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春雪
◆摘? 要:低年級的孩子寫作是教師與家長家長們輔導孩子的一個難題,如何使孩子的作文寫好,分數提高也稱為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再加上孩子們的知識儲備量非常的少等原因,都造成小學生的寫作能力遲遲得不到提高,而這也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本文將就小學生低年級寫作能力培養方式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寫作;培養;看圖寫話;口語表達
小學階段有明確要求,小學低年級階段要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很顯然,在小學低年級階段,我們就應該重視孩子對于寫作的興趣和能力的培養了。在這個階段,我們主要通過小學語文閱讀來增加孩子的識字量以及知識面,通過看圖寫話的訓練來為孩子的寫作打下基礎。因此,在低年級教學中,也應把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放在重要的地位,為學生將來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在我就我從事語文教師多年的經驗簡單探討一下我是如何從寫的方面,和看圖寫話講起,看看如何通過看圖寫話來培養孩子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一、指導學生看圖寫話,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看圖寫話是對孩子們完成從句子到段落到篇章很好的訓練過程。剛接觸到看圖寫話的時候,孩子們可以簡單地說出圖片中有誰、在什么地方以及圖中人物在做什么;慢慢地可以引導孩子們加上對人物的描寫、對事件過程的描寫等等;接著,還可以引導孩子們運用幾種常用的修辭手法、聯系實際生活、發揮想象等,讓所寫的內容更加完整、更加生動。這些都是對孩子們寫作基礎的夯實和寫作興趣的培養。
二、從學說話開始,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一般來說,越是低年級的學生,發言越是積極。原因是低年級學生好動,對學習和材料往往產生直接的興趣。他們好勝,說錯了也不覺怎么樣。我針對這一特點,鼓勵學生大膽說話,樂于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此基礎上,及時引導孩子說完整話。如果他能用上書面語言或說出帶有表示顏色、聲音、形狀等詞語,我就會夸獎他,并讓大家向他學習。這樣反復訓練,堅持不懈,即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能有條理、有次序地說話,漸漸地提高了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
比如我們在生活中,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動物。那么,哪一種動物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呢?很多,隨便舉一個例子就可以成為孩子們觀察和描述的對象。孔雀開屏了,它把尾巴豎起來,慢慢展開,好像一把美麗的大扇子,色彩斑斕,鮮艷奪目。孔雀開屏是非常美麗的,孩子們如果看到這樣的場景,肯定印象深刻。那么,如何進行形象的描述呢?這個時候就可以借助我們的修辭手法,將開屏的孔雀比作打開的扇子,是不是剛剛好呢?這樣從直觀的角度讓學生感知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舍先生之所以能把花和貓寫得那樣生動吸引人,就在于它平時細致的觀察;列寧能讓蜜蜂銀鷺找到養蜂人,也是基于細致的觀察。所以在教學中,我注意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鼓勵他們觀察自己喜愛的食物,及時肯定他們的觀察結果,讓他們感受到觀察的喜悅,再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靜態事物和動態事物。進而適機指導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感官去認識事物,仔細看一看,認真聽一聽,用手摸一摸。用嘴嘗一嘗(無毒安全),通過觀其形、聞其聲、品其味等,從各方面了解事物的屬性,從而全面細致的認識事物。在細致的觀察中,通過比較抓住事物的特點。這樣的方法有利于保持和發展學生的觀察興趣。久而久之,養成了良好的觀察習慣。
四、在誦讀中積累語言材料“書中自有黃金屋”
生活中少兒未見的事物書中都有,于是我建議孩子多讀書。兒童時期又是一生中形象思維和記憶力最佳時期,讀書也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觀察習慣。從拼音讀起。學生將拼音學完后,我就建議他們帶一些拼音讀本。由每天能拼讀一個詞開始,漸漸地能拼讀一句話、一個完整的兒歌、童謠和淺顯的古詩等。當談們讀出一個完整的句子時,他們高興極了,手舞足蹈的,體驗著成功的喜悅。在此基礎上,可以引導學生再閱讀一些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意境、關心自然和生命等文章,使他們受到高尚的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以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鼓勵學生從每天閱讀的文章中,挑選自己喜歡的成語、名言警句或優美的語句,牢記心中,并把他們摘抄在記錄本上,定期展評。久而久之,學生心中的墨水自然就多了,為寫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養成隨想而寫,有感而發的好習慣
1.從“小”寫起。一、二年級是練習寫話的最好時期,我鼓勵他們大膽的寫,不苛求每個詞用得正確與否,不講究開頭和結尾,不要求重點突出,只要求能連貫的將所見所聞、所感說出來就行。學生剛學完拼音知識,我就鼓勵他們用拼音寫出自己的名字、家人的名字、物品名稱等,學生感到很有意思,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后,就開始練習一些時間后,就開始練習拼寫一下簡單的常見的短句。如“我愛媽媽”、“我背著書包上學去”,漸漸地寫出較長一點的句子。這既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拼音的樂趣,又初步養成了寫話的好習慣。
2.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日記就是把一天的所見所聞,按一定的順序記錄下來。可以寫一寫今天碰到了誰,說了一些什么話;也可以描寫一個人的外貌、動作、精神;還可以寫出內心的喜怒哀樂等。這些都可以寫在日記上,時間久了就熟練了,再適機引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寫,比如由遠(近)到近(遠)、由內(外)到外(內)的順序等。如果在寫的過程中,能用上自己積累的好詞佳句,我就用符號把它們標注出來,并在展評的時候讀給大家聽一聽,以此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培養寫作興趣。進而養成隨想而寫,有感而發的好習慣。
總之,我認為寫作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求學生和老師長期堅持下去,提高小學低年級的寫作能力,是關乎提高小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舉措。教師采取針對小學生的多種教學策略齊頭并進,一定會讓他們的寫作水平突飛猛進。當然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急躁,應從激發他們的興趣開始,學習寫作方法,表達真情實感,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寫作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