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亮
◆摘? 要:以多媒體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不斷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工作方式和學習方式。它的實施為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創設了良好的基礎,使學校教育朝著自主的、有特色的教學方向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數學教師必須進一步從自己學科的角度來研究如何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來輔助自己的教學,把信息技術有機地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
◆關鍵詞:信息技術輔助;生活;習慣;思維
《新課程標準》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樂意并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中去。”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突破了傳統數學的局限性,融視、聽于一體,把聲、光、形、色、動進行組合,以形式多樣化的信息,引導學生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觀察、思考、分析、理解,創設一個主動探究的思維空間,可以優化數學教學過程,促進能力、智力的發展,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素質。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對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并給教育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以多媒體與傳統的教學媒體有機結合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正走進課堂,構建起新型的教學模式。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有效的運用多媒體呢?
一、信息技術的輔助有利于數學教學更貼近生活
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要貼近生活”、“數學問題生活化”的要求。事實上,學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們有一定生活基礎的數學知識,并且對此更感興趣。因此,數學學習材料的選擇應注意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注重實效性。我們可以利用網絡信息資源豐富、時效性強的特點,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有機整合,充分利用各種信息資源,與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時代氣息、更貼近生活;同時也讓我們能拓展知識視野,改變傳統的學科教學內容,使教材“活”起來,讓數學學習更貼近生活。如教學小學數學《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時,課前安排學生自己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數據,堂上讓學生代表匯報。通過生動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學生不僅輕松的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思想教育。
二、信息技術輔助有利于活躍氛圍,培養良好習慣
課堂氣氛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傾聽氣氛可以把師生的心智融為一體,達到充分的溝通。教師可以不斷地運用新穎實效的教學手段來創設課堂活動,如把音樂、故事或多媒體引入數學課堂等。教學藝術的魅力是可以調動學生追求知識、探索真理的熱情與潛力,使課堂氣氛緊張而不死板,活躍而不紊亂。如在教學《圓的面積》時,出示一個圓形,讓學生嘗試求面積時,學生無從下筆,找不到思考的方向。關于圓的面積公式的推導,教材雖然采用實驗的方法,把圓分割成16等份,再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然后由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S=πr2。但是,實驗過程比較復雜,難于操作,學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再者用圓拼成的近似長方形時,讓學生想象出分割的份數越多,拼得的圖形就越接近于長方形,這對于小學生來講很難想象,學生所看到的只能是把圓拼成的一個長方形,致使學生對所推導出來的公式的精確性持懷疑的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優勢,利用動態展示圓的面積公式推導過程,非常準確地將圓等分后再拼成一個長方形,使抽象化為具體,化難為易,讓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思考的方向,將圓面積轉化成長方形的面積。我們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突破教學難點,及時有效地幫助學生明確方向,越過障礙,使學生很快找到題目思考的方向,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
三、信息技術輔助有利于優化課堂,拓展思維
用多媒體技術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具有靈活快捷的特點。我們都有這樣的教學體會,對同樣的教學內容,同一個教師在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進行教學,都取得了同樣的教學效果,但課堂教學結構卻不盡相同,甚至是完全不一樣的。那么,一個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是否只能由某一位教師用于某一個特定的班級呢?當然不是。由于多媒體具有強大的交互功能,在設計制作課件時,我們只要把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各個知識點加以模塊化,教學時教師可從實際出發,隨意調用,合理組合,使之為我所用。這是常規電教手段所無法做到的。多媒體計算機可以將教學對象化小為大、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快為慢、化繁為簡,使模糊的、抽象的事物變得清晰、具體,讓學生親耳所聽、親眼所睹、親身所感,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優化課堂結構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首先教師提問:“圓的位置是由什么決定的?”接著,屏幕上出現一個閃一閃的小圓點,之后又出現一個圓……同學們于是活躍起來:圓的位置是由圓心的位置決定的。這樣,通過多媒體計算機,把知識的內在聯系動態展示給學生,為學生提供了思維的線索,并引導學生展開分析、綜合等一系列思維活動,最終獲取知識,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總之,教師在充分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制作或下載圖文聲像俱全的課件,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創設問題情境,設計研究方案,通過學生搜集、整理、分析和提取信息資料,然后進行調查研究和獲取結果,并利用網絡進行交流,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侯愉.巧用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J].師道·教研,2019,9.
[2]羅懿丹.借助信息技術助力小學數學教學[J].科學咨詢,2019,26.
[3]鄧俊艾.信息技術支持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研究[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