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琴
有效教學,即通過教師在一種先進教學理念指導下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使學生獲得具體的進步或發展。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道路上,沒有邁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對他來說,這是一堂無效的課。無效的勞動是每個教師和學生都面臨的最大的潛在危險”。有效的教學是我們每個教育實踐者的不懈追求,現就“如何有效教學”從以下三點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大家知道,很多人對政治課存在著偏見,認為只要死記硬背就能得高分或者認為我們高中政治課枯燥乏味,在這樣的情況下,我不得不把激發學生興趣放在最重要的地位。首先就是對學生做到全情投入,只要自己熱愛自己所帶的課,學生才可能喜歡這門課,只要用自己的激情才能點燃學生的激情,同樣一個課件,如果你用富有激情的聲調和優美的風趣的語言,再加上你那豐富的肢體語言,你會發現學生的專注力會得到普遍提高,課堂會因你的魅力而變得更加有趣和有效;其次就是自身加強學習,每天堅持看新聞,課堂上盡力使用學生最感興趣的最關心的并且最新的時政材料來講解教材理論,開發課程資源,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讓他們感受到學習政治的樂趣以及對生活的幫助;還有就是利用一切機會主動找學生交流,了解學情,關注學生思想,關心學生生活,在與同學談心中指導學生的學法和考法,在批改作業的時候把我表揚和鼓勵都寫在作業本上,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有句話說,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工作總在說學生不愛學習,學習興趣不濃厚,其實有很大原因就在于我們作為教師缺乏很強的吸引力,缺乏教學的智慧,缺乏感情的投入。實現有效教學,并不是要減少投入,而是不要盲目投入,衡量教學投入絕不是單純看投入時間的多少,還要看心智、思維、情感投入的多少。我認為教師的時間、精力投入多而教學效益低,其弊不在投入本身,而在于師生的所有精力、時間、追求都用在了單純的知識傳授、死記硬背、機械訓練以及超越身心承受力的加班加點上,結果搞得老師和學生都身心俱疲,教學效果自然難以保證。
二、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在現行考評機制下,我們大多數老師一直采用的是老師一言堂,不管學生水平是否參差不齊,是否聽得進去,老師一門心思按自己準備的去講。即“講授—練習—考試”課堂模式。在這種模式里,學生永遠被動,因為這種“傳授型教學”的各個環節都是控制型的,這種型式內的教學改革就只能小修小補,比如講授得生動有趣、富于啟發性、貼近學生等等,但學生的被動地位始終沒有實質性變化。但是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老師采用“互動型教學”模式,即以對話為主要特征,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雙向和多向交流,教師和學生都是對話過程的參與者,知識是師生間交流互動的媒介,課堂模式變成“預習—交流—反饋”。這種教學型式使得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事情。當下,我國社會發展和人自身發展的要求反映到課堂教學上來,核心就是學生如何成為學習的主人,如何學會學習。這種大背景下的教學轉型遲早會進行,作為教師,我們理應前瞻性地、積極主動地推進。
生活中大部分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是有很多正確答案。所以,作為老師,交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懷疑和批判思維。要想培養學生的懷疑精神,老師首先就應該成為一個會思考敢懷疑敢批判的老師。我們應該希望學生提出問題能難倒我,那樣我的教學將會有動力,也是有趣的。《學記》里就有教學相長,既然這樣,作為老師首先要讓學生敢于表達,敢于說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從學生課堂的回答問題開始。
三、加強團結協作,形成文綜合力
非洲有一句格言:如果你想走得快,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得遠,就大家一起走。我們中國也有句諺語:眾人拾柴火焰高。現在的教學過程中需要處理的信息越來越多,比如高考考綱的分析,高考真題、新課標、新教材的學習和適應,再加上學情的變化,要處理好這么多的問題,教師個人精力和資源都極為有限。充分發揮備課組優勢、加強團隊合作就特別重要。可以說,沒有備課組,就沒有年級單科質量的提升,沒有教研組活動,就很難做到質量立校。我們政治教研組是一個具有極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的學習型教研組,在張振興老師的帶領下齊心協力,集體備課、合作研究、資源共享、課程開發、課題研究開展得有聲有色,組員們的學習意識、聽課意識、競賽意識、研究意識大為增強,而且,我們政治組的老師也在用實際行動踐行著“當老師就一定要當好班主任”的一種共識,今年來,老師們克服困難、服務大局、不怕辛勞,基本上都擔任了學生管理方面的工作。
現在的高考政治是和歷史、地理在同一張試卷上,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加強教研組內合作,到了高三還要處理好文綜組內部三個學科之間的關系,加強文綜三科之間的合作。上屆高三政史地三位教師,始終凝聚一種精神,說話一個聲音。地理關學峰老師老當益壯,長期擔任地理教研組長,對教學教研總有獨到見解,歷史秦克峰老師溫文爾雅,長期擔任歷史教研組長,勤于思考,在教育、教學、教研及命題方面均有突出特點,我們三個組員的敬業精神和良好的人際關系使文綜組三個學科始終是一個團結、和諧、有強大戰斗力的團隊。文綜內容多,但我們在教學和備考的過程中不占用學生課余時間,始終盯著年級組制定的工作目標,把學科教學放在整體中考慮,給其他學科學習贏得寶貴時間。這樣得到年級組、文科班主任與其他學科老師的理解與支持。
總之,有效教學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要真正達到教學的有效境界,還有無數個“結”等待著我們去解。我參加工作快十年,帶了5屆高三,積累了一點經驗,但這些經驗和習慣也會變成枷鎖束縛進步和想象力。這提高教學實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需要我們一起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并持之以恒地貫穿于課堂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