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新全
摘 ? 要:在基層農業的推廣過程中,相應的技術提升是關鍵,既有助于農民工作效率提升,也對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提升有所保障。因此,針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
關鍵詞: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我國農業生產的根本仍舊在基層農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農村出來進入城市尋求工作機會,為城市帶來發展的同時也給城市承載量帶來了較大的壓力,將年邁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小孩留在農村,還造成了大量農業資源的浪費,主要原因是人們對農業生產的好處認識不足。因此,基層農村想要激發人們的勞作熱情,就需要將相應的技術進行推廣,要求農民意識到技術會改革農業生產,對于相應的工作效率作出提升,保障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獲取。
1 ?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問題
1.1 ? 基層政府對農業生產不重視
對于基層政府的領導來說,想要促進經濟效益增長的決心和目標是很好的,但是往往有一部分領導比較急功近利,追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較大的政績,因此其會重視對工業發展的投資和促進,忽略了基層農業的發展。但實際上,尤其是一些貧困多年的村子,農業的發展才是根本,只有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整合、提升,才能使其走向正軌。基層政府不重視農業生產的表現:首先是不關注。當政府都不主推農業致富的時候,農民缺乏通過農業產業發展賺錢的信心,轉而向城市謀發展而淡化農業生產。其次,基層政府在農業生產中的經濟投入少,經濟支持力度不足,進一步的發展落空。最后,嚴重缺乏試驗示范基地,農業技術即使推廣了也并沒有用武之地。
1.2 ? 農村人才流失嚴重
農村人才的流失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說:第一是教育輸出導致的流失,第二是勞務輸出造成的流失。第一點,針對教育來說,農民通過教育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這是沒錯的,而且隨著教育的普及、教育資本的降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選擇讀書來改變自己。考入高等院校的一部分人會獲得很好的發展前途,由于城市有好的經濟基礎及足夠多的擇業條件,畢業后不愿意返回農村,造成了農村人才的流失。尤其是在甘肅一些比較貧困的農村,一旦能夠走出去就沒有人愿意再回農村發展。第二點,是從打工的角度來看,農村的青壯年為了多賺錢,選擇去城市尋發展,將孩子帶來學習,家里只留下年邁體弱的老人,這使得農村人力資本的短缺現象變得越來越嚴重,不僅技術上沒有保障,最后連基本的青壯年勞動力都喪失。
1.3 ? 推廣保障機制不健全
當前在基層農業技術推廣中,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保障機制,相應的技術推廣不能落到實處,還一直沿用傳統的勞作方式,其抹殺農民的工作和生活積極性。雖然說我國很多地區的基層農村已經開始嘗試農業技術的推廣和保障,但是相應的監督工作無法落實,也會嚴重影響農業技術的推廣效果。
2 ?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存在的對策
2.1 ? 爭取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
農業發展要想獲得來自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首先,基層政府需認識到農業發展的重要性,知道如何立足根本,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才是經濟效益提升的重要措施。其次,要求基層政府對待農村發展的需求加以重視,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農業機械設備、技術應用的推廣過程中去,才能激發自身和農民的發展積極性。此外,對于經濟資源的優化配置也需要合理化,加大對農業技術開發的投資,才是從根本上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的主要手段。培訓當前的農機推廣工作人員,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2.2 ? 加強培訓,增加農村人才
保障農村人才數量,加大農村人才的培訓力度,充分發揮“縣、鄉(鎮)、村培訓教學”的作用,吸引年輕人前來學習,只有充分了解到自身的優勢、農村的優勢,掌握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能,才能使年輕人愿意留下來發光發熱,為基層農業生產與技術的推廣出力。同時,引導農民進行規模化生產,以特色產業為主,發展具有獨一無二特征的農產品,將為其在市場經濟瞬息萬變的過程中提升競爭優勢。
2.3 ? 強化建設,穩定推廣隊伍
穩定良好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隊伍是保障相應工作效率提升的有效措施。可以借助多種形式的人才教育來加強技術的普及,安排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各級業務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知識結構和業務能力,從而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3 ? 結束語
我國現階段的基層農村建設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尤其是在農業技術的推廣過程中,由于相應的農村人才流失嚴重、推廣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技知識老化隊伍不穩、推廣方法落后等問題,造成農業產業效能低下,農民的勞作激情減退。在此背景下,必須要堅持培養大量的農村技術型人才、創新相應的農作方式,將農民解放出來,利用技術實現經濟效益的獲取才是最為關鍵的。
(收稿日期:201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