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典美學是中國藝術設計史的一種造物美學思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先秦時期的造物美學思想。先秦時期設計思想可以培養人類的心理文化素養,對造物活動與藝術設計的研究發展具有極強的理論指導意義。通過分析先秦時期設計思想,對現代產品設計策劃諸如合理選材、順應時代變化方面與現代設計觀念進行探討和分析。根據先秦設計思想理念所倡導的美學思想與現代產品相結合的應用策劃,向人們傳授古代美學思想的先進性與實用性。
關鍵詞:先秦時期;造物美學思想;現代產品設計;協調發展
回顧歷史,在先秦時期就涌現出許多極為盛行的美學思想觀念,為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現代產業的不斷發展,許多古代經典思想已逐漸被遺忘。人們大多追求現代化,試圖擺脫古代觀念一味求新求異,認為古老的理念就是不能夠被接受是過時的思想。然而,僅僅依賴于新時代的各個設計理念來完成設計與策劃活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背景下產品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為謀求在現代產品設計策劃中獲取更多的新穎理念,使產品設計繼續散發光彩、推陳出新,離不開古典美學思想的滋養。《考工記》一書就充分體現了先人對于設計理論的各種探索與總結,該書對于現代產品的策劃理念有著深遠的意義。現代產品的設計觀念,既要隨著新時代發展道路特征的變化而不斷發展,也需要恰當融入先秦設計思想,不可一味求新而全盤否定,應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先秦時期所涌現的美學與藝術設計觀念,為現代設計人員提供了充分的理論依據與實踐可能。因此,在現代產品設計策劃活動中,設計人員需要對古典設計思想進行高效的利用與思考。
一、產品設計應注重合理選材
正如《考工記》所記載,“審曲面勢,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為良。”[1]它強調了設計藝術品的材質之美,并對這種美做出獨特的詮釋。這是一種系統的造物觀,告訴我們進行造物活動時應當順應天時、適應地氣、選擇上等的材料、運用精湛的工藝,只有充分利用這四個條件,制作出來的器物才可能是精良的、成功的。“材有美,工有巧”指的是在選擇材質時的性能條件,直接關系到設計美是否能夠體現出物質載體的特點,屬于設計美的重要因素。設計師在進行產品設計時,不僅需要考慮合理的取材,選擇與產品相匹配的材料,更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將材料巧妙運用,制作出優美的產品造型。這就需要設計人員認真探索中國傳統造物觀的理論方法,做到材質的優美與加工的巧妙相輔相成,運用辯證統一的思維方式來進行設計活動。
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材料設計產品。實際上,一件成功的產品從選材開始就需要合理定位。比如說,中國人十分喜愛的茶具,其用料的選擇就相當考究,大多數采用陶瓷而非全金屬之類的材料。其中一個較為重要的原因就是陶瓷材料本身具備更多優點,陶瓷質感光滑,具有高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優勢,具備極強的視覺美感,備受飲茶愛好者的青睞。如果能通過視覺感受到材質的精美,就能夠提高消費者的購買興趣。包括古代青銅器的選材之美,如被譽為最美青銅器的司母戊鼎。青銅器是金屬冶鑄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純銅(紅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賦予了它特殊的重要性和歷史意義。正是其所采用的特制材料,使它與其他藝術品區分開來,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美感,充分展現出青銅器材料的特殊性與藝術性。這件藝術品可謂是選材合理的最佳代表,處處流露出材料精美的優越之處。另外,精細的做工對現代產品設計也起到了不容忽視的積極作用,選擇合適的材料可以滿足產品質感方面的需求,采用精細的做工才可能讓產品熠熠生輝。因此,設計人員不僅要了解各類材料的性能,也要熟悉器物加工所必備的技法,合此二者才能使制作出來的產品更具有價值,更能打動消費者,更加豐富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材有美,工有巧”已經十分完備地闡釋了成功產品所具備的特征與條件,那就是優良的材料與精湛的技藝恰當結合,兩者共同配合才能制作出散發光芒的精美器物。
先秦時期的設計思想,在當今世界依然廣泛流傳,永不過時。合理巧妙地將先秦設計理念與現代產品設計較好結合,已成為當下產品設計策劃人員不可推卸的時代重任,是現代產品設計理念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新時代產品設計理念煥發生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二、產品設計當順應時代變化特征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產品設計的理念和觀念也在不斷進步發展,消費者對于高質量產品的需求與日俱增。為了使產品更好地實現其自身的價值,不被環境所淘汰,設計策劃者必須努力站在時代前沿,做到既能夠讓產品設計蘊含時代先鋒,又不能摒棄古代先賢的理論觀念。特別是在設計策劃中保留先秦時期的設計理念,使產品設計融入先秦設計觀念,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在現代科技持續滲透的背景下,人們的選擇觀念逐漸呈現出求新求異的趨勢,新時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然而,是不是只追求一味創新而摒棄過去的歷史觀念就是順應時代發展呢?答案是否定的。產品設計應當順應時代變化與特征,但與先賢設計理念的融會貫通,對于當下設計師的設計理念與設計思路的轉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人為本”是設計的本質特征,也是設計的根本原則[2]。如今,我們在市場上還是能夠看到各類產品存在的矛盾點,新型產品并不能充分做到以人為本,違背原則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是為了追趕新時代的潮流,而嚴重忽視產品真正的功能與價值。比如,我們不難發現在許多大型超市中一些產品的外包裝設計為了緊跟時代步伐,都加入了近幾年突然盛行的“小豬佩奇”這一元素,尤其聚集于兒童類用品,各大玩具以及食品包裝遍布著此類圖案。這樣的設計確實采用了當下的流行元素,順應了時代潮流。但是,仔細比較會發現這樣的設計理念實際存在著不少弊端,最直接的是背后潛藏著高昂的價格。例如,同樣的餅干、糖果,印有流行元素的產品價格往往會高出普通產品價格很多倍。究其原因正是它采用了當前最流行的元素,而忽視了以人為本的設計觀念,這就會使一部分消費者感到困惑:“我購買這樣的產品值不值得?”大多數人雖然傾向于追求新理念,希望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可一味追求新穎未免太過盲目,并且是不切合實際的。這就是設計觀念的嚴重缺失,只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某一個特征,沒有真正做到從整個自然與時代的系統出發,從而造成產品設計缺乏核心價值的結果。
產品設計離不開新時代的發展,但絕對不能是盲目的,而應該是有所選擇。將時代特征作為一部分參考元素的同時,也需要保留一部分傳統理念。例如食品方面,消費者首先會考慮的是食品本身所富含的營養元素,這也是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的核心競爭力,外觀只能作為參考。因此,我們的設計策劃者需要從多角度、多方面出發去考慮問題、分析問題,努力做到讓產品的實用功能與新時代潮流齊頭并進,充分運用先秦時期所保留下來的大量手工藝設計思想,為現代設計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產品設計觀念應與自然相協調
先秦思想中“天有時,地有氣”,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設計理念,強調一切事物要從整個自然界與時代的系統出發進行設計,指的是自然界的客觀條件。如今,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已經逐漸成為一個核心問題,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也成為一個永恒的話題,而產品設計還面臨著一個尷尬局面,就是難以較好地處理生態平衡問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純天然的理念,食品的綠色環保、天然原木家具、無公害的綠色有機蔬菜等產品。設計雖是以人為本,但它的前提是在不破壞生態環境的前提條件下進行的,保護自然、和諧共生,這是進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可或缺的要素。這就要求設計策劃者改變陳舊觀念、推陳出新,努力做到將自然與人類的相互協調與產品設計理念相適應。
“人類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歸根結底是自然的一部分。”[3]人類是有生命的,大自然、生態系統同樣有生命,人類的科學進步離不開大自然強有力的支撐。根據消費者力求無公害、純天然產品的需求,設計策劃者在設計理念上就應隨著人們的需求而不斷創新,使綠色、安全成為產品設計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在確保產品具有實用性與功能性的同時,也要把握好自然與人類的密切聯系。因此,平衡兩者關系就對我們的設計策劃者提出了更為艱巨的考驗與要求,在進行設計策劃時應努力把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融入到設計當中。“天有時,地有利”,先秦時期的設計觀念告訴我們,在做設計時應當注意遵循自然法則,從自然出發考慮問題,不能為了一味追求人類的利益就破壞生態系統,努力保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協調發展構建到現代產品設計理念中。
四、結語
先秦藝術美學蘊含在中國古典美學藝術的精髓之中,在現代產品設計中,需要用理性美呼喚現代美。產品設計不僅僅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設計策劃者需要注意將兩者巧妙結合在一起。先秦時期涌現出來的許多設計觀念,都為現代產品設計提供了很多永不過時的理念,要求我們在設計過程中應注重合理選材、順應時代變化特征,并且注意與自然相互協調的關系。在進行設計創作時要抓住良好的時機,有創新、有規矩。特別是要注重考慮人與自然條件的相互協調、雙向互利。現代產品設計理念需要適當融入先秦時期設計觀念,做到與新時代步伐一致,使設計理念與之科學地結合,進一步提高現代產品設計觀念,以人為本,遵從自然。
參考文獻:
[1]高一方.《考工記》:先秦思想對當今設計的啟迪與影響[J].大眾文藝,2014(15):61.
[2]劉文良.綠色與安全:生態包裝設計論[M].南京:江蘇鳳凰美術出版社,2018:11.
[3]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N].理論中國,2019-04-12.
作者簡介:邵煜涵,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設計策劃與項目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