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環躍
【摘 要】《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安全管理》是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本文按照“課程性質與作用”、“課程設計理念”、 “課程設計思路”、“學習任務設置”、“課程改革成果”、“相關教學資源儲備情況”和“課程綜合評價”的步驟流程建設該課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安全管理、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引言
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有利于提升課程教學的質量,有利于學生課外自學和提升的需要。本文對《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安全管理》課程進行了如下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建設。
1課程性質與作用
《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安全管理》是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同時也是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職業能力必修課。本課程包括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兩部分內容,主要講述建筑工程質量檢測與安全管理方面相關知識以及建筑工程行業會遇到的安全問題以及處理方案。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能夠掌握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施工的技術理論和管理理論知識;能夠參與編制質量與安全專項施工方案,能夠參與編制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能夠對施工材料、設備、防護設施與勞保用品進行質量與安全符合性判斷,能夠實施作業人員的質量與安全教育培訓,能編制質量與安全技術交底文件,并實時質量與安全技術交底,能夠識別施工現場安全危險源,并對安全隱患和違章作業進行查處,能夠進行項目文明工地、綠色施工的管理工作,能夠進行安全事故的救援處理等。
2課程設計理念
2.1基于工作崗位、任務驅動設計課程
根據質量員、安全員等崗位職責及施工計劃—施工實施—施工實施過程監控—施工實施成果檢驗等建筑工程施工過程設計課程,提煉出典型工作任務,按照職業導向的理念,緊密結合崗位調研分析完成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實現了“知識+技能+素質培養一體化”。
2.2序化課程內容
注重服務于建筑工程項目部質量員、安全員等崗位綜合職業能力培養,以建筑工程形成過程劃分為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主體結構分部工程、屋面分部工程、裝飾裝修等分部工程序化課程內容。
2.3滿足建筑業執業資格證書的需要
從學生職業發展前景出發,課程內容應滿足初級安全主任(C證)、施工員、二級建造師等建筑業執業資格證書考試的需要。
3課程設計思路
3.1校企合作進行課程開發
學院聘請了建筑行業專家、企業成功人士設立了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委員會,同時課程團隊中包含企業兼職教師,廣泛聽取他們的意見,開會研討共同對課程進行開發,從而確保課程滿足企業一線的需求,滿足建筑業行業的發展需求。
3.2結合國際工程教育認證開發課程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已通過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結合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要求的畢業生七大核心能力設計課程。畢業生七大核心能力包括:(1)具備工程識圖、施工技術應用知識與技能;(2)具備工程管理的知識與技能,能夠熟練使用工具處理工程相關信息;(3)能按照工程技術標準、規范、規程實施實驗,并分析、解釋及應用成果;(4)具備發現、分析及解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問題的能力;(5)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6)具有持續學習能力;(7)具備良好的人文和身心素養,理解及遵守工程倫理及職業操守,具備綠色節能意識和創新意識,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3.3確定了基于工作過程的“技能+知識+素養”一體化課程內容體系,體現課程的職業性
(1)實際工作任務分析。崗位實際工作任務包括:建筑材料、構配件進場檢查驗收;土方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地基處理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樁基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地下防水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鋼筋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混凝土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模板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屋面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建筑產業工人安全教育培訓(項目部級);質量安全技術交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檢查;施工質量事故處理。
(2)確定課程目標。①知識目標:熟悉國家現行質量與安全規范標準,掌握施工現場的質量與安全技術知識及管理知識。②技能目標:能夠編制質量安全技術交底、能夠實施安全教育培訓;能夠編制事故應急救援預案;能夠對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質量進行驗收;能夠對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安全檢查。③素養目標:具備發現、分析及解決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管理問題的能力;溝通協調與團隊合作能力;具有持續學習能力;具備良好的人文和身心素養,理解及遵守工程倫理及職業操守,具備綠色節能意識和創新意識,認知社會責任及尊重多元觀點。
(3)選取教學內容。根據完成質量員、安全員崗位實際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素養要求,選取六章教學內容依次為: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基本知識;地基與基礎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主體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屋面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裝飾裝修工程質量控制與檢驗;安全管理。
(4)以行動為導向,設計“教、學、做”一體化學習任務,充分體現實踐性。每一章以崗位工作任務為導向,分解不同的學習型任務,按“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六要素來設計和實施教學過程,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5)課程改革成果。①線上線下結合教學,體現泛在學習理念。②每章節設置測試題,有利于教學過程中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優化教學策略,從傳統的“結果導向”改革為“過程導向”。③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基于工作崗位任務,能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④校企合作開發教學內容。⑤結合最新建筑業規范標準教學,體現“與時俱進”的教學理念。⑥教學內容滿足建筑業執業資格證書(施工員、初級安全主任、二級建造師)考試的需要。
(6)相關教學資源儲備情況。在教學過程中積累了很多教學資源,資源分為基本資源和拓展資源。基本資源包括課程標準、授課計劃、課程考核標準、教學課件、各章節測試試題、各章節題庫等。拓展資源包括施工工藝視頻、檢測儀器使用視頻、現行施工規范、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二級建造師教材、施工方案等。課程資源豐富,覆蓋面廣,足夠學生學習使用。
(7)課程綜合評價。①本課程主要特色如下:(a)面向崗位工作任務,體現課程的職業性。(b)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課程內容。(c)遵循國際工程教育認證規范,確保課程教學的質量。②影響力分析:(a)課程可供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多類型學生使用,包括三年制普高班學生、二年制中職班學生等。(b)可供校外社會企業人員參考。(c)有利于學生今后就業。(d)有利于建筑業執業資格考證。③與國內外同類課程比較,本課程具有的優勢:(a)本課程由團隊教學,教學團隊包括校內專任教師和校外企業兼職教師,兼備理論和實踐。(b)本課程每章節皆設置題庫及測試,有利于在教學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c)本課程教學內容結合了國家現行最新規范。
參考文獻
[1]朱曉花.精品資源共享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軟件,2019(10).
[2]謝小春.精品網絡資源共享課程建設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