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宇 王永克 苗保朝
設施草莓栽培與休閑農業結合是駐馬店市現代農業的一種安全、優質、高效的栽培模式。目前,駐馬店市越冬茬草莓多層覆蓋栽培面積為0.08萬hm2,上市期在上年12月上中旬至翌年5月中下旬,供應期為150~180 d,每667 m2產草莓1500~2000 kg,平均售價12~16元/kg,每667 m2產值2萬~3萬元。在城市近鄰,以休閑采摘為主的草莓生產基地,草莓售價高達60元/kg,每667 m2產值3萬~5萬元,是駐馬店市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典范。
一、培育壯苗
(一)選擇苗床
苗床應選擇地勢平坦、灌排方便、土質疏松肥沃、無菌源的田塊,老草莓地、菜園地不宜作育苗地。育苗地要早翻曬、早培肥,增強地力,要嚴格進行土壤消毒,殺滅地下害蟲。
(二)假植育苗
首先選用長勢強、各花序結果正常、果實大小整齊、畸形果少、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的植株作母本,4月把母株移栽到繁育田,培育子苗。每667 m2栽植500~600株,株距50~60 cm,行距150 cm。同時要認真做好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排水、抗旱等工作。在6月中下旬采苗假植,使子苗生長均勻健壯,假植苗選擇有2~3片展開葉,須根健壯的匍匐莖苗,株距12~14 cm,行距14~16 cm。
(三)促控結合
由假植苗培育成栽培用苗的總目標是:既要提早花芽分化,促早結果,又要使秧苗生長旺盛,實現高產。重點是氮肥施用前促后控,從假植至8月上旬,可視苗情追施尿素1~2次,每667 m2施肥8~10 kg。8月中旬至移栽前要控制氮肥施用,同時進行斷根和遮光處理。遮光處理一般在苗齡4~5片葉時用遮陽網或黑色塑料膜覆蓋苗床,其高度為1~1.5 m。
(四)噴施赤霉素
噴施赤霉素要根據匍匐莖苗的發生數量而定,一般情況下噴施1~2次,第1次在7月上中旬,每667 m2噴施赤霉素100 mg/kg,隔7~10 d噴施第2次,每667 m2噴施赤霉素50 mg/kg。
(五)壯苗標準
壯苗標準為植株矮化,4~6片綠葉,葉柄短而粗,根系發達,白根多,根莖粗1 cm以上,地下部分與地上部分對稱,單株鮮質量30 g左右,無病蟲害。
二、適時移栽
(一)土壤處理
清理田間雜草,撒施辛硫磷顆粒劑3~4 kg/667 m2消滅地下害蟲,撒施淡紫擬青霉可濕性粉劑 200~250 g/667 m2殺死根結線蟲。
(二)施足基肥
每667 m2施生物菌肥150~
200 kg,有機肥800~1000 kg,氮、磷、鉀質量分數各為15%的三元素復合肥50 kg,磷酸二銨30 kg。
(三)精細做畦
拱棚的跨度一般為6 m,高2.8 m,長度以地勢而定,一般為100~150 m。每個棚一般可做6畦,畦底寬90 cm,畦高35~40 cm,畦面寬60 cm,排灌方便,有利于地膜覆蓋和坐果。
(四)適時定植
豫南地區的適宜定植時間為8月下旬至9月上旬,株距15~16 cm,行距30~35 cm,三角形定植,每667 m2定植8000~10 000株。栽苗時應注意使花序延伸方向朝外,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宜。定植前1天苗床要澆透水,栽后馬上澆定植水,每株300~500 mL,緩苗期不追肥、少澆水,成活后每667 m2追施10 kg硫酸鉀復合肥,以利花芽的分化。
(五)鋪設微噴水帶
草莓定植后及時在行間鋪設微噴水帶,前期可以起到噴水降溫的作用,覆蓋地膜時,因水帶在草莓栽培畦的上部,又被覆蓋于膜下。因此,冬季又具有節水及降低棚內空氣濕度的效果,是生產無公害草莓的一項重要措施。
(六)覆蓋地膜
10月上中旬隨著氣溫的下降,地溫也開始下降,此時可選擇幅寬70 cm、厚0.01~0.03 mm的黑色地膜覆蓋,每幅蓋1行,1畦用2幅,中間部分重疊,蓋膜時,在膜上面打孔,將草莓苗掏出,根部用土壓嚴,以利保持土壤水分。
三、棚室管理
(一)適時扣棚
夜間溫度低于5 ℃時,不利于草莓正常生長,需要進行扣棚。豫南地區一般在10月下旬進行,蓋棚后要掌握好棚內溫度。蓋棚初期白天控制在30 ℃左右,夜間控制在10 ℃以上,直到開花前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25 ℃,最高不超過30 ℃。果實膨大期間和成熟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25 ℃,夜間控制在5 ℃以上,超過25 ℃草莓果會成熟加快、果實變小。在調控溫度的同時,也要嚴格控制濕度,經常注意通風、降濕、換氣,棚內濕度控制在50%~60%,超過80%會影響花芽分化,也有利于白粉病的蔓延。豫南地區一般在12月上中旬增加二道幕,元旦前后,要使用小拱棚,即形成地膜、小拱棚、二道幕、采光膜四層覆蓋,在外界氣溫-6 ℃~-8 ℃的情況下,草莓在這里可以安全越冬并正常開花結果。
(二)放蜂傳粉
放蜂傳粉是防止畸形果的有效措施。在草莓開花前3~4 d,把蜂箱放在暖棚內,按1株草莓1只蜜峰的比例放養,蜂箱放置在棚內光照好的地方,離地面15 cm高處,蜂箱出入口朝著陽光射入的方向,放置時間宜在早晨或黃昏。放蜂后棚溫宜保持在20~23 ℃,與蜜峰生活習性相適應,遇連陰天要做好通風換氣工作,降低濕度,促使蜜峰采蜜,放蜂期間不能噴施任何農藥。
(三)噴施赤霉素
選擇晴朗高溫天氣噴施赤霉素。第1次在60%左右的花蕾或花苞出現時噴施10 mg/kg的赤霉素;第2次在第1次噴施后5~7 d,施用5 mg/kg的赤霉素,每棵噴5 mL藥液,以利于坐果。
四、適時采收
第1茬草莓果在11月中下旬開始采收,至翌年的3月中下旬結束;第2茬果始采于4月中下旬,結束于5月下旬。采摘時8~9成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