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
摘 要:如今多媒體教學不斷普及,高校已經成為了多媒體教學的涉及范圍。多媒體教學資源在高校教學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為例,進行共享機制與系統研究的探討,希望可以促進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建設。
關鍵詞:高校;多媒體資源共享
一、高校的多媒體教學資源
高校多媒體的教學資源主要包括素材,教案,課件,網絡課程和專題網站五類,其中素材是傳播教學的基本組成,它包括圖像、音頻等。其次教案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而設計的課程教學方案,而課件是教師根據課程需要,并且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知識點和課本內容進行歸類,來形成完整的教學課件。網絡課程就是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的總和,用來完善學習內容,專題網站是圍繞某一知識點或某一課程等有密切關系的專題網站,對社會開放。
二、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的優勢
(一)直觀性。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能突破知識局限,多種資源的整合可以幫助用戶從多角度進行知識觀察,有助于強化知識要點,有助于所涉及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不規范性。教學資源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對用戶獲取知識能夠達到多角度調動興趣的作用,使得教學資源共享平臺有著更高的利用率。
(三)交互性。高校多媒體資源共享平臺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資源的共享可以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并通過創造資源評價不斷完善的環境,有利于學生形成新的知識認知體系。
(四)持久性。多媒體資源可以長時間保存,有利于平臺用戶進行知識的反復瀏覽,這對于學生的重復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有重要作用。
(五)針對性。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對資源進行鑒別分類,平臺也可以根據用戶的評分,對資源進行整體評價,使針對性教學成為可能。
(六)信息資源容量化。資源的合理分類和高效鑒別不僅可以節約資源空間,同時,還節約學生的查找時間,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三、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機制
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共享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對課件進行合理的設計研究,必須明確所涉及的知識點必須達到的教學要求,教師對資源進行整理,然后上傳到平臺完成資源共享;二是學生在進行知識的學習時,對資源的尋找、整理以及運用到所學的知識當中,通過教學資源的查找和觀看了解所學知識點,同時激發學習興趣。此外,對知識點進行研究,再次將自己所獲得的方法回饋到教學資源平臺中,完成資源共享。
(一)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的相關制度
如何達到教學資源的共享,制度是約束資源濫用的關鍵,可以采用相應的制度,采用系統平臺會員積分制,建立教學資源的共享。首先,平臺注冊的用戶可以獲得免費的教學資源,并且可以通過積分方式進行資源交換;其次,對系統資源建設和共享有積極促進作用的用戶可以獲得相應的物質獎勵。資源共享平臺要根據課時內容進行合理規劃,通過瀏覽點擊次數及其用戶評價對資源進行評分。
(二)如何對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機制進行審核
對于資源的審核,首先要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分類,需要通過不同類型的資源來規定不同的標準,可以整合省甚至全國的專業評審人員形成專業的評審團隊;其次再根據資源的不同就業方向和專業類型選擇合適的專家進行評定;最后,對于用戶提交的資源進行及時審核,再由專家進行評判資源是否符合共享要求;最后,再對資源的提供用戶進行相應積分,以此建立良好的循環。
(三)如何對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共享保障
首先,最重要的是組織保障,要將多媒體教學資體系統納入教育廳統一管理,同時需要相應的研究小組,進行具體政策的實施。政策的保障要將共享資源作為數字化圖書館進行合理管理,給予相應項目的政策支持。其次就是經濟保障,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規劃,省教育廳必須給予足夠的經濟支持。教學資源共享需要足夠的技術支持,而技術保障要建立一個統一的系統服務平臺,需要足夠的數據支持,所以對于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導共享需要及時地更新數據資源,同時高效發揮現有資源的效能。
四、高校多媒體教學共享資源建設仍在不斷完善
不同高校有著不同的專業取向,所以對于資源和學科的拓展和用戶資源內容的選擇仍有待完善。因此建設資源共享需要盡可能進行內容拓展,嚴格合理地進行教學內容設計,以此來達到促進教學的目的。另外,還要注重教學設計,組織教學內容,注重學生對資源共享平臺的反饋,提高教學資源平臺的實際效率,發揮其高效價值。此外,還應該對教師進行培訓,引導教師掌握媒體技術。
結束語:
高校多媒體教學資源共享機制的成立和系統的研究一旦付諸行動,就會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學資源共享系統的設立對于高校學生和教師都有著推動作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到更加全面的知識,可以幫助教師在不斷的課間設計過程中完成自我提升。
參考文獻:
[1]陳新,姜莉.高校教學中多媒體課件應用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7(27).
[2]柯和平,李春林.基于網絡技術的區域性教育資源庫共建共享機制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