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解釋了交互式網絡環境是什么,然后解釋了中國網絡環境中俄語的發展狀況,闡述了網絡技術在俄羅斯語言的應用,也解釋了當前語言的發展研究與網絡的關系。
◆關鍵詞:交互式網絡;俄羅斯語言;研究
一、交互式網絡環境的含義
交互式網絡系統可以在因特網、局域網和城域網上運行。它通過文件傳輸、音頻和視頻廣播,網頁同步導航和硬件集成,可以為網友提供學習俄語等外語的功能,是一個全面的多媒體學習平臺。網絡的實時交互系統可為用戶提供遠程、實時的語言教學模式,如在線家長會、校外學術交流、遠程輔導、課程問答、開放式教學以及其他應用模式,進而可以獲得實時直觀的學習。
二、俄語在中國網絡環境中的發展狀況
在當前中國互聯網環境中,俄語的發展近年來通過整合人工智能技術、網絡技術和遠程通信技術取得了進展,多媒體技術的虛擬教學正在蓬勃發展。許多大學都設立了多媒體課程和校園網站,很多課程都逐漸開始嘗試使用強大的網絡進行教育。作為一名教師,相當多的語言教師也開始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以此實現教學和科研的改革。于是,網絡技術的出現使得外語教學的發展和普及,尤其是對俄語教學和研究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會。隨著互聯網在高等教育中的運用,給俄語語言研究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并且網絡技術可以對教學資源,教師培訓和語言學習環境等進行互補,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互借鑒。在線教育對俄語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網絡技術在俄羅斯語言教學和研究的使用和進展非常緩慢,是遠遠落后于英語的。所以,充分利用利用網絡的優勢,使其為俄語教學和研究服務是當下緊迫的任務。
三、網絡技術在俄羅斯語言文化中的運用
1.使用互聯網獲取有關最新研究語言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時代,互聯網是查詢信息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它為教授俄語的教師提供了許多其他媒體無法達到的學習途徑。互聯網上充滿了與俄語教學和研究相關的資源。對于俄語教師來說,提高自己的水平、更新知識、豐富教學內容,這是最有效的現代化手段。為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教學技巧,僅僅寫一些文章來達到練習的目的是不夠的,還有必要引導學生多說、傾聽和閱讀,可以與實際結合起來。如果教師可以將閱讀與教學相結合,可以通過縮短或擴展學習筆記的方式來訓練;結合學生的聽說教學經驗,提高學生掌握語言技巧的能力。但是語言學習不僅僅是單詞、發音和語法的簡易結合,而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充分改善心理素質,鍛煉思考的能力和思想文化全面滲透和性格的變化等,對高等教育學生的整體氣質和人文素質產生了非常積極和深遠的影響。在俄羅斯,許多語言學專家將他們的研究成果寫成了電子書,通過互聯網下載,并提供給世界各地講俄語的工作人員作為參考和依據。
2.利用網絡進行學術交流
我們國家在語言學領域的起步較晚,與國外的差距不小。俄羅斯的研究人員可以使用互聯網通過電子郵件與我國的專家輕松討論和交換信息。另一種溝通方式是充分利用本地校園網。管理員為每種語言的搜索方向設置電子郵件列表,并在校園本地網絡上提供,然后記錄相同搜索方向的所有成員的郵箱。相同方向的群成員在群里發送的郵件將自動轉發到每一位成員的郵箱。通過這種方式,學者們可以通過電子郵件自由地進行學術研究和交流。
四、俄羅斯網絡技術與教學技術教學的關系
在現代,許多學院和大學都有自己的語言實驗室,但實際上每個人都很快就覺得這種語言活動很無聊,而且沒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直接溝通。之前的電子技術很落后,不可能滿足現代教師對通信的要求。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計算機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學習語言的新方法。交互式語言活動視頻的開發可以提供符合我們教學法的教學活動,而且有多種教學選擇。利用互聯網學習外語可以在教學環境中帶來顯著的積極變化。每個人都知道,為了確保成功有效地學習外語,老師的作用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不僅要教授相關知識,還要充分營造一個滿意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主動溝通,使學生能夠自覺、自然、自由地參與到運用外語交流的環境中去。但是,在我國俄語缺乏有利的學習氛圍和環境。在校學習時間不僅短,而且語言練習也是在假設的情緒下進行的,學生大多是都是因為學分而學習。在課堂外,學生很少有機會用俄語交流。如果利用互聯網進行俄語學習,學生能夠獲得交流的語境,可以在不同學科、年齡、地區進行俄語交流和研究。互聯網教學的主要好處是為教師和學生開辟了學習空間,激發了學生使用外語的能力和自主權。同時,也大大提升了外語學習環境,提高了師生的學習樂趣。
五、結論
俄羅斯語言和文化的傳導的主體是教師。無論是俄羅斯教師還是中國教師,互聯網都為教師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讓大家能夠體驗其他國家的文化和先進語言,獲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所以教師作為傳播者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師有必要學會操作計算機,教師操作的網絡技能的能力決定了網絡在教學中的利用程度,我國很多老師已經落后于當前形勢的要求,需要改進計算機運用水平。
網絡在外語教學中,可以有效將教學模式從教師的灌輸轉變為學生自學模式。互聯網的運用是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的。它在師生和外語學習者之間建立橋梁,讓他們相互溝通和引導,使外語學習更加生動、有趣,極大地提高了外語學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向朝紅,余渭深.對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外語習得理論的研究*[C].2004年全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暨網絡環境下外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重慶大學,2004:96-101.
[2]李丹,劉平.教學翻譯在留學生語言習得中的設計與實踐——以俄羅斯語言研修生《中國文化概況》為例[J].海外英語(上),2017(6):3-4.
[3]于紅偉.俄羅斯留學生漢語正音問題研究[D].黑龍江:黑龍江大學,2011.
作者簡介
軒秀敏(1964—),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本科學歷,研究方向:俄語語言文學。0B2F9C3D-626A-4603-B0D6-1D253162BE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