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克鋒 呂利
◆摘? 要:針對幼師生在學習方面存在的問題,構建了以團體輔導這一主要形式,結合個別干預的學習心理輔導機制,并對專業課程、學業評價進行了改革,改善了幼師生的學習態度、行為,提升了學習效果。
◆關鍵詞:幼師生;學習心理輔導機制;團體輔導
幼師生是未來的幼兒教師,他們在校的學習質量直接影響著其在未來成長為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筆者通過對幼師生學習態度、習慣及策略的調查研究發現,他們在上述方面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為此,我們構建了具有針對性的學習心理輔導機制,并通過實驗發現,這套學習心理輔導機制對改善他們學習狀況、提高學習成績是卓有成效的。
一、幼師生的學習狀況分析
通過調查發現,幼師生在學習態度和行為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普遍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建立從目標到行為的有效的學習動機體系,從而缺乏學習動力,學習努力程度差。
2.學習的自我管理能力差,學習過程缺少主動性、計劃性。很多學生在沒有教師監督和布置作業情況下無所事事,或靠玩手機消磨時間。
3.由于專業的需要,幼師學校開設了相當多的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類課程,這就需要幼師生在這些方面的特殊能力具有一定的水平。但由于能力發展的個別差異,以及在中小學階段接受的藝術教育不足等原因,很多學生對音、舞、美等藝術學科的學習能力差。
4.極少數學生存在情感障礙或人際關系不適應,干擾了學習而導致了學習落后。
在影響幼師生學習各種不良因素中,有的具有普遍性,有的具有特殊性,這些因素在不同范圍和不同程度上阻礙著幼師生取得良好的學習效績。
二、以團體輔導為主要形式的學習心理輔導機制的策略與實施
我們建立的學習心理輔導機制以團體輔導為主、以個別干預為輔。具體實施如下
(一)開展團體輔導
1.對班主任進行培訓。團體指導者的水平高低是團體輔導成敗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以班為單位建立團體輔導機制前,首先應對團體輔導的指導者——班主任進行培訓,使他們了解團體輔導的理論、模式和基本策略,為團體輔導的順利實施作好準備。
2.團體的形成、目標的明確和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以班為單位建立團體。班主任確定團體活動的目標,根據本班具體情況制定團體活動計劃,召開預備會,介紹當前就業形勢及今后的發展趨勢,組織討論,使學生基本上認可當前學習對個人發展的重要意義。向學生說明活動的目標和意義及要求,在指導者干預下劃分4人的長期固定小組(根據某種自然關系劃分,如一個宿舍8個人隨機劃分成兩個小組),明確小組性質。指導組內成員之間的交流活動,在成員之間形成互相接納、信任、互助的良好關系。
3.確立目標,制訂契約。指導者提出小組日常活動任務,其中包括為每個小組成員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對學習行為實施互相監督;交流學習經驗;共同解決問題等。指導組內開展在學習方而的自我探索活動,通過測試結果反饋、學生自評、互評、教師評等方式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進行正確歸因,認清自己和組內其他成員在學習中的優缺點,并通過團體協商和討論找到改進缺點的措施。并據此師生共同協商確立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并形成文字,制定學習行為契約。指導者在征求團體成員意見的情況下,提出以小組為單位的目標責任:在一個學期中,小組所有成員期中、期末考試累積三科次不及格予以懲罰,懲罰方式如:組內所有成員不得評選三好學生、學習標兵等;對沒有出現不及格的小組及全組學期平均成績在團體中名列前茅的小組評為優秀小組,并予以物質及其它形式的獎勵,使小組形成團體偶聯。
小組內及時評價各成員的學習行為,對在學習上存在不良習慣者,動員其在組內建立行為契約,找到適當的獎懲方式和其違約行為相聯系。通過這些活動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水平。
4.開展學習策略輔導。聘用專業教師下組指導相關學科的學習策略。指導者督導學生實現由策略到行為的轉變。
5.指導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學習。合作是促進集體學習活動的有效手段,在合作學習小組內,各成員輪換扮演學習的操作者和檢查者,通過協商確定學習任務,選擇學習的具體內,進行學習,然后由操作者進行口頭報告,用語言描繪自己的思維活動過程或進行總結等,接下來由檢查者進行檢查、評價和建議,以促進操作者的學習活動,改善其學習行為,提高其學習質量,同時,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我監控能力。為確保合作學習的質量,指導者除了指導學習活動外,還必須協調好小組成員間的人際關系,創建團結合作、關心幫助、真誠可信的氛圍,使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全心全意發揮好自己的角色作用,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6.及時反饋,適當調節。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應監控學生的活動,注意提供個別的指導和修正性反饋,及時予以鼓勵。
團體內定期組織小組活動匯報與經驗交流會。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指導者下組,指導小組進行集體反思活動。
(二)進行個別干預
建立小組成員—小組長—團體指導者—心理輔導員的推介和個別輔導體系,及時發現需要幫助的個別成員,由心理輔導員指供個別輔導。
三、改革學業評價制度,改善課程設置,為學習輔導活動提供良好的背景支持
專業學校的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學習上沒有緊迫感。學校可以通過改革學生的學業評價制度來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我校已經實行了一張文憑、多張證書的特長生評定制度,每個合格的畢業生除了可以拿到一張畢業證之外,還可根據自己的情況申請參加一門或幾門特長生的考評,如果通過考核就能獲得相應的專業特長證,為自己的就業創造更好的主觀條件。這一制度的實施使一些學生感到學有所得,學習積極性得到促進。除此之外,學校對學生的學習實施了學分制和績點制的雙重評價制度,對學生學業發展的評價除了合格,還分優劣,并將評價結果錄入個人學業發展檔案,對其就業產生影響。這樣,學生有了壓力和動力,其學習動機水平得以提高。
幼師學校開設課程繁多。過去,各門課程在學習要求上不分主次,幼師生在選擇課程上缺乏主動權,影響了學習興趣。為此,學校建立了特長班,由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能力自愿選擇加入,滿足了部分學生特殊的學習需要。
四、小結
前期的實驗表明,我們構建的學習心理的團體輔導機制對改善學生學習態度與行為、提高學習績效方面是富有成效的,并在進一步完善之后,開始在更大范圍內推廣。
參考文獻
[1]富樊珉.團體輔導的理論與實踐[M].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
[2]劉翔平.學校心理學[M].世界圖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