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德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向前邁進,國家也逐漸把教育事業放在舉足輕重的位置。近年來,新課程教育改革也在不斷推廣與深入,有效的教學成為現在社會越來越關注的教學方式,教育更多的是注重教學成果和有目的地教學。特別是對于高中生物教學提出比以往更高層次的要求,高中生物又是理科綜合及其重要的部分,具有很強的生活性,實踐性,直觀性及邏輯性。學習時更加注重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由此需要通過大量的生物試驗才能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吸收;為確保教學質量,老師必須不斷學習和掌握先進的各種教學方法及技術等,以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本文先分析了高中生物教學中仍然存在的問題,根據存在的問題給出了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希望能夠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生物教學;有效途徑
一、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缺乏現代意識
就當代高中生而言,現代意識的缺乏,不僅僅是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高中各個學科的教學中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在幾乎所有的中學都在追求高考升學率的情況下,受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教師也沒有深刻領悟到新課改的精髓,仍然采取著老舊的教學模式。其次,老師更多在乎的是怎樣將學生們的成績挺高,如何讓學生在短期時間內將所有的重點知識以及做題的套路,全部都爛熟于心。久而久之,學生們也就養成了只要能把題做正確就行的應試心態,學生在學習中沒有絲毫現代意識,不僅表現在高中生物的學習中,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也是如此。因此,高中生物的教學陷入困境,學生的高中生物科學素養也難以提升,導致高中生物教學一直達不到更好的效果
2、高中生物教師的綜合素質相對不高
在新課改的教學實施下,高中生物教師由于未能充分認知和理解新課改理念的含義,并且也無法貫穿和落實新課程的教學標準。甚至,多數的高中生物教師并沒有真正的思考過,新課改下的高中生物應當是怎樣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豐富的知識是什么、要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教學成果。往往忽視了研究、反思、學習、創新的能力,影響著關于生物科學思想、方法等的實現。隨著教育實踐的不斷發展,對高中生物教師的自身專業知識水平和教學創新也有更高的要求。
3、課程資源的匱乏
隨著信息化的蓬勃發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育信息網絡化的教學資源模式匱乏,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在網絡信息化上沒有得到充分的貫徹,比如在線課件開發、聯機備課、學科信息發布、相互交流等功能的教學資源處于零基礎,對教學資源缺乏支持,網絡教學資源無法滿足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需求。雖然現在大多數的學校都采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但是幾乎所有的高中生物老師都只是簡單的做個演示稿,簡單的列出幾個重要的知識點,并沒有深入拓展其他內容,與直接寫在黑板上沒有本質區別,造成課程資源十分匱乏。對于課外習題的選擇,學校沒有實施新課改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更多的只是依據老師們的喜好選擇習題,不僅老舊,而且完全跟不上新課改的步伐。
4、缺乏必要的生物實驗研究
目前,在國內的中學校園中存在兩種狀況,一種是校內根本沒有或者有極少的生物試驗器材,另一種是校內有完整成套的生物試驗器材而并沒有真正的使用。
絕大多說的老師只是在課堂上枯燥的講授實驗內容,以及將所有的結果都作為一種考試結論直接讓學生記住,因為他們覺得上一堂實驗課是非常浪費時間的。這種情況下,所有的學生都缺乏了動手的能力,極大的降低了他們積極學習和探索未知的能力。例如,只有學生自己親自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植物的葉綠體和動物的線粒體之后,他們才能在大腦中形成那種求知的欲望,并且這樣也會使課堂氛圍更加的活躍。
二、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究
1、重視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
新課改的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只有培養了學生的現代意識,學生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和綜合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學生現代意識的培養給予較多的關注,這樣才是符合新課改的教學和改革的理念的。學校在高中生物實施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現代意識和對生物學科的探究能力,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成績,并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2、教師重視自身素質的提升
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老師首先要充分解讀和貫徹新課改理念的含義。其次,根據新課改的教學標準,積極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提升自己生物知識儲備以便更好的為學生拓展。另外,高中生物教師應當重視生物試驗的開展,并指導學生操作實驗,這樣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求知欲望。最后,高中院校應當不斷優化生物教學的師資力量,對教師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提升的相關培訓,提升教師自身素養,優化教學水平,大幅度提升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
3、合理優化課程資源和開展生物試驗
學校應當重視教育信息網絡化的教學資源模式,加強在線課件開發、聯機備課、學科信息發布、相互交流等功能的教學資源建設。生物老師應當在演示稿上添加合理的生物知識拓展,最好采取圖文并茂的形式,這樣有助于學生的理解。此外,高中生物的習題資料應當在市面眾多的資料挑選出最能貼合新課改標準的內容。最后,增添合理的生物實驗課程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在自己提出問題的同時,通過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獲取知識,這才是對新課改標準的真正貫徹。例如,在學習“植物激素的調節”的知識時,教師帶領學生完成實驗全部內容,首先分組采集植物幼苗,然后到實驗室儀器上進行實驗操作,并讓學生仔細記錄實驗過程的變化,最后得出相關的知識結論,這樣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分析觀察能力能得到極大的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要使高中生物課程符合新課改的標準和理念,學校和老師需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一方面,學校在提升辦學質量的同時,應當為學生們提供更加現代化的教育資源和齊全的生物試驗環境;另一方面,老師當對此引以重視始終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堅持新課改要求落實素質教育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素養在教學實踐中學會反思和總結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從而為構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丁艷華.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2):58-59.
[2]王紹娟.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改革的有限途徑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6(13):105.
[3]謝金輝.基于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有效教學途徑探討[J].知識文庫,2017(04):148.565BAB24-E58C-4B62-BC45-301E26F807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