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慶華
摘要:研究體育教育訓練學會花費較多的時間與精力,因為這一學科具有很多種科學屬性,在制定體育教育訓練方案時,需要根據我國未來的體育發展目標、運動員的身體基礎才能進行,人們對體育教育訓練學有較高的關注度。本文通過對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特點、問題進行分析,對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趨勢進行解析,力求拓展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體育;發展
一、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科存在的現存問題
(一)跟風式的盲目建設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各大體育院系順應潮流紛紛開始建設體育訓練專業。這一現狀對專業的體育院校與師范類體育院系來說,有利于推進了建設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發展進程,它發揮的作用是積極的,因為這些院校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專業的體育人才。但是,這對于辦學特色以法政、理工為主的學院來說,為了增加專業體系來擴充自身,盲目跟隨潮流進行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建設,勢態兇猛。這一現狀會使該學科逐漸呈現飽和現象,不利于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因為這會導致體育人才過剩的情況出現。
(二)差異化的整體發展
擴招政策在我國眾多高校中開始實行,然而,很多院校在進行大量的擴招時并未考慮到本校實際的發展情況,對辦學條件、教學水平、專業成熟度都沒有進行考量,只是單純的將學生人數在短期內大幅度增加。體育教育訓練專業也是如此,在還未考慮實際情況的基礎下快速建立該學科,這就導致了與其它專業院校之間的差距,這種差異化的發展現狀,對該專業未來的發展會產生消極影響。
(三)缺乏特色的專業內容
田徑、體操、網球、排球、籃球等教學內容,是我國目前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的主要課程內容,各大院校對該學科的內容建設大多如此。體育教育訓練學沒有創新的理論基礎,也沒有特色的專業內容。該專業學生未來的發展也會受到這種千篇一律的專業建設風格影響,就業率大幅度降低。
(四)被動式的機械訓練學習
學生被動接受學習任務,實行機械化的訓練方式是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的教學現狀,教師千篇一律的傳授教學內容,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內容,這種灌輸式的手法,使每個學生都必須通過一個模型的塑造,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受到了限制,自身應有的發展無法實現,優秀的體育教育訓練學人才,也就難以培養成功。因此,要改變體育教育訓練學培養人才的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構建學習內容,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如此才能培養出我國需要的體育人才,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趨勢
(一)為高校競技體育的發展服務
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國家重新審視了我國運動員培養的現有機制,并為我國走向體育強國制定了戰略方針。改革運動員培養機制是建設體育強國戰略的核心內容,我國的運動員培養機制應該以高校為重點,這是發展我國競技體育的一個重要方向。
如此,高校的體育專業學科就需要服務于競技體育的發展,而在其中體育教育訓練學這項重點課程其功能與價值也就產生了變化,相應的訓練課程設置與安排也將有所不同。原本的體育教育訓練學科對教練員、體育教師等體育人才培養為主要目的,而未來,在高校競技運動員孵化的戰略背景下,競技運動員的培養、輸出才是體育教育訓練學的首要任務。
體育教育訓練學逐漸從單一的教學人才培養轉變為提供競技體育所必要的支持與服務。科研成果的支持是運動員水平提升的基礎保證,因此,體育教育訓練學要在這方面為學生運動員提供有效的支持,真正融合“產學研”,切實提高學生運動員的運動成績。
體育教育訓練學所具備的特殊教育功能也要充分利用起來,從各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使學生不僅能夠通過這一平臺提升技能水平,服務高校競技體育的發展,同時也能獲得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讓體教結合得以真正實現。
(二)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綜合化發展
學科的綜合化發展趨勢隨著科技的進步也越發明顯了,體育教育訓練學正處于全面發展的階段,不可避免的也受到了影響。時代的發展與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內容體系共同決定了該學科未來的綜合化發展模式。
體育教育訓練學是一個多層次、跨學科的學科體系,它融合了與之相關的各類學科,如醫學、化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內容的覆蓋面十分廣泛,沒有學科能與之相比,它是一項文理共存的特殊學科。
如今,我國各個領域的發展都十分迅猛,努力與時代接軌、與國際接軌,這勢必會加大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的覆蓋范圍,從而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要想提高一個學科的競爭力,引導其實現綜合發展是一個重要方法。體育教育訓練學這種本身就是由多學科綜合建立的學科,其未來將在內部與外部,以體育學內容為基礎進行綜合化發展。
1.內部綜合
根據時代的發展需要,這門交叉性極強的體育教育訓練學學科,在未來的發展中將與體育學內部的其他學科實現進一步的綜合。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經濟水平不斷增強,國民生活條件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追求物質生活這種以往的價值觀念已經不再是當下國民的愿望,他們更多的對精神享受、身體健康發展的追求。
在這種思想觀念的轉型過程中,休閑體育進入了民眾的生活,這種不同于競技體育的娛樂式體育活動,成為我國體育運動現今發展的熱點之一。人們在閑暇時間通過休閑體育能夠增添生活情趣,使身心得到放松,調節心理狀態,進行身體運動。一些“貴族”休閑體育運動如瑜伽、高爾夫、戶外運動等也逐漸被大多數人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還會逐漸增加對休閑體育的需求量,體育休閑將是我國體育事業未來發展的一個方向。
體育教育訓練學在這種體育事業的發展趨勢下,應該將休閑體育的內容逐漸綜合,這樣就能培養出休閑體育事業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還能在服務與支持上給予休閑體育有利的保障。在未來,體育教育訓練學的不斷壯大是其發展的必然趨勢,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之一便是民族傳統體育,它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隨著軟實力在國際中重要性的不斷提升,弘揚傳統文化成為我國的一項發展策略。在這種環境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空間也逐漸擴大,它將強勢融入競技體育、社會體育以及學校體育等各種體育活動之中。
為了與國家的文化戰略背景相適應,體育教育訓練學也應將民族傳統體育與自身體系相融合,加強學生運動員對民族傳統體育的理解與認識。而且,體育教育訓練學加入了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其內容體系得到了豐富,對民族傳統體育來說也是一種孵育,有利于民族傳統體育的深入發展。
在體育教育訓練學綜合民族傳統體育時,可將其文化內涵進一步的承接、容納。民族傳統體育與現代體育最大的區別在于,民族傳統體育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這也是民族傳統體育的優勢特征。
現代科學的學科體系在體育教育訓練學中被綜合利用,然而,人文方面的內容在體育教育訓練學中卻相對缺乏,人本主義精神是當下社會發展與民族追求的核心,在社會的各方面領域,都逐漸融合著人本主義精神元素。這也就意味著人文元素將與每一門學科進行綜合,科學的將人文關懷性體現在各個方面,而不是僵硬化的體現。體育教育訓練學與民族傳統體育的綜合化,體育教育訓練學將會受到各種文化的傳承,自身體系也將得到不斷的充實,這對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外部綜合
體育教育訓練學是一項特殊的綜合性學科,它融合了自然科學、生理學、社會學、教育學、醫學,等等學科體系。體育教育訓練學能夠如此快速、優勢地發展,與各種體育學外的各種學科綜合也是其中一個因素,自身體系的發展通過對其他學科的精華吸收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社會的各種領域在這個高速發展的世界中變化都十分迅速,體育的科學化發展在該領域也越發凸顯。同時,體育的發展也越來越受到外界各領域發展的影響,比賽的公平與公正、運動員的權力與義務,都需要法學領域的規范才能得到保障;運動員的營養健康、身體狀態、運動損傷處理以及對興奮劑的檢測,需要利用到生物化學與醫學領域的技術支持;運動員在賽場上要具備的心理素質則需要心理學領域的幫助與輔導;開展群眾體育需要的基本理論體系就是社會學;需要輔助器材參與運動的殘疾人運動員則需要工程力學的技術支持;學校體育發展的改革與創新則需要教育學領域的指導與幫助。因此,外界各領域的變化對體育教育訓練學存在著極大的影響。
隨著科技的發展與進步,以及對人本主義思想的重視,體育教育訓練學需要不斷的與其它學科綜合來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吸收其它學科的精華對自身體系進行完善。而且,只有不斷地與體育內部學科以及體育外部學科進行綜合,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發展空間才能不斷擴大,在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中得以生存。
(三)體育教育訓練學科要保持相對的獨立性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體育教學訓練學科發展速度也是與日俱增。根據上面的論述進行分析得出,為了使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系統便的更加完善,需要讓其外部學科和內部內科進行結合。不過,在結合的過程中,也要使兩者的保持相對獨立的特征。相對于其他學科,體育訓練學科發展比較晚,有很多教學內容是借鑒其他學科的。社會發展的速度很快,倘若體育訓練學科依舊沒有將自身的特征特性表現出來,有可能在未來的發展中會逐漸消失或被其他學科蠶食。體育教育訓練研究特有的體力運動形式實際上是其獨立性立足的基本。主要是因為沒有學科是以運動為基礎來研究對象的。因此,在發展和建設學科的時候,一定要將置于體育訓練學科主體地位,讓其他學科為其服務,并且著重強調體育訓練學科的不是其他任何學科的附庸品。
三、結語
體育教育訓練學科為了持續發展下去,不僅要將社會發展的需求和我國體育發展戰略結合,還要按照可持續發展的方向來改進學科教學任務、豐富學科內容、拓展學科教學途徑,對自身體系進行不斷地優化,讓內外部學科得以更加緊密的結合。同時,對體育教育訓練學的獨立性特征進行嚴格把控,并在各項目中將其特殊性納入,使運動員從根本上實現運動技能的提升,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侍術英.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性質與發展趨勢[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32):27-28.
[2]翁發志.體育教育訓練學的學科特點及研究發展[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 (08):83-84.
[3]鄭敏,張之揚.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科未來發展的趨勢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05):41-42.
[4]尚玢.淺析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教育現狀[J].當代體育科技,2015,5 (27):64+66.
[5]陳劍鋒.體育教育訓練學專業在我國未來發展的趨勢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2 (12):34-35.
[6]白晉湘.我國體育教育訓練學科未來發展趨勢研究[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3 (01):153-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