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兆
摘 要:教育事業的發展促使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面臨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城鄉結合部作為農村屬性、城市屬性兼備的特殊地域,無論是在社會形態方面還是教育教學方面都與城市、農村呈現出不同的差異,這就使得城鄉結合部小學的德育教育工作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诖耍青l結合部小學應正視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當前德育工作開展存在的影響,通過實施科學措施實現城鄉結合部小學德育工作創新,本文針對城鄉結合部小學德育工作創新及其案例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具備參考價值。
關鍵詞:德育工作;城鄉結合部;案例;創新;小學
自素質教育理念提出后,德育教育工作深受教師和學校的重視,各個學校都在為深入滲透德育教育而不斷努力,盡管從整體角度而言,我國德育教育工作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是部分地區的德育教育工作仍未完全落實,理念與手段的滯后導致其德育教育較為滯后。針對城鄉集合部而言,其地域形態的特殊性導致城鄉結合部的社會環境較為復雜,所以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仍受到一定的限制。基于此,要想轉變這一局面,需要認清當前城鄉結合部小學德育教育現狀,深入分析其存在問題與困難,以此為基礎制定有效措施實現對小學德育教學的改革,進而讓學生接受良好的德育教育。
一、城鄉結合部分析
城鄉結合部是在我國城市化進程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殊性地區,其地區中不僅具備諸多城市屬性,還混合多種農村屬性。在此地域中,農村居民與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在一起,并且本地住宅人口與外地流動人口呈現出一定比例,使得不同生活方式、文化價值、道德素質的人群集中在一起,形成一定的反差。而城鄉結合部在此背景下,其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面臨著諸多的挑戰。例如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這里的學生無法像城市學生一樣擁有著廣闊的視野,家庭條件、學習環境、知識儲備等方面存一定的限制[1]。并且該地區學生也無法像農村學生一樣樸實無華。學生的實際發展、成長過程呈現出多元化、復雜性以及分層次的特點,所以城鄉結合部小學德育教育工作受到很大限制。
二、城鄉結合部特殊地域對學生的影響
1.社會氛圍的影響
城鄉結合部人口整體呈現出流動性的狀態,并具備隱蔽性、復雜性等特點,所以大部分城鄉結合部中都會有一些傳銷組織、不正規美容美發場所、不正規網吧、麻將館、游戲廳等設施,對城鄉結合部的治安造成嚴重的影響。而恰巧,有部分學生會受到這種社會不良氛圍的影響而產生一些負面心理,這對學校開展高質量的德育教育工作產生嚴重的影響[2]。
2.人口流動影響
城鄉結合部人口流動基數較大,部分家庭因為長期的流動與遷徙,導致家長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學習環境[3]。久而久之,學生學習基礎逐漸變得薄弱,造成學生對學習產生反感情緒,導致學生心理素質、自信心以及意志力等方面較差,甚至會讓學生在長期的流動中產生心理逆反,進而造成思想行為偏差?;诖耍瑢W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會受到很大的限制,學生對德育教育嗤之以鼻,無法有效矯正學生的心理。
3.家庭因素影響
①單親家庭因素影響
近幾年,外來人員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部分家庭出現矛盾激化情況,導致離婚現象愈發嚴重。而這種家庭的變故極易對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極易導致學生心理偏激,甚至在思想方面發生扭曲。在此背景下,學生會變得厭學、敵視社會等[4]。
②錯誤管理方式
因為忙于生計,所以城鄉結合部部分居民生活狀態基本上是早出晚歸,而在閑暇之時則是與親朋好友喝酒打牌,對于學生的學習則顯得沒有過多的重視,沒有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此外,還有部分學生家長過于溺愛自己的孩子,導致子女依賴心理較為嚴重,形成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品格,自身感恩意識、自控自立能力相對較差[5]。甚至有部分學生家長選擇外出打工,而將孩子寄養在親戚朋友家。這就導致學生缺乏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進而導致學生廢棄學業,沉迷于網吧、酒吧等場所,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有著嚴重的阻礙。
③家庭與學校配合不到位
部分學生家長忙于事業,忽略學生的學業,并且與學校的溝通交流較差,缺少與學校一同撫育孩子的意識。認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就可以,教師和學校就可以非常好的教育作用。其實不然,盡管教師和學校是學生學習、接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學生道德素養與人格品質的形成也與學校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是父母的教育至關重要,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師,家長的輔導教育對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6]。但是部分家長顯然沒有認識到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當學生在學校出現問題時,學校甚至無法聯系到學生的家長,或者是部分家長對學生的事情置若罔聞,導致學生形成負面心理,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學習。
三、城鄉結合部小學德育工作開展面臨的問題
1.創新意識匱乏
盡管現階段小學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已經取得顯著成效,但部分小學仍將德育教育工作停留在表面形式,未將德育教育工作完全落實。相較于其它教學內容,德育教育具備一定的獨立性,教師需要教師站在整體角度,結合實際情況為學生構建科學、穩定的教育系統。但是在實際教育中,部分教師對德育教育仍存在一定的認知偏差,在教育過程中仍側重使用理論性內容進行教學,導致德育教育缺乏創新性,目的性也不夠明確[7]。例如部分學校針對德育教育的開展,側重于表面形式的體現,卻對德育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不重視。而這就是因為傳統教育理念的局限,沒有認識到創新的重要性。
2.傳統教育理念的限制
現階段城鄉結合部部分教師尚未從傳統教育理念中脫離出來,仍側重于理論知識傳授。并且大部分教師仍認為,學生的文化課程最為重要,并且大部分教師也會從文化課程方面進行學生文化素養的評價。在當前小學教育教學中,小學生學習任務逐漸加重,教師會為學生布置大量的課后作業,而學生在閑暇之際只能選擇做作業,或者是上補習班,針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產生嚴重的影響[8]。即便教師開展德育教育工作,但是仍未完全滲透于學生的學習之中,學生也無法深刻體會德育教育所帶來的好處,使得德育教育實際作用與價值無法充分體現出來。
3.缺少指導與實踐
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已經讓人們意識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盡管德育教育已經被廣泛弘揚,但是由于德育教育的特殊性,所以部分教師在實際教育中很難找到有效的實踐指導,部分教師也無法明確發掘學生的認知特點,不知采用何種教學措施能提升德育教育效果[9]。部分教師只是在德育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缺乏對相關實踐的融入。針對德育教育而言,其學科性質中存在學生個人性格關系。如若德育教育缺乏創新,致使采用一種灌輸式、機械的教學方式,無法充分發揮出德育教育的價值,對學生人格品質、道德素質的形成產生影響。
四、城鄉結合部開展高效小學德育教育工作措施
1.提高德育教育認知度
針對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學校應提高對其重視度,以學生思想狀況為基礎,通過開展相應的德育教育活動,將德育教育融入相應的趣味性活動之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升華自身的道德素質。而學校要想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開展效果,可以基于實際情況組建專業德育小組,強化德育教育主題工作,實現德育教育在城鄉結合部小學中的有效滲透。
例如針對城鄉結合部學生之前缺乏交流、存在隔閡的現象,學??梢越M織開展“友情助我成長”實踐活動[10]。在活動期間,鼓勵學生相互幫助、相互促進。而在實際教育過程中,也不斷涌現出同學相互幫助的事跡。如在某天放學期間,突降大雨,部分學生未攜帶傘具而被困于學校。而帶雨傘的學生則主動詢問未攜帶傘具的學生是否需要幫助,并將同學送回家。通過此活動的開展,可以讓學生之間存在的隔閡得到消除,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而針對部分學生缺乏自信心的情況,教師可以定期開展文藝匯演、班會等活動,引導學生毛遂自薦的方式參加活動,讓學生在體會學生之間相互協助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再或者部分學生存在不愛護花草的現象,學??梢越M織開展“花草人認養”的活動,讓學生自主組建相應的認養小組,讓學生認養一種或多種植物,然后教師需要將學生認養的植物進行標記。接著引導學生通過查閱資料、父母請教、上網查找等方式掌握關于植物種植的知識與技能,最后進行植物生長情況評比,并未學生與認養植物進行合影,以此實現德育教育效果的體現。
2.注重家校聯動教育
針對上述存在父母缺乏對學生學習情況關注的情況,學校需要以實際情況為基礎,主動與學生家長進行互動交流,引導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讓學生家長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可以基于對微信、QQ等軟件的應用,構建家長與學?;訙贤ǖ钠脚_。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主動告知學生的家長。并以此為基礎,教師可以為學生制定相應學習計劃,讓學生家長起到監督監管的作用,以此讓學生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蛘呤墙處熆梢詫W生之間存在的共性問題在平臺中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互動交流,共同探討針對這種情況應如何有效解決,以此幫助學生進行全方位發展。此外,學校需要引導學生家長選擇科學、合適的方式教育孩子。由于部分學生家長文化程度不高,所以針對學生的教育指導工作缺乏合理性[11]。針對這種情況,學校需要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诖耍瑢W校可以定期開展家長培訓班、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來提升家長的教育指導能力,進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圍。
3.教學理念與方式的創新
針對德育教育理論知識的教育,學校需要注重對其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的創新,通過對新型教育模式的應用讓學生對德育教育充滿吸引力,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德育理論知識儲備。例如教學《大自然謝謝您》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學生構建生動、趣味的教學課堂。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期間播放關于大自然的影像資料,讓學生感受大自然之美。然后為學生講解大自然為人類做出的貢獻以及播放人類破壞大自然的影像資料。以此讓學生形成保護大自然的意識,發展學生道德綜合素質[12]。
4.優化校園及其周邊環境
校園文化具備激勵、凝聚和導向功能,所以學校需要重視對校園環境的優化,可以通過對板報、文化長廊、校報、廣播等方式呈現出城鄉結合部學校獨有的校園文化,以此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氛圍下接受高質量的德育教育。與此同時,學校需要積極聯動當地公安部門,對學校周圍的不正規的網吧、游戲廳等場所進行整治,禁止未成年人進入,以此避免社會不良風氣對學生道德綜合素質的養成產生影響。
結束語
德育教育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對學生良好綜合素質的培養,而是需要經過一段漫長、復雜的過程,教師、學校秉承著持之以恒的原則來不斷強化學生的道德綜合素質。所以,城鄉結合部小學要想提升發展學生的道德素質,需首先明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針對現階段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面臨的困難與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進而總結出科學合理措施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建軍.城鄉結合部小學實施勞動教育的研究——以廣州市白云區大朗小學為案例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10).
[2]姬建新;高磊;.城鄉結合部小學生價值觀發展狀況成因及教育對策的新蹊徑[C]// 2018年“教育教學創新研究”高峰論壇.0.
[3]陳英紅.緊扣教育主體培育合格公民——城鄉結合部學校開展德育工作新思路[J].教師,2017(14):14-14.
[4]陳葉青.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學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5(21).
[5]蘇文森,梁沛杏,許麗君.樹型德育:城鄉結合部學校德育的一種新模式[J].中小學德育,2013(1):40-42.
[6]江燕清.淺議在思品課上加強城鄉結合部中學生的法制與德育教育[J].中華少年,2017:10.
[7]黃惠儀,鄭凡.德育需“得寸進尺”--關于城鄉結合部學校德育生活化推進策略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6).
[8]李俊偉,李俊偉,賀勝軍,et al.育得芳菲滿桃林——寧鄉市桃林橋中學德育工作掠影[J].湖南教育(C版),2017(8):16-17.
[9]王小平.悟真諦·聚眾力·拓新路·修正道——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創新與實踐思考[J].師資建設,2014(3):35-38.
[10]羅金蘭.網絡環境下創新小學德育工作的方法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7):130-131.
[11]卓瑪.創新德育工作 放飛美麗童心——淺談小學高年級德育的有關策略[J].教師,2015(33):16-16.
[12]楊旺紅.創新思路 求真務實——做好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思考[J].甘肅教育,2016(9):23-23.
(作者單位:廣西南寧市良慶區良慶鎮壇澤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