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加瑞
摘 要:語文是高中教學中最重要的基礎學科之一,其中古詩詞的教學已經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但在當今的高中古詩詞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改善。本文結合自身相關教學經驗,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進行相關探討。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
前言: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而古詩詞蘊含中華文化的精髓,其在語文教學中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中生年齡階段,已經具有較為成熟的學習和理解能力,學生針對知識有自身各自不同的見解和想法,其有能力更深層次的理解古詩詞的內涵。但我國受到長期的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高中生每日都在不斷的死記硬背,變成了學習的機器。因此,提升我國語文古詩詞教學水平已經迫在眉睫。
1.增強想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諸多的古詩詞都通過押韻的形式,豐滿的詞語來表現出詩人創作的情感和古詩詞的時代背景。而諸多教師從不引導學生分析歷史背景,如此,只是講解古詩詞的表面內容,很容易導致古詩詞中所渲染的情懷、情感無法呈現出來。
古詩詞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寶藏,其不僅可以引領中華兒女去了解歷史,還可以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1]。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有充分的認識,在這過程中,應該盡可能的應用更加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演講類比賽或者是朗讀活動,還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經典的閱讀古詩詞,并給予其預留充足的閱讀時間,也可以推薦一些相關的影視劇來引導學生進行欣賞,從而促使學生對語文古詩詞學習產生興趣,從而積極的參與到古詩詞的教學活動中。
2.推薦學生看一些推廣古詩詞文化的節目
當今的高中生學習任務特別繁重,不難發現在諸多的高中校園中的歷史教師會讓學生背誦整篇課文,然后將其中教師所謂的“必考”內容進行重點的背誦,而古詩詞相關的時代背景中必考的內容也是要求學生進行背誦,這樣功利性的教學模式,無法提升學生的素質,與我國素質教育精神相悖[2]。近些年來,我國對古詩詞的學習已經非常重視,在電視節目中就有專門針對于古詩詞的欄目,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觀看這一類的節目,繼而提升學生對古詩詞的喜愛。例如,在某電視臺就有這么一檔節目叫做《中華好詩詞》,其已經播出了多年,并且在社會中廣泛的挖掘出對于古詩詞熱愛的一些普通人,將其打造成古詩詞文化傳播的明星,進而為人們學習古詩詞樹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時觀看這個節目還可以促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中的美。
3.誦讀需要長期的堅持
古詩詞在我國文化中擁有非常獨特的特色,其具有非常優美的表述方式,結構簡單押韻,是一種特殊的存在形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盡可能多的閱讀古詩詞,可以培養學生更深層次理解其中的內涵,并感受到文章中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在傳統的古詩詞教學中,就沒有辦法培養學生的思維,也無法引導學生更深層次的感受古詩詞中的內涵[3]。因為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給學生的思維圈在了一個小范圍之中,致使學生認為會背誦古詩詞就已經等于學會了古詩詞。再者這樣的學習方式泯滅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實現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意義。因此,在引導學生誦讀古詩詞過程中,也并非讓學生去背誦和記憶古詩詞,而是為了引導學生將誦讀古詩詞形成一種習慣,并可以持之以恒。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每天的語文課前五分鐘,進行集體的誦讀,也可以將課余時間自己的誦讀錄音發送到班級的微信群之中,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和欣賞、對比,從而提升班級整體效果。
4.提高教師自身的文學修養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素質、表現、言行舉止對于學生來講都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如果教師對于古詩詞有較深入的研究,以及教師有較為深厚的修養,就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學生就會有樣學樣的對教師進行模仿。教師只有具備較高的語文素養、修養才可以將高中語文古詩詞之中的內涵,以及更深層次的內容講解出來,也可以引導學生能夠清晰、明確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擁有良好的素養,也可以以個人的魅力來感染學生,促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如此,就要求在高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來豐富自身的知識素養,從而為學生提供內容更加豐富的語文古詩詞教學內容,避免傳統的照本宣科的教學,基于此,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熱情。
總結:綜上所述,在高中生階段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不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重點在于促使學生可以在古詩詞學習過程中擁有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認知,并有效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古詩詞誦讀、學習習慣,最終實現良好的語文素養。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的作用遠遠高于其他語文知識的教學作用,但也不能僅僅憑借教師講,學生背誦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要求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合作,實現古詩詞的創新教學,并要共同長期的不懈堅持。
參考文獻
[1]弓智勇.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探微[J].漢字文化,2018(14):76-77.
[2]楊海蘭.高中古詩詞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學周刊,2018(15):54-55.
[3]仲發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53-54.
[4]李曉云.提升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3):250.
[5]張玉芳.中職語文開展古詩詞教學的有效性分析[J].教師,2014,(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