速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簡稱湖南高鐵職院)打造的高鐵文化教育與交流中心作為湖南省第七批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充分利用與高鐵企業文化共建共享的優勢,發揮對湖南和衡陽區域文化建設的促進作用,起到了顯著成效。高鐵文化教育與交流中心授牌后,免費向衡陽市民、學生及國內外游客開放,展示最新高鐵科技成就和文化成果,成為湖南省衡陽市科技普及、市民教育、文化宣傳的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為湖南“文化強省”、衡陽“旅游強市”的建設發揮大的作用,社會反響熱烈。
一、提供具有高鐵特色的文化志愿服務
濃郁的高鐵文化,熏陶浸潤著高鐵學子,湖南高鐵職院師生借助高鐵品牌的東風,將高鐵文化吹向三湘大地。近年來,高鐵師生已注冊8000余名志愿者,他們走出校園,走向社區,走進企業,開展公益服務,爭當搭建高鐵文化交流平臺的文化志愿者,在省內外大型活動中,到處活動著他們的身影。
從2007年開始,每年春運,湖南高鐵職院都會組織春運志愿者們奔赴全國各地,服務春運大軍。以2019年為例,湖南高鐵職院組織的春運志愿者跨越湘粵閩三省,遍及廣州南、虎門等22個大小站點,春運志愿者隊伍多達1425人。優秀畢業生李夢的春運先進事情還被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報道。
湖南高鐵職院有一批具有良好禮儀素養的文化志愿者,他們承擔著學校和社會各項重要活動的禮儀服務。以2018年為例,志愿者們積極服務湖南省第十三屆運動會暨第十屆殘運會。2018年6月,湖南高鐵職院有幸進入省運會運動員村,為全省各地市州的運動健將匯聚衡陽提供住宿場地,并承接拳擊比賽(青少年組)項目。整個暑假,700余名志愿者參加了專業培訓,他們認真工作,一絲不茍。此外,省運會閉幕式禮儀頒獎小姐也全部由學院20名高鐵禮儀志愿者擔任,《中國青年報》頭版報道《雁城星空最耀眼的星》,充分展示了湖南高鐵職院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專業的禮儀素養。
湖南高鐵職院開展“高鐵國風”文化志愿系列活動卓有成效。2017年5月以來,湖南高鐵職院在湖南多地建立大學生志愿者服務基地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并展開對湖南古鎮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志愿者們定期去開展環保、宣傳和義演活動,還自發籌款用來修繕古跡。除此之外,志愿者們還制作了古鎮文化宣傳手冊,為前來參觀的游客做向導,并向周邊游客發放宣傳手冊。志愿者們以保護傳統文化、傳承民俗藝術為主題創作的《關于湖南古鎮文化保護的調查報告》《古韻湘俗文化中心》《高鐵國風傳播中心》等公益活動報告和創業項目,先后榮獲第十二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和湖南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三等獎。湖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在韶山啟動,志愿者們還和貧困村邵陽村進行了文化扶貧志愿者服務對接,衡陽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爭相報道。
二、與高鐵企業開展校企文化共建
近年來,湖南高鐵職院和高鐵企業在校企合作中實現了“雙滲透”。高鐵文化進校園,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訂單班人才培養等方式,讓廣大師生及時了解企業、行業最新動態,了解中國高鐵技術;高鐵文化進企業,校企共同樹立“基地共建、人員共管、互利共贏、共同提高”的理念。通過校企文化共建,既弘揚了高鐵新文化,也創新了高鐵人才培養的新形式。
湖南高鐵職院還聘請近百名企業專家為學院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建成了8個名(大)師工作室,并成立了以原武廣高鐵建設指揮長陳章連為首的技能大師工作室和以高鐵專家沈志云院士為首的專業教師團隊,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專任教師128人。這些舉措旨在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并使學生及時掌握企業、行業最新發展動態,促進創新創業。作為大師工作室的首席導師,陳章連于2016—2019年在湖南高鐵職院分別進行了主題為“武廣高鐵建設的意義及主要技術”“武廣高鐵技術簡介”的講座。講座現場,湖南高鐵職院師生們通過與大師進行“面對面、零距離”的學習交流,對中國高鐵的發展歷程、“八縱八橫”鐵路網的前景,以及中國高鐵發展對中國和世界交通結構的影響有了深入的認識。
湖南高鐵職院還積極與中鐵建設集團、中國鐵科院、廣鐵集團等國內外多家企業單位建立校企合作關系,舉行校企共建簽約儀式。各單位就大學生創新創業、黨員教育培訓等問題達成共識,實現了“基地共建、人員共管、互利共贏、共同提高”。目前,這樣共建的校企合作育人單位已有25家。
三.服務“一帶一路”,加強國際文化交流
湖南高鐵職院致力于高鐵文化的宣傳,高鐵文化的推廣正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走向國際,如高鐵專業教師赴泰國協助制定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方案,高鐵志愿者服務國際軌博會,參與泰國教師與留學生接待,為留學生提供一對一志愿服務等。
近年來,湖南高鐵職院先后接待了來自泰國、幾內亞、埃塞俄比亞、德國等國的交流訪問20余次。2018年以來,湖南高鐵職院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倡議,加快國際交流與合作步伐,迎來了兩批共60多名泰國留學生及3名泰國教師,湖南衛視等多家省市媒體予以報道。此外,中泰高鐵職教合作項目還入選2018年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并獲得外交部亞洲區域合作專項基金資助,是全國20個入圍項目之一,目前,與學院合作的國家已達9個,國際合作項目有10余個。
四、形成特色鮮明的社科文化普及模式
近年來,湖南高鐵職院按照十九大提出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總體要求,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建設具有中國特色、體現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和現代高鐵文化完美融合的校園文化,并落實到校企文化共建、文化志愿服務、服務“一帶一路”等方面,開展了文化志愿服務活動、傳統文化教育、高鐵文化主題講座等系列主題實踐活動,逐漸形成了“創新途徑、拓寬形式、多渠道”的社科普及模式。
(一)創新途徑,促進高鐵安全和高鐵文化知識普及
創新運用網絡宣傳方式,與時俱進。利用微博、微信、QQ等媒體平臺,建設好“高鐵國風”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湖南高鐵職院文明創建欄目,傳播高鐵文化知識,組織學院教師編寫系列高鐵教材等,活動內容更豐富,形式更便捷,并形成了常態化機制。
(二)建設高鐵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高鐵文化浸潤校園
開展高鐵特色鮮明的社科普及活動,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志愿活動實踐建設校園文化。例如組織“高鐵之星——國學風采大賽”“高鐵之星——校企風采大賽”;《古韻湘俗文化中心》等文創項目榮獲第十二屆“挑戰杯”湖南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二等獎和湖南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創業規劃大賽三等獎。在豐富的活動中,同學們增強了對高鐵文化實踐活動的參與度、體驗感。
(三)廣開渠道,助推高鐵文化多元交流
隨著我國高鐵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國高鐵技術世界領先有目共睹,大眾對高鐵的需求和認可與日俱增,也非??释@得與高鐵技術有關的知識。湖南高鐵職院積極拓寬宣傳的渠道和人群,以多渠道、專業化的特點擴大高鐵知識宣傳范圍,特別是在校企文化共建中,更是將高鐵文化品牌與“一帶一路”相結合,推向企業、推向社會、走向世界。
(四)成效顯著,提高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湖南高鐵職院開展的高鐵文化社科普系列活動,不僅活躍了校園文化氛圍,也讓學校周邊市民真正感受到了高鐵文化帶來的新發展,傳播了高鐵文化理念,展示了高鐵文化成果,極大地提高了市民們生活在高鐵時代的幸福感。湖南高鐵職院開展的高鐵文化志愿服務、高鐵文化校企共建和高鐵文化教育與交流系列活動,取得了一系列榮譽,在創造了社會價值的同時,也樹立了學院在高鐵領域的品牌,學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人文素養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