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賢
摘 要:距離高考只有50天了,我向全體同學提出了“抓好增分點、該拿一定拿”的復習建議,力求沖刺階段的三個“扎實、高效”。
關鍵詞:高考英語;50天沖刺
百日誓師的錚錚誓言還在耳邊回蕩,一晃眼距離高考就只剩下50天了,這50天時間是漲分最快的時候,抓好這個階段的強化訓練將大大提高復習效率,提升高考成績。為此,我向全體同學提出了“抓好增分點、該拿一定拿”的復習建議,力求沖刺階段的復習過程“扎實、高效”。
一、鞏固基礎,強化主干知識回顧提升
今年四月初“市二聯”考試后,很多學生抱怨大部分題是“一看就會做,一做卻做錯”,其根本原因在于有相當多的同學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熟練,還沒有達到靈活運用的程度,因此,在考試中分不清考點與干擾項,丟掉了本來應該得到的分數。為了避免上述情況在高考中出現,在最后五十天沖刺階段,我要求學生回歸基礎,反復復習高考考綱中要求掌握的詞匯、短語、句子結構、語法要點等,務必做到諳熟于心、隨手拈來。
1.“市二聯”考試后,我認真做了試卷分析,發現很多同學對動詞的時態語態、非謂語動詞、主從復合句“三大語法”把握不牢,錯誤率高;對常考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認識不夠,總是張冠李戴。我立即指導學生在短時間內做一次知識大盤查,弄清自己有哪些詞、短語、固定用法和句型還沒有掌握好,有哪些基礎知識、基本語法還沒有完全弄清楚,然后該記的要記、該背的要背。在背、記的過程中,我引導他們注意知識之間的連貫性,學會縱向、橫向比較,學會歸納總結,學會梳辮子,讓知識形成一個互有關聯的體系。在詞匯復習時,我強調不應只是“觀其形”,而應“眼看、心想、口誦、手寫”,不同的語言環境,一詞多義現象錯綜復雜,詞性轉換現象千變萬化,稍有不慎我們的學生就會掉入陷阱,做出錯誤選擇。所以,詞匯復習時我們必須做到“眼前一棵樹,心中一片林”。如復習as時,我們應該想到:作介詞時,它與like的區別;作連詞時,它引導的不同的狀語從句之間的區別。如果每遇到一個單詞或詞組,學生都能總結歸納,同時用例句和以前的錯題進行復習和鞏固,那么埋藏在腦海深處的諸多知識就能激活,從而達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的目的。
2.在指導學生鞏固基礎、“查漏補缺”的同時,我針對學生在完形填空、語法填空、短文改錯等方面的不足作了一些基礎知識的整理和歸納,并印發給他們。現已整理出“一周拿下高考常考的詞性轉換詞”、“高考英語聽力必備場景詞匯精選”、“高考英語完形填空核心單詞及短語大匯總”、“非謂語動詞歸類”等。此外,對于基礎知識題我們要少講多練,精講精練。力求做到習題講評過程中“三講三不講”,即講清重點、難點、疑點;學生會的不講、學生能自己解決的不講、估計講了也不能理解的則不講。始終把學生能力的發展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要以提升學生聽讀寫能力為中心,以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為核心。
二、題型整合,提高學生綜合解題技巧
“市二聯”考試中,我們很多學生由于缺少必要的解題指導,在許多題上失分嚴重,尤其是語法填空61至70題,得分率很低。這主要是由于我們的復習工作滯后造成的,聯考時我們才剛剛完成第一輪復習,還沒來得及對學生進行專題指導。在最后50天的復習中,我們希望通過題型整合和綜合訓練,使學生的詞匯量得以鞏固和擴大,使學生的聽讀寫能力和應試技巧得以提升,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對自己充滿信心。
1.針對高考中的不同題型進行題型整合。“二聯”后,在進行專題訓練的同時,我開始了題型整合,但不是小題訓練。我覺得小題訓練應該與綜合訓練配套進行。現階段我只是對知識有相通性的題型進行整合。如:語法填空與短文改錯一般以考查語法居多,在學生完成語法填空訓練之后,我們可以就同一篇文章自己設計一些錯誤點讓學生去改。又如:完形填空與短文改錯,閱讀理解與七選五等,題型整合方式很多,只要我們用心選題編題,完全可以高效利用有限資料。到了5月份,我們可以拓寬整合內容,自組小題訓練,讓學生在課堂內限時完成。
2.守住“閱讀”,促進綜合能力提升。從“二聯”分析中,我發現班上閱讀理解得30分以上的只有幾個人。而且,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不是找不到相關的信息點,而是找到了卻無法理解較為復雜的句子結構;或者沒有把信息點與選項進行仔細比較而造成誤選。在后階段的復習過程中,我們要把“閱讀”能力的訓練放在重要的位置,有目的地篩選閱讀材料,進行限時訓練,培養緊張思維。閱讀訓練過程中要把握好量與質的關系;要融入閱讀策略與解題策略的指導,提高訓練的有效性;要充分認識大量有效的閱讀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上的作用;要精選閱讀語篇中的長句,并教會學生如何理解長句,提高學生的解析能力。
三、培養自信,最終提高學生應試能力
每周星期一我都會問學生同一個問題:“最近你睡得著嗎?”以前他們都是異口同聲地說:“睡得著!”但是從4月份開始,大聲回答的人越來越少。可見我們有一部分學生由于緊張已經出現失眠現象。尤其是“市二聯”后,有的學生成績不理想,心理負擔重,壓力大,信心不足。那么后階段的心理輔導尤其重要。美國一位心理學家認為“人有一種慣性,心里想我要怎么樣,行為就會有那樣的傾向。”也就是說,自己覺得痛苦便會痛苦,覺得快樂就會快樂。對于學習也同樣如此。因此,我號召大家每天愉快學習,培養自信。其實,扎實的基礎知識是提升語言能力的保證,也是良好心態的保證,所謂“手中有糧,心理不慌”。前階段,我們抓好了基礎,后階段就要關注應試心理。我時常告誡學生要把平時考試當作高考,把高考當作平時考試來看待。只有把平時考試當作高考看待,經過多次反復訓練,考生走進考場時才不會怯場,才會以平常心態去對待高考,才能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才會取得高考的最終勝利。
個人教學拙見,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高考英語考試大綱》
[2]《名師導學高考二輪總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