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娟
【摘要】? 百年大計在教育,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學科素養的研究發展,教師的立德樹人教育教學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中學英語課程含有大量培養學生的德育滲透內容,使學生核心素養得到培養。英語的核心素養所要求的內容包括語言能力以及文化品格還有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以四種維度發揮英語教育的育人作用,因此,初中英語課堂閱讀課要從英語核心素養出發,通過興趣入手,結合泛讀精讀方式,增強提問意識,加強小組合作與探究,培養良好閱讀習慣等策略與方法,幫助學生學會表達自己觀點,加強參與意識,廣泛閱讀,提升跨文化交流,將學生應該要具備的品格以及關鍵能力培養出來,使其能夠適應終身的發展以及社會所需要的發展。
【關鍵詞】? 英語學科 核心素養 初中英語閱讀 課堂教學
背景
英語閱讀是考查英語綜合能力很強的一種手段,歷年的中、高考中都作為考查能力的重頭戲。而現實中很多學生也擔心英語、害怕閱讀,由此惡性循環。目前閱讀課堂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老師沒有系統的閱讀方法指導,沒有真正實現轉變閱讀能力為閱讀素養,沒有根據閱讀篇章提升背后隱藏的“育人”意義。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不能發揮自主學習動力,課堂越來越枯燥無趣。 所以,將處于英語核心素養之下的閱讀課堂給構建起來,對老師的要求不單單是在課堂教學藝術方面表現得比較好,還要求他們對學生的情況有很好的了解,也要求教師對閱讀教材、對知識有深刻的分析和統籌掌控,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興趣點給開發出來,從而構建一個良好的英語課堂閱讀氛圍,才能讓學生遨游在英語閱讀語境語篇里,感受英語語言帶來的跨文化語言知識魅力。
課堂閱讀策略與方法:
一、課堂引入靈活化,激起閱讀的濃厚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源泉?!崩蠋熯@個課堂導演怎么去挖掘學生的興趣點?如何設計一節生動有趣的閱讀課來讓學生收到最大效果?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老師都得仔細思忖再選定教學方案,這就使老師必須對教材進行認真的鉆研,還要盡量挖掘與學生耳聞目染的事情相關聯的題材來設置課堂,以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策略的培養。筆者特別喜歡用直觀、生動的情景引入法設計課堂引入,以激起學生學習的強烈興趣。比如在牛津滬教版八下Module3 Unit4閱讀課Tom and Jerry教學中,在上課開始,課前提前讓讓學生們去找自己小時候聽過的動漫音樂和圖片作為作業,然后就地取材,挑選他們的優秀作品比如喜羊羊、小豬佩奇、哆啦A夢等等,做成音樂配圖PPT, 在上課前播放音樂給大家,讓學生們猜猜“What cartoon is it?” ,然后再呈現動畫電影的答案給學生,把課堂帶入活潑境地,將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起來,有趣味性的東西能夠讓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激發。另外,通過課前作業要求,尋找卡通音樂和PPT作業布置,使學生們在這節綜合閱讀課中動手能力、合作能力得到提升,在欣賞他們收集的作品時大開眼界,了解到中外不同卡通電影的內容、背景、風格等等,豐富和提升了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課堂引入方式很多,除了情景引入法之外,還可以問題引入,學生Free talk引入 、話劇小品引入等等,只要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達到目的就是成功的課堂引入。
二、“泛讀”在前,“精讀”結合,以“養”帶讀
作為語言,英語不單單是對交流比較重視,而且對培養學習能力同樣十分重視,筆者認為“精讀”與“泛讀”的訓練是英語學科素養下學習能力的體現。泛讀與精讀相結合指的是教師引導學生將文章主次合理安排,然后泛讀部分迅速瀏覽, 精讀部分集中時間精力地閱讀, 在英語實踐課堂教學中即是對閱讀設置“skimming”和“scanning”閱讀。以牛津滬教版九年級下冊Unit1為例,在講課文“The voyages of Zheng He”時教師首先設計了一個關于鄭和下西洋的時間事件“信息匹配題”,由學生通過迅速閱讀捕捉關鍵詞來進行時間事件梳理,在這個基礎之上,教師再引導學生們集中時間和精力去閱讀“scanning”重要部分的內容。根據事件發生的時間分段進行精讀,通過問題設置引導學生進一步去理解文章,比如: “what did the voyages of Zheng He mean to Chinese history?”可以讓學生從多個方面去思考,也可以通過去查找一些圖片,一方面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新的更深層的認識。
英語核心素養下的閱讀,不再是簡單地尋找問題的答案,而是強調怎樣引導學生領悟語篇背后隱藏的核心素養是什么,對作者在語篇的意圖、思想觀點以及育人意義這些深層次的含義進行理解和領會,使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學生素養發展,達到以“養”帶讀的目的。像牛津滬教版八年級(下)Unit 6 Pets 閱讀課,篇章用了很多形容詞比如“faithful,nice, responsible”等來形容pet dogs 的活潑可愛,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很多不負責任的人隨意丟棄自己飼養的寵物,甚至一些人一不開心就殘殺寵物。這篇閱讀篇章的最后其實暗含一條主線,即是說怎么引導學生熱愛動物、保護動物和善待生命。
三、“問題”陪伴,貫穿閱讀
問題提問在課堂上應用相當廣泛,閱讀課也一樣,老師針對不同閱讀題材,巧妙各種形式的問題引導閱讀。比方說將問題設置成不同類型的,既有目的性的又有啟發性的,還有層次性的閱讀方式,讓學生能夠進入該問題的具體情景之中,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啟發,從而使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激發,讓他們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得信息,最終通過對語篇的判斷、以及思維方面的綜合訓練,使學生的閱讀素養以及學習能力都能夠穩步提高。筆者認為,閱讀課堂貫穿提問,可從三個部分劃分, 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的問題。
1.課前熱身提問。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教師基本上都會采用熱身活動,而課前提問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利用熱身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一下子得到提高,很好地調動其探知欲望。比如牛津滬教版七年級(下)Unit2 France is calling.老師提出問題如:Do you like travelling?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France? If you go to France, what will you do there?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驅使下,閱讀課得以順利開始進入主題。
2.課中追問。安排在進入文章閱讀過程中第二階段的提問。“追問”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掌握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以牛津滬教版八年級(下)Unit1的Reading部分“voluntary work”為例。教師可以通過追問分層去設置問題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如:“What is voluntary work? Where will you go to do these work ?What will you do to help the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How do you feel now? 在閱讀過程中,根據課文人物在志愿工作中的所見所聞, 讓學生們來講述對自己來說感受深刻的故事,既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掌握文章中心思想,還能夠對其獨立思考問題能力進行引導,從而使他們的思維以及學習能力都能夠得到提升。
3.課后反問。第三部分是在閱讀完之后,教師通過設置更有深意的問題引導學生去分析、評價文章中的觀點, 然后得到新的不一樣的觀點,形成和發展自己的思維品質,加深閱讀文化理解。比如牛津滬教版七年級(下)Unit5 Facts about water一課,老師通過復習鞏固單元知識點,安排一系列的聽說活動后,面對水資源的貧乏,對于學生提問,老師要進行引導,比方說對大家進行反問 “How to save the water?”,涉及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閱讀語篇的提高升華部分。
四、合作探究, 共同進步
學生在閱讀課堂的合作探究,打破了傳統的獨立思考、獨立完成任務等模式。在老師的任務安排下齊心協作,共同討論,達成共識,共同進步。
1.按學生具體學情分組。對于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方式、學習特點等方面情況,老師都需要提前進行了解。如此一來就可以將學生進行優劣互補,使他們在自己所在的小組中能夠盡到自己的職責,使不一樣的學生進行不一樣的角色扮演,分工明確,而且大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各司其職,有利于大家以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2.明確任務。老師進行合理的分組后,在提前設置問題布置布置給學生,引導他們去查閱相關資料以及背景知識。小組長可以根據組內學生的特點分派任務,帶領小組成員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讓學生通過小組的分工來互相學習,進行知識上的互相補充。最后通過組內組長進行總結,并在課堂上發言,讓學生進一步深入掌握篇章需要解決的問題。
3.共同學習,交流知識。在進行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生能夠一起進步,在對學習進行探索的過程中,知識得以交流,從而發掘更深層次的思想,在閱讀完課文之后,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新的環節來引導學生們去發現新的觀點和新的問題,這種鍛煉既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做閱讀問答的能力,又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在課程后期階段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比賽好勝心組織演講或辯論賽等,讓學生通過交流知識釋放靈感,提升拓展,共同進步。
五、課內課外閱讀篇章相結合
初中英語閱讀課堂,不再是只重學習能力的課程,還要注重英語核心素養的體現。而現有學生所學到的知識基本都來源于課本范圍,課堂供參考的書目也只有課本 ,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鍛煉學生對于閱讀課程的理解能力和技巧都遠遠不夠。因此,老師要制定閱讀計劃,要對課外閱讀進行相關補充。
1.線下紙質閱讀,推薦學生完成同等水平或相關主題的輔助閱讀,如學完牛津滬教版八年級(下)Unit 6 Pets課文后,筆者在Daily English 和BBC網站上找到兩篇相關閱讀題材打印給學生閱讀。這些題材與課文閱讀“寵物”題材相關聯,讓學生通過判斷思維,認知閱讀材料中人物觀點或者行為的對與錯,做出判斷,提升文化素養。
2.在線閱讀,隨著互聯網AI等人工智能時代到來,很多不可能都變得可能.如利用智能手機的移動學習,網絡社群學習經驗交流等教育輔助工具廣泛應用,為學生的獨立學習、發展創新能力和開闊視野提供了很好的條件。學生更容易享受到良好學習資源,許多學生都在薄荷英語、英語流利說、China Daily等學習網站上面打卡學習。老師也要推薦、引導學生參與這些學習,定篇閱讀。
通過網絡等多媒體閱讀平臺學習,讓學生能迎接各種新的機遇和挑戰,使他們的自學能力以及思維能力得到提升,為學生打開一扇跨文化語言知識之窗,開闊視野,大有裨益。這些年高考命題偏愛外媒中取材可以看出,檢驗學生英語學科素養的形式變得越來越新穎,只靠一本教材的閱讀學習,已經打造不出一個擁有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適應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結束語
目前,將核心素養引進到英語閱讀課堂的方式還在實踐中,教師通過靈活運用課堂閱讀的方法和策略來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將學生引入課堂,再通過“精讀泛讀”相結合來引導學生培養一種有效的閱讀方式,同時在閱讀課堂中巧妙設置一些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既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內容,又可以通過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來提升思維能力。再結合當下流行的合作探究學習,發揮每個學生的長處、進行優劣互補,從而讓學生可以經過交流而達到共同學習和進步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知識補充,讓課內外閱讀相結合,在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方面讓學生得到幫助,使他們的知識面能夠變得更為寬廣,培養了學生的文化品格。總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語言和學習能力還有思想品質跟文化意識的培養方面,老師可以針對性的利用上述的方式進行,找到一條適合學生提升核心素養的學習道路,為持續學習創造條件。
[ 參? 考? 文? 獻 ]
[1]課程改革深化背景下的核心素養體系構建[J]. 常珊珊,李家清.課程.教材.教法. 2015(09).
[2]培養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與學科核心素養的路徑研究[J].張洪強,孫文帥.中國農村教育.2019年06.期跨文化交.
[3]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 王薔.英語教師2015(16).
[4]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質內涵[J]. 程曉堂,趙思奇.課程.教材.教法. 2016(05).
[5]跨文化交際的哲學理解與外語教學中的文化傳授[J].劉利民.語言教育.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