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摘 要:在傳統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只是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卻很少以問題為導向,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通過解決生物問題來獲取生物知識,導致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初中生物教學的教學效果一直難以提升。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為了改變這種教學現象,教師對初中生物教學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問題教學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在提高學生求知欲望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自身教學經驗為例,對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一番闡述和說明。
關鍵字:問題教學法;初中生物;導入新課;創設情境;組織活動
引言: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問題教學法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了初中生物教學當中,它可以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行為特征,并采用問題教學法對學生進行生物教學,以達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效率的教學目標。
一、導入新課
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通過設置問題對學生進行新課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新知識探索的欲望,并讓學生快速地進入學習狀態。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之時,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精心為學生設計導入新課的問題,以此對學生進行引導,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產生對生物新知識探索的欲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例如,以“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和無機鹽”為例,為了讓學生能夠說出植物需要水的原因,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養過花呢?你們在養花的過程中,經常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呢?給花澆水對不對?那么,你們有沒有思考過,我們為什么需要給花澆水呢?水在花的體內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是不是你說花需要水它就需要了呢?”并讓學生展開了聯想,對上述問題進行了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我為學生出示了幾張植物的圖片,并對學生說道:“同學們,這些綠色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需要什么呢?也是水對不對?那么,為什么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呢?植物生長除了需要水之外,還需要別的物質嗎?如果需要,那么,這些物質在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有什么作用呢?現在,就讓我們走進《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和無機鹽》,共同學習一下吧。”這樣,教師借助問題,為學生導入了新課,不僅使學生產生了對生物新知識探索的欲望,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創設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許多學生都認為生物知識的學習比較困難,他們對于教師在課堂上講述的知識理解較淺,并不能深入消化,如此長期進行下去,將會打擊學生對生物知識學習和探究的信心。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能力基礎,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可以降低學生學習的壓力,還可以激發學生對生物新知識探究的興趣。
例如,以《血液和血型》為例,為了讓學生能夠說出血液的組成和功能,并了解輸血的意義及失血對人體的影響,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做過血常規檢驗呢?那么,你們注意過血常規檢查時有哪些項目嗎?你們能根據這些項目的數據判斷病人的患病情況嗎?”并為學生出示了一張化驗單,讓學生對病人的病情進行了判斷。為了讓學生能夠判斷出病人的病情,我指導學生閱讀了正常成年人血細胞的數量,并解讀了教材上的血常規檢查表。然后,我讓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相互之間進行了交流討論,對病人的病情進行了猜測。在學生猜測結束之后,我對學生的猜測進行了指導,并為學生指出了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讓學生進行改正。之后,在為學生講述與血型有關的知識時,我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同學們,你們在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見過輸血的場景呢?醫生在為病人進行輸血時,有沒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并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討論。在此基礎上,我為學生講述了與血型有關的知識,使學生了解了輸血的意義及失血對人體的影響,并掌握了ABO的血型類型。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創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不僅降低了學生學習的壓力,還激發了學生對生物新知識探究的興趣。
三、組織活動
當今社會,教師在進行生物教學時,已經逐漸意識到教學活動在生物教學中的重要性。通過組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現疑問并解決疑問,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識。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為學生組織相關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生物問題,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構建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識體系,還可以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能力。
例如,以《食品保存》為例,為了讓學生能夠說出食品腐敗的原因,并能夠運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食物,在講述教材內容時,我先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食物為什么要進行保存呢?是什么原因引起食物變質的呢?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防止食物腐敗嗎?”并讓學生相互之間進行了交流討論。在此基礎上,我組織學生進行了“探究防止食物腐敗的方法”的實驗活動:我先將學生分為了5組,并讓每組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相互之間進行了交流討論,設計了實驗方案。然后,我讓各個小組按照本組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我讓學生比較了肉湯的顏色、渾濁程度、氣味等,并讓各個小組的學生根據觀察進行了討論與總結。在學生實驗結束之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通過實驗,你能總結出保存食品的方法嗎?并說明理由。”在此基礎上,我結合教材內容,為學生講解了與食品保存有關的知識,使學生了解了食品腐敗的原因,并學會了運用適當的方法保存食物。這樣,教師通過為學生組織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了生物問題,不僅使學生構建了更加全面的生物知識體系,還提高了學生的生物學習能力。
結束語:
總而言之,問題教學法是十分適合初中生物教學的,它可以提高學生掌握生物知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初中生物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并積極探索各種能夠促進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策略,以此構建高效率的初中生物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田洪彬.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2]王玉強. 問題教學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課程資源,2017(4):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