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夢寧
在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的時代,信息技術對人們的生活工作方式,甚至是思維方式都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在這樣的一個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在無形之中對教育教學產生著變革。如何讓現代信息技術與各個學科的教學進行有機的整合,成為了教師需要攻破的難題。現如今,教育實行了新課改,“以學生為中心” 使學生樂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現實性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這是得益于信息技術的發展。所以,信息技術對現在的教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將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有機結合,并將其巧妙運用,成為我思考的方向。信息技術在小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和開始上課的五分鐘有著莫大的關系。如果課堂開始時氣氛就比較沉悶,那么,后續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就會很差。因此,有經驗的教師都會重視課堂導入,利用它來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多媒體集聲音、圖片、視頻于一體,是課堂導入的有效工具,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導入效果。教師通過播放視頻并提出問題,從而自然引入加法的教學內容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對如何解決這問題也充滿了興趣,真正意義上促使學生做到獨立自主的思考。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
小學生的心理發育并不不成熟,注意力容易被打擾。據相關調查表明,小學生課堂上走神的概率比初中生高1.5倍。通過創設情境,就能有效地調動小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增強小學生的自我表現意識。實施啟發式教學,關鍵在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識的內在規律和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聯系,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把數學特有的嚴謹、抽象、簡潔、概括等屬性,通過創設巧妙的問題情境引起學生的興趣,誘導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你還遇到過哪些像類似的事情?學生在要解決新問題的迫切心情下,開始了新的數學知識的學習。這樣的數學學習是主動的、積極的、有效的。 這樣的問題情境,能讓學生充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使學生產生要學好數學的積極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研究表明,從數學學習的模式看,基于情境的學習優于基于符號的學習,從心理學上講,人們的思維更依賴情境,情境教學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理解數學的意義,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情境的創設有著決心性的作用。
三、突破難點,加深學生的理解
有些小學數學知識比較抽象,難度較大,而小學生抽象的思維還不完善,一時難以理解,容易出現一知半解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學生突破難點。如圖形的變換中軸對稱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在教學時,教學時,教師利用PPT展示了一個蘋果,然后下一個圖片就變成了從中間切開的兩半蘋果。這時,教師追問學生:“被切成兩半的蘋果是一樣的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筆者還特意折紙來展示軸對稱,把一個長方形從中間折起來,然后再展開,讓學生比較軸的兩邊是否一樣。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以引入軸對稱的定義,以便加深學生對軸對稱的理解。再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覺得最難的就是綜合應用題。為了幫助學生解決這一難點,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將關鍵點形象生動地展示出來,取得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尤其是遇到圖形結合的問題,使用多媒體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相信隨著奮斗在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的不斷探索,信息技術將會和數學課堂教學愈發契合你,做到與課堂教學有效整合。不過,我們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術,用它來取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地位。所以,客觀合理的將多媒體信息技術用于課堂教學,積極探索多媒體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方法,才能讓小學生愛上數學課。A241A3B5-02D0-4B2D-BEB5-7B0A60CC66A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