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對于海洋水域環境的監測和研究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海產養殖技術也在不斷的進行著現代化改革,特別是海洋水產養殖對于該地的水域環境的影響以及相關破壞問題的研究與革新。如果海洋水產養殖不能有效的控制其對于當地水域環境的影響,不能有效的控制當地水域環境的惡化程度和物種減少程度,那么對于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而言必定是十分重要的阻礙。對此,本文在深入分析了我國現在海洋水產養殖業的特點的基礎上,對于水產養殖對該地的水域環境的影響以及如何解決這些影響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海洋水產;水產養殖;水域環境的污染
引言
在我國海洋水產養殖發展的過程中,水域環境污染和治理問題一直是水產養殖業大力發展的限制因素之一,特別是在我國不斷進行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中,不斷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理論的過程中,傳統的粗獷的海洋水產養殖已經不能適應現今對于水域環境保護的要求。對此,本文認為研究人員應當在深入分析海洋水產養殖對于水域環境的具體污染的基礎上,進行相關對策的研究和防治,保護我國的海洋生態環境。
1海洋水產養殖對于該地域的水域影響
(1)海洋水產養殖對于該地域水域環境的分泌物污染問題。由于水產養殖主要是通過人工投放相關的水產生物來保證人工飼養的水產生物的存活率,保證養殖率的,因此在進行人工的飼養的水產品的過程中,免不了的要投放一些人工的飼料和餌料,來提供水產品的營養。但是在傳統的粗獷型的海洋水產養殖中,對于這些餌料的投放沒有精準的計算,養殖廠商都是處于隨意投放、大致投放的過程中,這些餌料以及海洋水產養殖業中養殖地的水生生物的分泌物等都會進行沉淀和分解,分解出來的有機物和相關的營養物質及鹽分雖然能夠為海洋生物提供一定的營養物質和飼料,但歸根究柢都破壞了原本該地域的生態環境和海洋自然,破壞了當地的生物鏈。
(2)海洋水產養殖使用的化學藥劑對于水環境的污染。在海洋水產養殖中,由于養殖廠商必須要保證水產生物的出產量,因此在進行養殖的過程中會投放大量的化學藥劑,具體包括投放給水生生物的農藥,投放給水生生物的飼料以及相關的抗生素等。這些雖然能夠保證養殖廠商進行水產生物的出產,保證其成活率和生存率,保證其質量,但是對于當地的水域環境而言卻帶來了十分嚴重的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問題。以我國的海參養殖為例,目前我國的海參水產養殖,在保證海參成活率方面主要以投放抗生素藥物和抗菌類藥物為主,這些藥物投放在水域中,一部分會被海參消化和吸收掉,但是另一部分也會帶來水域污染的問題。特別是傳統的海洋水產養殖廠商對于抗生素類藥物的投放也沒有進行精細化管理,往往出現投放劑量過多的問題。過多的劑量會造成水域環境內存在化學藥劑的殘留,污染原本的水域生態,破壞原本的水域生態平衡,破壞當地的生物鏈。除此之外,當這些化學藥劑在被海洋生物吞食后,再經由人類捕獲端上人類的餐桌,也會為人類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險,受污染的海洋產品其食用的安全性是沒有保障的。
2如何對海洋水產養殖的污染進行有效防治
(1)養殖場上應該加大對于精細化養殖的研究,合理的設計水產養殖的范圍和面積。雖然我國海產養殖的經驗較早,但是在我國國情等現實因素的限制下,海洋水產養殖這方面依舊表現出來了密集型養殖、粗獷型養殖的現象。這一類養殖雖然能最大程度的適應我國社會公眾對于海洋產品的需求,最大程度的適應社會公眾的海產品購買需求,但是也同樣造成了水生生物在一定面積內數量過多、空間過少等問題,這會影響我國水生生物的存活率。為了保證水生生物的存活率,養殖場又會投入過多的抗生素類藥劑,就會出現本文所述的化學藥劑污染的現象。因此,為了保證養殖廠商能夠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在養殖方法中,養殖廠商應當改進原本的粗獷型的生產方式和密集型的生產方式,為水生生物留出足夠的生長活動空間,保證其存活率,以達到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的目的。
(2)引進高新科學技術,加大對于水生生物的科學監測和動態監測,加大對水域環境的監測。為了達到水產養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養殖場在進行水產養殖活動時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科技程度,提升自身的信息化程度。水產養殖廠商可以將大數據技術和5G信息技術引入到海洋水產養殖中,通過對于養殖生物的信息比對和數據分析,進行科學的飼養和投喂,保證飼料能夠符合水生生物的生長習慣,不會出現飼料投放過多的問題;保證對于養殖海域內的水生生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進行檢測,并及時清掃,對于該水域內的環境問題也進行定點監測,保證該水域內的環境符合國家的相關要求,符合海洋發展的要求。
(3)海洋水產養殖廠商也應當加強自身的專業化程度,不斷的提高對于水產養殖的了解。在我國目前的海洋水產養殖中,也確實存在著部分養殖廠商不了解水域環境,不了解水域環境對于社會公眾的重要性的問題。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以及養殖廠商自身應當做好水域環境對于海洋水產養殖重要性的宣傳工作,并且不斷的對養殖廠商進行技術培訓和業務培訓,保證養殖廠商能夠了解到水產養殖對于水域環境的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在日后的養殖工作中進行相關的改革。除此之外,政府及相關工作部門也可以扶持具有創新意向、具有科學技術引入意向和環保意向的海水養殖廠商,提高養殖廠商的生產技術水平,降低傳統的粗獷型的操作。對于水域環境的生態破壞及污染現象,政府的相關部門可以定期地對養殖場商舉辦講座和報告,邀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來提高養殖場上的專業度。
(4)政府工作部門應當聯合海洋水產養殖行業提升對于水產養殖的廢水再利用技術。為了保證海洋水產養殖對于水域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破壞減到最小,政府的工作部門應當同相關的研究人員和海洋水產養殖行業利用高新技術剔除水域環境中的排泄物和化學藥劑,凈化水域環境,保證有效的解決由于海洋水產養殖造成的水域環境生態污染和環境破壞等問題,并且進行定點的監測,一旦發現有廢水排放異常的水域應當對該水域內的水產養殖企業進行檢查和監督,責令該企業進行停工整改,在水域環境恢復正常后再進行開工,保證生態環境的穩定和平衡。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海洋水產養殖的過程中,由于粗獷型的生產、密集型的生產以及大量的化學藥劑的使用,對于該地區的水域生產造成了十分嚴重的生態困擾。對此,相關政府部門一方面應當加大科學技術投入,以及對于養殖廠商的培訓,保證養殖廠商能夠進行精細化生產,能夠減少化學藥劑的投放和使用;另一方面,政府的相關部門也應當及時的進行監督工作,保證對于該水域環境進行監測,對于排放廢水的廠商要進行檢查和停工整頓,保證海洋水產養殖對于水域環境造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對于環境造成的生態破壞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苗淑彥, 王際英, 張利民,等. 水產動物殘餌及糞便對養殖水環境的影響[J]. 飼料研究, 2009(2):64-67.
[2]陳凡. 淺談水產養殖對漁業水域環境的影響及防治對策[J]. 生物技術世界, 2014(5):10-10.
[3]王承凱. 海洋水產養殖對水域環境的影響及污染防治對策——以青島即墨地區海參養殖為例[J]. 中國農業信息, 2015(7).
作者簡介:歐啟龍(1998.05--)男,漢族,福建泉州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為水產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