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真杰
摘 ? 要:玉米是僅次于水稻、小麥的世界第三大農作物之一,隨著科技的發展,其產量也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但在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合理應用和推廣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針對目前玉米栽培現狀及存在問題、玉米高產栽培的關鍵環節及技術推廣進行了分析及建議,供參考。
關鍵詞:春玉米;高產;栽培技術;關鍵環節;推廣;應用
玉米在東華北春播區是種植面積最大的農作物,其產量高低直接影響該區域玉米生產水平及農戶的收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結合種子、肥料、農藥、農機、植保技術的發展,根據目前農戶種植玉米的現狀,必須大力推廣新的玉米栽培技術,提高玉米種植水平,從而提高玉米的產量,增加農戶的種植效益。
1 ? 農戶種植玉米現狀及主要問題
1.1 ? 過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板結、酸化
目前,農戶對玉米產量的高低還停留在“產量高不高、全靠肥當家”的階段,為追求產量的提高,過量施用化肥,同時忽視農家肥的施用,使土壤板結、酸化現象越來越重。
1.2 ? 多年不進行土壤深翻,導致土壤耕作層越來越薄
我國農業存在農戶種植土地“碎片化”現象,尤其是種植面積不大的農戶群體,對玉米種植重視程度不足,為減少玉米種植的投入,存在多年對土地不深翻、每年春季旋耕后直接播種的現象,導致耕作層越來越薄,降低了土地的生產能力。
1.3 ? 不能因地制宜選擇品種
隨著種子技術的進步、市場的開放,玉米品種百花齊放、種類繁多、各有優勢,同時對種植技術的要求,尤其是種植密度、肥力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播種環節農戶大多依靠機械進行播種,農機手為了提高作業效率和保證出苗率,導致不同品種一個播種密度的現象屢見不鮮,同時種植密度越來越大。
1.4 ? 連年種植玉米,未合理輪作,導致玉米病蟲害加重
種植玉米省工、產量高、效益好,加上多數農戶種植玉米后到外地打工,導致玉米連年種植;在玉米連作的情況下,使土壤每年積累的病菌逐年增加,導致一些土壤傳播的玉米病害逐年加重,如玉米絲黑穗病、大小斑病等病害的發生,對玉米產量的影響很大。
1.5 ? 對病蟲害防治重視不足,影響玉米的產量
玉米發生病蟲害后對玉米產量影響很大,如玉米絲黑穗病、玉米大小斑病等東華北區域主要病害發生比例越來越大,其發生當年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對玉米的產量影響很大。
1.6 ? 不能適時播種與收獲
目前,農戶種植玉米存在播種過早或者過遲現象,不能根據地溫適時播種;收獲時不以玉米成熟為指標,存在過早收獲的現象,對玉米的產量造成影響。
2 ? 玉米高產栽培需要注重的關鍵環節
2.1 ?土壤改良、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
動員農戶使用秸稈還田、秸稈覆蓋技術;增施農家肥、生物微肥;每3年對土壤進行一次測土,使用測土配方技術,做到“一戶一測土、一地一配方”,進行精準施肥。
2.2 ? 種子技術的選用
注意根據種植玉米地塊的特點、種植習慣、上年種植玉米田間存在的病害,結合玉米品種的特性以及農戶對品種的需求,確定種植的玉米品種。瘠薄地塊要選擇耐旱品種,高肥力地塊可以選擇高產品種,上年已發生病害的地塊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抗病品種。
2.3 ? 農機技術的應用
種植玉米地塊良好的耕作方式是秋深耕、驚蟄耙地,但因農戶用工、投入、玉米價格低等因素,多數農戶連年不再進行秋深耕,而是春季旋耕后播種,導致耕作層越來越薄。目前農機公司推出的深松分層施肥精量播種機,通過一次作業,可以實現深松土壤28 cm左右、肥料分5~7層施入土壤,起到階段釋放肥力、單粒點播效果好等作用,同時可以節約農戶的農事操作成本,值得大力推廣。
2.4 ? 適時播種與收獲
在地表5 cm地溫穩定在12 ℃、溫度適宜的情況下適當早播;玉米收獲時以玉米籽粒形成黑色層為收獲指標,杜絕早收獲對產量造成的影響。
2.5 ? 農藥技術的應用
目前,春玉米使用農藥的主要作用有防治地下害蟲、玉米病害以及地面除草等。通過種子包衣技術應用,基本可以起到防治地下害蟲、玉米一般病害的作用。在病蟲害發生嚴重地塊,需要針對性地加大藥劑的使用與防治;除草劑使用分為苗前除草劑和苗后除草劑兩種,苗前除草劑成分一般為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苗后除草劑一般為煙嘧磺隆﹢莠去津,建議盡量使用苗前除草劑,以減少對玉米藥害的發生,在玉米生長階段針對性地進行病害防治。
2.6 ? 植保技術的應用
春播玉米主要病害有玉米絲黑穗病、瘤黑粉病、大小斑病、青枯病等,防治的主要手段是選擇抗病品種;也可以改善栽培管理措施,如輪作、播種時間調整、輔以藥劑進行防治;同時可以利用目前推行的飛防技術進行防治。
春播玉米主要蟲害有玉米螟、蠐螬、螻蛄、金針蟲、地老虎等。一代玉米螟用“玉米丟心劑”向心葉內撒施或者用
3 ?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推廣策略
3.1 ? 技術集成培訓
可利用政府項目支持針對農戶進行系統培訓,也可在農事操作、玉米生長關鍵環節、病蟲害發生關鍵環節于田間地頭對農戶進行現場培訓,以達到技術的傳播與應用效果。
3.2 ? 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示范
選擇位于交通要道的地塊種植高產栽培技術集成示范田,在關鍵環節召集農戶進行田間觀摩,達到傳播應用的作用。
3.3 ? 效益對比后的技術傳播
通過技術集成培訓、高產示范等活動影響農戶農事操作的關健點是,要讓農戶看到技術集成所產生的效果,所以在示范田要設立對照田,對照田以農戶種植習慣進行種植,通過其與示范田的對比形成產量差異,以說服農戶改變不良的種植習慣,達到提高群體產量的目的。
綜上所述,玉米是我國主要種植的農作物之一,其產量的提高還有很大的空間。玉米高產栽培技術的廣泛應用可以提升玉米的生產水平,提高農戶的種植收益。
(收稿日期:2019-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