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良 胡海玲
◆摘? 要:本文對鞏義黃河灘地的現代農業進行了詳細描述,對所見的現代農業技術及效益進行了初步分析,以期達到挖掘身邊地理教學資源開辟地理教育新途徑的目的。
◆關鍵詞:農業;塑料大棚;噴灌;滴灌;防鳥網;水果套袋;壟作
偷得浮生半日閑,正值端午小長假,攜妻女自駕外出散心,著名景點的人流車流著實讓人害怕,所以我們特意選擇了小眾路線。沒想到這次出行我們不但成功避開了喧囂,而且還收獲頗豐——我和愛人都是教地理的,自帶“地理眼”,這里各式各樣的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沒有一個逃出我們的“慧眼”,半天下來,倒是也收獲了滿滿的地理教學素材。
我們的目的地是鞏義市南河渡鎮石板溝村,它位于黃河之濱、邙嶺之陰,距市區也就十多分鐘的車程。這里由黃河沖積形成的平坦土地一眼望不到邊,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還沒有什么工業污染,確實是個發展現代農業的理想之所。勤勞精明的石板溝人民也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大大小小數十個農場(農業園區)就是最好的證明。
站在這兒,眼前一條筆直的鄉間小道一直延伸到黃河邊,路的左邊就有一個北方地區常見的塑料大棚。利用竹木、鋼材等材料搭成拱形棚,并覆蓋塑料薄膜,棚內栽培蔬菜花卉。塑料大棚可充分利用太陽能,有一定的保溫作用,并通過卷膜能在一定范圍調節棚內的溫度和濕度。塑料大棚主要分布在我國北方地區,主要是起到春提前、秋延后的保溫作用,一般春季可提前30~35天,秋季能延后20~25天,延長了蔬菜生長期,能夠提早或延遲供應,特別是北方地區能在早春和晚秋淡季供應鮮嫩蔬菜。塑料大棚有效提高了單位面積產量,還有利于防御自然災害。
路的右邊是剛收割過的麥田,新播種的玉米大豆正在接受灌溉,而且是比較先進的噴灌。噴灌優點多多:①省水:由于噴灌可以控制噴水量和均勻性,避免產生地面徑流和深層滲漏損失,使水的利用率大為提高;②省工:噴灌便于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可大量節省勞動力;③提高土地利用率:采用噴灌時,無需田間的灌水溝渠和畦埂,比地面灌溉更能充分利用耕地;④增產:噴灌便于嚴格控制土壤水分,使土壤濕度維持在作物生長最適宜的范圍,而且在噴灌時能沖掉植物莖葉上塵土,有利于植物呼吸和光合作用,另外噴灌對土壤不產生沖刷等破壞作用;⑤適應性強:噴灌對各種地形適應性強,不需要像地面灌溉那樣整平土地,在坡地和起伏不平的地面均可進行噴灌。
噴灌具有好多優點,但是也有缺點。主要是投資費用大,就目前條件移動式噴灌系統最便宜,畝投資也需要20~50元/畝。另外是受風速和氣候的影響大,當風速大于5.5米/秒時(相當于4級風),就能吹散雨滴,降低噴灌均勻性,不宜進行噴灌。其次,在氣候十分干燥時,蒸發損失增大,也會降低效果。
緊挨著麥田的是一處葡萄園,整個葡萄園的上方覆蓋著一張綠色的大網,愛人發問“這網是干啥用的?”一時我也楞住了,正發呆時,大女兒大聲說“這是防鳥的”,沒錯,這就是防鳥網。不得不說,有時大人看問題還沒有孩子想的簡單看的準確。防鳥網覆蓋栽培是一項增產實用的環保型農業新技術,通過覆蓋在棚架上構建人工隔離屏障,將鳥類拒之網外,切斷鳥類繁殖途徑,有效控制各類鳥類等的傳播以及預防病毒病傳播的危害。且具有透光、適度遮光等作用,創造適宜作物生長的有利條件,確保大幅度減少菜田化學農藥的施用,使產出農作物優質、衛生,為發展生產無污染的綠色農產品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防鳥網還具有抵御暴風雨沖刷和冰雹侵襲等自然災害的功能。防鳥網主要用于防止鳥類啄食食物,一般可以用于葡萄的防護,櫻桃的防護,梨樹的防護,蘋果的防護,枸杞的防護,育種的防護,獼猴桃等。
葡萄藤下面掛滿了白色的袋子,一個挨一個,其實一個袋子就是一串葡萄,葡萄套袋一般在果實坐果穩定,整穗及疏粒結束后立即開始。葡萄到花生粒大小,疏粒工作已經做完,到了防病關鍵時期,也是葡萄套袋的最佳時期,需提前做防病工作,避免后期雨水大造成病害難防治。葡萄等水果套袋也是好處多多,水果市場銷售的葡萄大多都有套袋,葡萄套袋主要是為了改善果面光潔度,提高著色,預防病蟲害,減少農藥使用次數,降低果實中農藥殘留及鳥類的侵害。
順著葡萄園往里走,是一片紅薯地。這塊地里的紅薯全部覆膜種植,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后可以改善土壤和近地面的溫度及水分狀況,起到提高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養分供應狀況和肥料利用率,改善光照條件,減輕雜草和病蟲危害等作用。當然地膜也有一些壞處,比如,土壤中殘留的地膜會危害土壤環境,不利于植物根系發育。紅薯是地下塊根作物,其生長發育需要深耕起壟栽培,這里的紅薯也運用了壟作栽培技術。起壟后土壤接受日光的面積增大,地溫提高快,可促進前期生長,實現早結薯。起壟栽培后晝夜溫差大,土壤通氣性強,有利于紅薯塊根生長和養分積累,有利于生長后期薯塊膨大,一般起壟比平栽增產10%以上。起壟栽培還利于灌溉和排水,可大大減少畝灌水量,特別是對于紅薯的前期抗旱和蹲苗都意義較大。雨季時,起壟栽培可迅速排澇,以實現控制地上部旺長,加快地下塊莖的發育的目的。起壟栽培加厚了松土層,同時可實現養分的集中供給,對紅薯生長發育作用較大。壟作還因地面呈波狀起伏,增加了阻力,能降低風速,減少風蝕。
在這塊地里,我們還見到了最先進的灌溉方式——滴灌。滴灌是利用塑料管道將水通過直徑約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區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水的利用率可達95%。滴灌較噴灌具有更高的節水增產效果,同時可以結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適用于果樹、蔬菜、經濟作物以及溫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其不足之處是滴頭易結垢和堵塞,因此應對水源進行嚴格的過濾處理。
“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地理學科基本理念的核心和重點,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有許多與地理知識息息相關的案例。作為教師,閑暇之余,帶一雙“地理眼”走近大自然,去捕捉那些身邊的地理教學素材,把它們帶進課堂,讓學生感受到“地理學習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地理知識”,從而產生“我要學好地理”的強烈欲望。巧妙運用鄉土地理教學資源,用教師的匠心激起學生探究未知世界的情感,讓教師的智慧在學生身上得到延續,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地理教育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岳喊過.新時期下農業推廣的有效措施[J].低碳世界,2019,9(05):320-321.
[2]古秋霞,陳碧韶,趙程,林群.新時期創新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模式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4-5.
[3]宮同瑤.關于我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問題研究的文獻述評[J].經濟與管理評論,2013(1):126-131.
作者簡介
王忠良(1986—),男,漢族,本科,中小學一級,鞏義市第一高級中學,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