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清
摘 要:大部分人認為,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存在自學。實際上,在任何學科中都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基本上都是教師講解動作要領、示范標準動作、學生自由練習、教師檢查效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很少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意識和自學能力。體育教師首先要轉變理念,要主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促進學生形成自學意識。自學能力,不僅僅是鍛煉學生的學習品質,也是為了學生以后身心健康發展。只有學生擁有自學意識,具備自學能力,就一定會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主動鍛煉,保持健康的身體。
關鍵詞:體育;教學;自學;方法
意識決定行動。要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體育教師首先要具有這種意識。在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基本上沒有人會意識到要在體育教學中培養自學能力。所以,體育教師首先要轉變思想觀念,首先自己要重視體育教學,才能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才能使學生從內心深處提升對體育的重視。只有學生重視了,教師的理念更新了,才有可能在體育課堂上培養學的自學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那么,具體的方法有哪些呢?
第一,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的自學能力,首先要教師要改變課堂教學結構,合理分配課堂教學的時間。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教師講解的比較多,學生自由訓練的機會比較少。體育教師應該更新教學理念,合理規劃課堂教學時間。在45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增加學生自我訓練的時間,給學生創造自我訓練的機會,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自身能力的提升,力求有能力用最簡練的語言,講清楚動作要領,能夠標準地做好示范動作。不僅給學生理論上的指導,還能在實踐中給學生以榜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如樂知者”,從中可以看出興趣在學習中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直接接觸的主體和客體,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心理,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觀,這對于增強教學效果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前提條件。
第二,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還需要教師從心理上鼓勵學生,要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敢于自我訓練,主動自我訓練。自信心是一個人主動學習的基礎,失去了自信心,學生就會對自我訓練有畏懼感,就不會主動地練習。沒有了這種主動,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就無從談起。教師對學生要求要一分為二,有嚴有松。嚴的是對學生動作要求,對學生的安全意識教育。松的是對學生動作失誤的時候要寬以待人,不能一味地否定,要給學生奮斗的目標和希望。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力量。蕭伯納曾說過:“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有了自信,才會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力的培養研究敢于表現自我。提升學生自信心的方法有很多:在課堂上對學生多鼓勵少批評,多給予學生正面的激勵和暗示,充分利用舞蹈課堂,增加學生單獨表現的機會,鼓勵學生參加比賽和表演,多鍛煉。
第三,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個比較重要的方面是體育教師要學會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大部分體育教師沒有給學生布置作業的習慣,認為只有文化課才有課外作業。其實,體育課完全可以給學生布置課外作業。體育教師要轉變觀念,每節課都要結合課堂的內容,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難度適度的課外作業。例如,學習“立定三級跳”這個教學內容,教師如果不強化學生課外自我練習,僅僅靠課堂的時間訓練,就很難達到課程標準的要求。如果教師在講解了動作要領之后,在下課之前,對學生強調一定的要求,大部分學生能夠在課外自我訓練,無形中就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傳統的課堂教學一般是以教師為中心的,以滿堂灌為主要特征。而體育教學,也是以教師的講解和示范為主,突出了教師教的作用,而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興趣、等沒有足夠的重視,他們在學習中基本處于被動接受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因此體育教師要有打破傳統觀念的勇氣,積極轉變角色,從教的中心地位退卻下來,變為平等中的首席,從而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發揮,轉變為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
第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最為關鍵的一步是教師要持之以恒,從起始年級開始,一直堅持下去,長期的訓練,才能在學生心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意識。教育的規律告訴我們,一切能力都是在長期的堅持下形成的。教師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過程中,要有打持久戰的準備。本身體育課與文化課相比,他的教學時間就并不是很多,如果教師僅僅是在幾節課上或一個學期中培養,那么效果并不會很好。只有西航企堅持,打持久戰,才能在學生心中形成永不磨滅的意識,才能使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子午鍛煉的習慣,才能為社會培養出身體健康的工作者。
體育是增進學生技能,提高身體素質的主要途徑。因此體育教師也要積極創新,積極引進可供選擇的體育項目、民間體育等。比如,可以根據當地情況,進行越野賽、訪問運動員等,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在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時候,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讓他們明白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從事一切或的基礎,而良好的身體素質來自于長期的鍛煉,要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體育教學任重道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不是一蹴而就。
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課程改革的一個新舉措,屬于一種新的形式。體育教師要把目光看的更遠,把體育技能和體育習慣結合起來,面向學生的未來,就一定會在體育教學中開創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