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
摘 要:在當前日益成熟的教育體系下,小學生漢字書寫美觀已經成為了評判學生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不僅教師對學生的漢字書寫教育給予了較高程度的重視,家長也對其有了一定程度的認知,但是漢字書寫是否美觀最終的取決因素還在于學生,教師與家長只是起到一個引導者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對漢字書寫的正確認識。因此,本文通過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漢字書寫狀態進行分析和探索,對如何提高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進行了一定的研究。
關鍵詞:小學生漢字書寫現狀對策
引言:漢字是我國的國語,是我國繁榮不息的象征。漢字的學習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功課,是所有科目的根本。近些年來舉辦了很多關于漢字的比賽節目,追求字體優美不只是漢字愛好者的藝術追求,廣大群眾也認識到了這一點,不論是小學、中學,都意識到了書寫筆畫工整、字跡優美的漢字是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手段。
一、低年級小學生漢字書寫原因分析
(一)家長的過分“重視”,引發反面效果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之心,他們為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惜花費大量財力物力,在課下為孩子報名書法班,不考慮孩子的感受,一味的強加。殊不知這樣會使孩子產生叛逆心理,后果不堪設想。畢竟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孩子因為年齡偏小、想法過于簡單對社會認知性相對較弱,不能完全理解家長的做法,還需要兩者相互了解,共同進步。這樣過分的“重視”孩子,往往會產生不好的效果,對孩子的成長是及其不利的。
(二)課時安排不夠,無法達到強化鞏固的效果
俗話說的好抓住了課堂就等于抓住了成績,孩子在課堂上對知識的吸收往往決定了這個孩子的下限,而孩子的上限則取決于課節數。現如今學校每周只有一節書法課,根本無法讓孩子對這門課程提起興趣。每節課只有40分鐘,每周只有一節課,課上教師只能將漢字的結構、筆順跟孩子講清楚,無法帶領學生練習漢字書寫,無法讓孩子意識到其中的樂趣與真諦[1]。孩子由于年紀偏小,自制力較弱,出現貪玩和做小動作。老師還要管理與重視,一節課根本無法將知識全部傳入下去。
(三)家校的配合度不足,直接影響了漢字書寫的效果
家長和教師之間配合度不夠也是影響學生漢字書寫美觀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與家長之間往往有著較多的誤區,難以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這就造成了家長、教師對學生的漢字書寫情況都不認同的現象。家長常常認為學生漢字書寫是否美觀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好壞,并沒有對學生在課后起到一個監督督促的作用,對于學生漢字書寫狀況也沒有一個較高的認識,而教師又往往認為自身只是一個引導者,只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漢字書寫方法和技巧,對學生漢字書寫的美觀無法做到實時督促。這就導致學生對于漢字書寫美觀處于迷茫狀態,無從下手。無法領悟到漢字書寫美觀所獨有的魅力,進而逐漸對漢字書寫喪失學習興趣,使得自身的漢字書寫無法得到有效的進步,停留在一個丑陋的階段。
二、改善低年級小學生漢字書寫現狀的解決對策
(一)營造一個健康、積極地家庭氛圍
“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這是著名的心理專家郝濱老師說的。家庭教育包含了家長對孩子的呵護、期望、擔子。家長是孩子第一個啟蒙老師,家長對學習的重視程度往往決定了孩子對于學習的認知。作為父母應該起到領頭羊作用,以身作則,和孩子共同學習。試想一下,家長一邊告誡孩子不要沉迷于網絡游戲,而自己卻沉迷于網絡游戲,孩子是不會心甘情愿的去學習。只有家長和孩子共同學習,一起暢游知識的海洋[2]。孩子才會真正的重視起學習。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還需注意孩子的情緒問題,一個浮躁的學習情緒是無法取得進步的,家長應告誡孩子做事要穩重、沉著。“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漢字書寫美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對孩子的心態培養、漢字的規范性、美觀程度將得到大大的提高。
(二)建立一個優質、科學的教學環境
漢字作為我們的國字,它是中國的門面,有關部門需要積極地合理地運用有關權利,使漢字文化在教育部門、學校、教師中產生影響從而帶動學生們引起重視。現在流傳一句話叫做“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學習成績成為了衡量學生水平高低的唯一籌碼,使學校減少了對漢字質量的考察,有些學生寫的歪曲扭八,不能做到橫平豎直,不能理解其中含義,無法將中國文化發揚光大。因此學校層面需要重視起來。學校里還得注重老師質量,有些學校不重視書法課直接讓語文老師或者不夠專業的老師代課,或者直接去掉改成自習,這樣是不可取的,學校自己都不重視,學生們更不會重視。
(三)加強家校聯合,共同推進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要想孩子取得進步,最好的辦法就是家校聯合,孩子在學校里接受老師們傳授的知識和教導,回到家里家長和孩子一起把所學的知識一一總結一一鞏固,有些家長可能因為自身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也可以做到關心孩子的身體注意孩子的坐姿和拿筆姿勢,盡量讓孩子少走彎路[3]。孩子們從中收獲的不只是對漢字做到橫平豎直,還有放平心態、踏踏實實做事收獲更強的學習能力。只有這樣真正做到學校家庭兩頭抓,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
總結:孔老先生曾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好的學習習慣應從小培養,學習習慣一旦養成,會使學生終身受益。漢字是我們的財富,孩子的進步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共同努力,雙方只有做好及時溝通、相互理解。孩子最后取得的不僅僅是字跡規范美觀,還有心態的鍛煉、學習能力的完善。為以后孩子的學習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余蘆蘆. 小學低年級漢字筆順書寫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8.
[2]張秀麗.小學低年級漢字書寫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7(2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