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博
【摘 要】為了使傳統博物館轉型,讓博物館文化走進生活,增加博物館的收益、宣傳博物館等目的。深度發掘博物館藏品元素,將元素運用到文創產品中已成為當下博物館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杜詩詩意畫和書法作品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主要藏品資源,結合其他博物館的成功文創案例,尋找杜詩詩意畫和書法元素文創開發的創新途徑,有利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藏元素資源的開發、利用,有益于書畫類文創產品研究的討論,有益于博物館的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書畫藏品;文創
引言
博物館藏品指的是具有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的文物,是一個博物館的“魂”之所在。現今我國博物館眾多,有歷史性的、戰爭性的、紀念性的等等。博物館的種類不同,所收藏的藏品也不同。當下,隨著故宮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引發的文創熱,至今仍然熱度不減,將自身的藏品元素運用在文創產品中,讓傳統博物館活了起來。? ? ? ? ? ? ? ?文創產品,簡單的說就是文化的延伸品。博物館文創產品也就是將博物館的文化運用在產品中,使之變成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藝術品、生活用品等。
1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藏品及文創產品現狀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藏品,杜詩詩意畫和書法藏品種類豐富,名人書畫眾多,如現代名家的齊白石、傅抱石、郭沫若等作品,還有近兩年的文化工程項目杜甫千詩碑向當代名家征集了近千幅作品,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收藏價值。但相對于一些綜合性的博物館而言,藏品種類略顯單一,可運用在文創產品中的途徑略顯匱乏。隨著近兩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文創館的建立,相繼開發了很多文創產品,如蜀繡、筆記本、首飾、食品等。在這些文創產品設計中,選取的元素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是館藏書畫元素,另一類是館內標志性景點元素。其中,景點元素的應用居多,表現手法也較為豐富,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館藏書畫元素的利用就顯得有些凄涼,設計手法也比較單調,大多是復制粘帖,缺少設計感和趣味性。一個博物館,館藏品才是精髓所在,對藏品元素進行深度開發,將其文化內涵用文創的形式傳遞給更多的觀眾是十分必要的。
2杜詩詩意畫和書法藏品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探究
2.1讓文創“走進”生活
博物館文創產品,是傳播文化的載體,有宣傳博物館文化和為博物館創收的作用。書畫產品的開發途徑之一是通過藏品獲得創意靈感,將其所蘊含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以文化、創意為核心,將其與文創產品相結合。可以展現藏品更加豐富的思想內涵以及藝術表現形式。從觀眾的心理出發,當觀眾走進博物館,什么樣的產品能打動觀眾,是需要設計者將這一問題貫穿整個設計過程中的。
書畫藏品本身就已經是一種藝術創作的展示,有著文化和藝術的雙重屬性。將其直接應用到產品中是最常見的一種表現形式。但一個好的文創產品需要更加注重產品的文化性、實用性、趣味性、觀賞性、實用性、歷史性等。文創需要創新,應走出以往的本、筆、水杯等思路,可以更加多元化,走進生活。如開發兒童繪本、網游或者是地域特色食品中等等。例如中國美術館的文創產品,都是利用書畫元素來設計的,并沒有因為元素的單一性使文創產品變得單一。其中一款齊白石小蟲系列令人印象深刻。中國美術館收藏有大量的齊白石作品,其中工筆工筆蟲草系列最為精彩,草蟲充滿生機,趣味盎然,題材很適合用來做文創產品。將畫中元素進行提取、整合、再設計。此系列不僅開發了比較常見的文具系列,還有趣味游戲類的撲克牌,將藝術與趣味相結合,給看上去“穩重”的書畫穿上了趣味的外衣。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書畫文創產品也可以嘗試此類設計,打破常規,不需要整幅字畫全部照搬,選取代表性及趣味性的元素運用到文創中,讓藝術走進生活,讓文創走進生活。
2.2讓文創“走進”展覽
博物館文創熱,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做得很成熟了。展覽作為博物館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博物館的重要職能之一,有著很重的地位。將文創與展覽相結合無非是一個雙贏的途徑。這一點國內博物館略顯欠缺,國外的博物館做的比較好。如上海博物館引進的大型特展——“大英博物館藏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開發與展覽主題相關的文創產品就有近50種,幾乎涵蓋衣食住行等生活各方面的文創產品。再如金沙遺址博物館曾引進的大型特展——古埃及主題展,展廳外也設有展覽相關文創產品。這些文創產品的設計并不是藏品元素的復制粘貼,而是圍繞展覽主題,深度發掘文化內涵,重新組合排列運用到產品中,用文創的表現手法將世界千年文明帶入了生活之中。此類大型國外特展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不容易看到的,有很多感興趣的觀眾,就可以通過購買文創產品的途徑,留住這份記憶。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藏品多以杜詩詩意畫和書畫為主,因博物館性質和展廳條件的限制,所辦的展覽多以書畫為主。相比綜合性得展覽而言,展覽形式比較單一,很難吸引觀眾來參觀。如果不懂書畫的觀眾,大多也是走馬觀花的參觀。一個展覽從策展到布展,后面的策展團隊付出了很大的心血,目的就是想將展覽內容傳遞給更多的觀眾,將文創與書畫展覽相結合的途徑值得嘗試。不僅可以創收,還可以通過文創吸引觀眾,讓觀眾走進展覽,將展覽帶回家細細品味。越來越多的博物館認識到,一個成功的展覽,文創產品的介入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在策展和開發文創的過程中,不能背道而馳,為了文創而忽略了展覽本身,展覽文創衍生的目的是為了闡釋展覽、傳播文化的作用,如果忽略了這點,再好的設計也就沒有了靈魂,甚至不能稱其為博物館文創。
2.3文創與數字媒體相結合
數字媒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如網絡、動畫、游戲、交互APP、音頻、影像等。書畫類的文創產品需要創新設計,追隨當下流行趨勢將文創與數字媒體的融合,為書畫文創產品的創新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需要設計者運用設計學、美學及心理學等知識將文創與數字媒體相融合。作為在文創開發上一直走在前沿的背景故宮博物院在2013年就做了這方面的嘗試,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19年又聯合網易共同推出的青綠山水互動敘事手游《繪真·妙筆千山》。元素源于館內藏品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這幅名畫僅公開展出過四次,大多觀眾都未曾近距離領略過這副傳世名畫的風采。而手游《繪真·妙筆千山》的出現,可以帶你走進《千里江山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在文創與數字媒體相結合的道路上可以做類似的嘗試,將杜詩詩意畫元素進行融合轉化,以文化體驗為核心采用新穎有趣的互動方式,增加對傳統書畫藝術的認知度。拓寬路徑,給博物館文創更多的可能。
3.結束語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館藏杜詩詩意畫和書法元素與消費心理學、設計學、美學等多學科相融合,對在文創產品中的開發、應用及宣傳途徑進行梳理與研究。將杜詩詩意畫和書法元素在文創設計中的應用表現方式更加的多元化,貼近生活。使博物館藏品得到更大的利用,發揮教育、文化、藝術等欣賞價值。從而起到宣傳博物館、促進博物館發展、塑造博物館形象、推動文博事業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小欣:《當代博物館的復合化設計》,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年版.
[2]吳存東:《吳瓊文化創意產業概論》,中國經濟出版社,2010年版.
[3]葛暢:文創產品設計過程中的需求分析及轉化,裝飾,2018(02).
[3]高旭:《中國傳統繪畫衍生的數字藝術作品研究》,太遠理工大學,2019.
本文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2019年度館級一般課題“博物館藏品元素在文創產品中的應用——以杜詩詩意畫和書法藏品為例”(項目編號:2019DFCT-YB10)研究成果,受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資助。0034B99A-E42D-4EC0-A6A1-BAAEFE328D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