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雪霞
摘 要:初中階段的青少年的發展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在此階段,他們塑造了生理和心理上的變化,并且他們的心理發展變性較大,由于他們較容易的能夠受外界影響,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對他們進行積極的引導,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應該根據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在教學之中不斷地對其進行滲透,使用正確的方法和手段,提升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使學生掌握對心理學方面的基礎知識,這能夠幫助學生們積極的解決問題。本文通過對現有的初中生心理發展現狀做積極的研究,各方面滲透心理學健康教育,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初中生;心理學教育;滲透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在當今社會快節奏的發展之中,帶來了機遇的增加,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一些心理壓力。人們面臨著的心理問題是一項較為嚴重的現象,它對人們的影響不低于生理疾病的影響。在相應的社會環境中,也不斷著影響著青少年的發展,使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加劇。由于社會的競爭逐漸激烈,學校和家長都更加重視學生的應試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這造成了更多中學生更加的迷茫。目前在初中課堂中進行心理學課程教育的學校并不是很多,使得學校忽視了對學生的心理關注。基于目前的現狀,我們需要滲透式的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使學生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更加積極健康陽光的發展。
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內容
為了能夠更好的對初中生開展心理學滲透教育,我們應該保證堅持滲透性、教育性、全體性、差異性和主體性的原則。把心理學教學作為主要重點,不斷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用心理學知識引出心理健康教育內容,使學生學以致用。注重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過程中,教育的主體對象應該是全體學生,而不只是部分學生。同時我們要關注和重視學生中的個別差異現象,提高學生整體的心理素質[1]。我們應該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重要的體現,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滲透教育之中,我們應該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使學生了解心理教育,使其懂得人際關系的心理教育,進一步對其進行性格教育以及自我意識的發展指導。通過多方面的不斷深入,全面提升中學生的心理素質水平。
二、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實驗研究
為了能夠更好的對初中生開展心理學滲透教育,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采用教學實驗的方法,讓老師在課堂環境的背景之中,通過教學不斷發現問題。通過研究出現的問題,以達到改進教學目的的目標。通過實驗的研究,我們總結了心理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辦法。
(一)在備課中設計合理的心理健康教學的目標
在學科課程中進行滲透心理學健康教育。老師在備課過程中,要深入挖掘學習的內涵,提前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比如,當向學生進行行為調節控制的講解時,還要保證對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進行培養[2]。提升學生們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以及學生的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能力。
(二)抓住教學實際,進行及時的心理健康引導
在課堂教學中,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是相互制約,并且相互影響的。老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能夠把握住課堂的整體方向,有目的的去引導每一位學生。比如,某些學生積極舉手發言,并且發表自己的想法時,老師要對其進行及時的鼓勵,提升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三)將滲透式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
使得教學目標與教育目標相結合,在教育中做到隨機應變,將兩者進行有機的結合。老師要不斷的使自身的心理學教學得到提升,發掘課程的特點,自主的設計和研究,進行不斷的創新,以提高教學效果。
(四)進行多種多樣的心理健康教學模式
在教學中,我們要發展學生的知識和人格能力,其內容是多樣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情感水平素養,使學生的興趣能力等方面不斷的提高,是教學的基礎條件。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心理學這個教育的方式方法是靈活多樣的。
(五)積極調動多方面的力量,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
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除了學校進行積極的引導以外,同時也需要社會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關注。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通過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得到的。我們有義務和責任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進行積極的引導。在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對他們進行多方面關注,這樣才能使他們積極向上的成長[3]。
結語
對中學生的心理導向過程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要想取得相應的效果,我們需要全面的對整體進行長期的分析和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是極其復雜的,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們可以通過對本次實驗得到的結論進行借鑒,以提高初中生的心理教育,滲透心理的健康教育,使中學生能夠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自主對抗壓力,使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李飛.邊遠山區農村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D].吉林大學,2017.
[2]鄭國強.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研究[D].浙江大學,2018.
[3]賈海艷.初中生網絡游戲成癮的現狀及對策[D].魯東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