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濱

◆摘? 要:本文闡述了高品質學校的概念與建設策略,高品質學校建設策略包括培育高品質管理團隊,錘煉高品質教師隊伍,打造高品質保障隊伍,構筑高品質頂層設計,實施高品質課程建設,凸顯高品質立德樹人,構建高品質學校治理體系,形成高品質特色品牌,沉淀高品質學校文化等。
◆關鍵詞:高品質學校;建設策略
一、問題緣起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教育領域,“人民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求”已成為教育工作者的奮斗目標與努力方向。如何將一所普通學校或薄弱學校打造成高品質學校?如何才能將一所新校建成高品質學校?實現區域義務教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筆者嘗試結合近年參訪的全國50所學校,從實踐與理論兩個方面進行探討。
二、概念界定
高品質學校是指由先進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引領,可以為學生提供思想高尚、文化先進、設計精良、質量上乘的資源,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和個性發展的教育,同時受到學生、家長、同行、社會高度稱贊的學校。
三、高品質學校的建設策略
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結合參訪的50所學校,在比較分析、綜合歸納的基礎上,筆者梳理出高品質學校建設的九大策略,形成高品質學校建設策略環形圖。
從環形示意圖可以看出,建設高品質學校,可以從九個方面著手推進,包括管理團隊、教師隊伍、保障隊伍、頂層設計,文化構建、現代治理、立德樹人、課程體系、品牌特色、學校文化。其中管理團隊、教師團隊、保障團隊是人的因素,高品質的學校離不開高品質的隊伍;頂層設計是高品質學校建設的規劃藍圖;現代治理、立德樹人、課程體系、品牌特色是高品質學校建設的重要載體;文化構建是高品質學校建設的終極目標。九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九個方面的高品質發展,助推學校高品質發展。
1.培育高品質的管理團隊
蘇霍姆林斯基說:“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校長是學校管理團隊的核心,是學校的領跑者、引路人,唯有高品質的校長才能引領高品質的管理團隊,唯有高品質的管理團隊才能成就高品質學校。高品質學校的校長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堅定的信念與教育家的情懷。二是有足夠的精氣神與領頭羊的氣魄。三是有強烈的責任感與對教育的敬畏之心。四是有開放的心態與寬廣的胸懷。
2.錘煉高品質的教師隊伍
打造高品質學校必須建設一支能夠支撐學校品質發展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高品質教師的核心是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專業化發展。專業化發展的關鍵在于教師內驅力是否得到有效調動。學校要努力構建教師成長平臺,做到專業與精神并重,個體與群體并重,自主與外驅并重,理論與實踐并重;做到自我診斷、自我感悟、自我規劃、自我完善、專家點撥、名師引路、驅動內需;做到教師有學習的需求、有發展的機會、有施展的舞臺、有成功的喜悅、有生活的尊嚴,進而達成“思想引領與文化認同”,不斷提升教師的職業情懷、職業歸屬與職業幸福。
3.打造高品質的后勤安全保障隊伍
高品質的后勤安全保障,不僅為學校教育教學提供充足的資金與物質的支持,還能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有益于工作和學習的安全、舒適環境。通過創建完善的后勤保障體系,能夠不斷完善學校的硬件設備,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并且在健康、良好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高品質的后勤保障工作能夠有效的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地提高學校的教學工作效率。
4.構筑高品質的頂層設計
學校“頂層設計”是學校管理者為促進學校優質發展、可持續發展,科學擬定實施綱要、實施方案,全面規劃學校發展方針、戰略目標、發展路徑,具有前瞻性。科學確立高遠的辦學目標是高品質學校建設的靈魂。學校目標確立必須切合學校歷史與現實,要轉化為師生的具體實踐。學校辦學思想和目標頂層設計的過程,就是凝聚智慧統一思想的過程。對校內而言,要“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對校外而言,要“由內而外與由外而內相結合”;對學校縱向發展而言,要做到“歷史與現實、傳承與創新相結合”。最為重要的是,要將頂層設計充分滲透到學校教育各環節和師生行為中,成為自覺遵守的行為規范體系,為學校樹立高品質形象打下堅實基礎。
5.凸顯高品質的立德樹人
高品質學校往往有獨具特色和效能的育人模式,從高品質學校走出的學生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打上了鮮明的學校烙印。高品質的德育必須順應天性,做到“四化”,即主題化、系列化、生活化、常態化,強化體驗,注重養成;做到“四全”,即全員德育、全程德育、全科德育、全域德育,把教學過程作為主要的德育過程,挖掘德育資源,把德育滲透到各學科、各領域、各區域、全過程。沒有鮮明特色的行之有效的德育體系,就不可能建成高品質學校。
6.實施高品質的課程建設
課堂是育人的主渠道,課程是教學內容的主要載體,直接影響育人方式和育人質量,沒有高效率課堂和科學的課程體系就沒有高品質學校。學校課程改革必須關注課堂效益和課程體系、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的職業幸福;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教育教學規律、學生成長規律,依托課改目標具體化、課改方式校本化、課改評價多元化、師生培訓系列化等,讓分數變成“綠色”,讓教育回歸本真,讓生命健康成長。
7.構建高品質的現代學治理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有關精神。教育治理體系現代化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治理體系是在學校治理過程中所形成的學校教育相關主體間的關系及其行為的結構系統,它包括內部、外部關系兩個結構系統。在學校治理過程必須注意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學校領導者應該有戰略眼光。二是學校行政團隊要制定達成目標的策略。三是中層干部與一線教師要具有強大的執行力。四是學校領導團隊必須具有反思力。
8.形成高品質的特色品牌
學校特色是學校基于自身的歷史傳統和實際情況,在長期辦學實踐中逐漸形成的一種區別于其他同類學校的獨特、優質而且相對穩定的辦學氣質和辦學風格。學校特色建設可以通過文化建設、管理建設、教學建設、課程建設、優勢項目和活動等途徑來建立。高品質的學校應該擁有自身獨特的、為周邊百姓所認同的學校特色。唯有建立了學校特色品牌,周邊老百姓才會自發地把更多的優秀學子送到這所高品質學校。
9.沉淀高品質的學校文化
學校文化是指學校在自己的歷史發展中,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積累、積淀而形成的,教師和學生為主體的全體師生員工所認同的價值觀和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是學校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師生文化的總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博士生導師鐘啟泉教授說:“文化是一所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只有優秀的學校文化才能孕育出優秀的學校教育”,“基礎教育改革的實質就是重構學校文化。”學校的管理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學校文化體現在學校的方方面面,體現在學校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塑造高品位學校文化,應當是每個教育工作者,特別是學校管理者的永恒追求。
參考文獻
[1]張熙.為學校特色發展找一條合適的路徑[J].人民教育,2014(09):8-12.
[2]林衛民.如何辦出一所高品質學校[J].人民教育,2015(14):20-21.
[3]張鳳華.價值引領文化立校——記北京市“中小學學校文化建設示范校創建”活動[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02):7-9.949168FD-0085-41DD-B246-ABEC209FEE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