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容
摘 要:生產加工中常會出現異常情況,引起原因有主觀和客觀方面,本篇文章站在企業管理視角,對于生產異常的處理和改善方法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生產異常處理;改善方法
引言:企業管理中最為重要一項任務是生產管理,因為生產活動的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著企業效益。企業管理只有妥善的處理生產異常,提高預防異常情況的能力,才能實現預期管理效能,確保生產活動安全順利進行,取得預期效益。
一、企業管理中生產異常處理的重要性
企業管理涉及眾多環節,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始終,生產活動在企業中占據重要地位,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抓好企業生產管理是最為關鍵的。生產加工極其復雜,有不同的環節組成,主要有產品加工、質量檢測、運輸等,任何環節出現異常情況,必將導致生產活動中斷,生產加工效率低,不能按照預定計劃完工,造成的損失比較大,不利于企業競爭力提升,如果無法按時把貨物交付給合作方,也會給企業聲譽帶來一定影響。因此,企業管理強化生產活動的監督管理,了解生產加工特點,做好生產加工的協調組織工作。認真分析常見生產異常類型,引發這種狀況的原因,制定相應的對策,既要確保在生產異常出現時快速處理和解決問題,又要提前預防生產異常,有針對性改進生產過程,消除可能存在的異常風險,提高生產異常處理的能力,降低生產停歇概率,同時保證產品質量合格,企業生產加工實現效率與質量統一,協助企業在計劃時間內完成生產任務,用最小的生產投入換取最大效益,幫助企業獲取最大利潤,企業實力增強,市場中地位穩固,有效規避被淘汰風險。當前,企業生產技術已經發展相當成熟,但是生產異常卻時有發生,成為影響企業難題,企業管理必須在生產異常處理上下功夫,提高生產效率與經濟價值,促進企業長遠發展,否則將會把企業拖入到虧損境況,長期如此可能致使企業破產。
二、企業管理中生產異常類型以及原因分析
企業管理最為核心的一項內容是生產管理,因為管理成果與企業效益直接掛鉤,生產加工活動常常會發生異常,導致停工或者不能正常生產,整個生產活動進度被打亂,效率變低,還會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制造出有瑕疵產品,進一步加大企業生產活動經濟損失。企業管理想要有效處理和改善生產異常,必須分析異常類型以及引起這種狀況原因,采取科學的處理手段,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縮短生產停歇時間,也可提前預測異常,在生產中控制導致異常因素。我們將生產活動中發生停工或者各種原因致使生產進度拖延稱之為生產異常,與很多因素有關,比如生產技術、生產設備、物料、生產人員、流水線等,其中有一個方面存在問題,加工產品可能不合格,生產效率下降,損害企業利益,企業管理的作用不能有效發揮。生產異常一直困擾著企業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突發性,引發不良結果,集中體現在生產作業不順利、產品具有缺陷、設備故障頻發、生產事故等。
不同企業生產異常存在差異,企業生產異常管理側重點也不同,下面根據各種生產加工企業實際情況,總結和歸納生產異常類型以及原因。首先是計劃異常,生產加工中需要提前做好計劃,有時候會臨時做出調整,還有就是由于安排不妥當,存在失誤而引起異常;其次生產人員異常,現在的制造業自動化程度很高,但是依然需要人去操作,部分水流線生產依然是靠人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假如生產人員不能按時到崗,作業中發生安全事故,新增加人員或者是老員工身體異常,這些都會導致生產異常;第三物料異常,生產過程中最為基本的要素就是物料,沒有做好物料供應計劃,生產中物料不能及時運送到,缺料和斷料致使生產被迫中斷,還有就是物料質量不符合生產要求,加工出來產品有缺陷;第四設備異常,生產加工設備多,由于沒有按時檢修和保養設備,運行中頻繁故障,設備安裝不到位;第五方法異常,集中表現在違規操作、不遵守產品設計要求等;第六產品異常,產品開發設計具有問題,加工技術不合理引發異常;最后其他異常,涉及內容多,比如環境異常、電路異常、突發異常等。
三、企業管理中生產異常的處理和改善有效策略
1、完善生產管理制度
企業生產異常原因分析中發現,有很多的異常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到位造成的,這就要求企業管理必須根據生產實際情況,不斷完善生產管理制度,有效的遏制生產異常,降低發生概率。比如企業生產過程中常見的生產異常,主要原因在于工人違規操作,依照的是個人經驗以及主觀判斷,管理中缺乏對這些行為的監督與懲治,相互效仿,整個生產活動失去規范化,這是缺乏相應的管理制度,生產人員行為未能受到約束造成異常。企業管理人員根據生產異常類型和原因,制定生產管理制度,管理目標進行分解,增強對生產中各個環節的約束,并且明確生產異常責任,形成追蹤管理模式,然后設立監督小組,不定期對生產全過程進行巡查監督,采取量化考核的方式,檢查生產人員技術標準執行情況、操作是否規范、產品質量如何等,然后進行獎懲,通過制度起到約束生產人員行為作用,提高責任心。
2、做好設備管理
企業生產過程中設備極為重要,一旦設備運行出現問題,尤其是一些大型設備,檢修耗時耗力,容易引起長時間生產中斷,處理起來比較麻煩。所以,設備異常的控制是重中之重,企業管理人員組織生產培訓,所有人員全面了解設備,清楚設備功能并且能熟練操作,增強規范操作意識,確保設備性能穩定,處于良好工作狀態。引進故障專家診斷系統,自動搜集設備在生產中數據與參數,通過專家系統及時診斷出故障,觸動預警系統報警,安排專業檢修人員處理故障,避免故障越來越嚴重,同時防止由于設備故障不能及時發現而造成產品質量缺陷。采取TPM管理模式,全體人員參與到生產維修中去,確保設備性能最優化。以檢查為基礎維修,對于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測,借助于故障診斷技術,預測可能出現故障,然后排除故障,最大程度減少或者避免設備停止運行,設備異常與生產異常得到有效控制。另外,做好生產維護,不太重要的設備繼續采取事后維修的辦法,對重要設備則要采用改善與預防維修的方式。管理人員制定設備日常養護以及定期檢修維護計劃,將其落實到生產中去,通過維護管理降低故障概率,減少設備磨損,使用生命周期增強,企業設備采購以及維修成本變少,從生產中獲取利潤更大。
3、提高生產管理人員綜合處理異常能力
企業生產異常類型多,但是從引起的原因不難發現,很多都可以通過科學管理得到改善和控制,這就給企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必須具備綜合處理生產異常狀況的能力,最終從根本上消除異常,確保達到預期管理效能。企業管理人員熟悉生產活動,學習新的生產管理知識,將其和企業生產結合起來,做好生產組織協調,規避一些生產異常。計劃異常處理過程中,依據計劃變更的實際情況,迅速做出反應,重新安排好生產活動,保證不會因為生產變更而延誤效率。物料管理異常處理是重點,需要依據生產計劃檢查物料,清點庫存,清楚各種物料數量,發現物料不足應及時通知采購部門,及時購買物料,既不能有太多物料積壓,又要保證物料供應及時性,與生產計劃保持一致。如果物料比較短缺,無法在供應中斷前補足,則要與生產部門進行交流溝通,安排部署其他生產任務,避免生產線長時間停工。物料管理全面系統,結合生產計劃制定物料采購方案,完成采購之后按照要求入庫存放,把物料數量、規格等錄入計算機管理系統,領取物料進行登記,每天核算物料的庫存情況,及時補充庫存。同時,為了有效的預防物料異常,還應強化物料質量檢測,抽樣檢查,確保使用物料質量符合生產標準。方法異常也是企業生產管理核心任務,生產活動中最常見的異常,造成原因是生產人員沒有依照標準作業方法進行加工,所以企業管理人員就是制定標準作業指導書,然后安排全體生產人員學習,全面整頓生產活動。
4、遵守生產異常處理流程
企業管理中處理生產異常應當按照要求填寫通知單,將其交給主管部門,然后由責任部門協同處理,依據生產異常通知單全面系統分析造成原因,提出建設性意見,并且做好異常預防指導工作。生產異常如果過于嚴重,需要成立一個調查組,共同研究解決問題。責任部門在分析異常,判斷原因基礎上提出處理措施,敲定后遞交給主管部門,得到批準立即落實,假如在執行中發現缺乏操作性,則要重新分析制定處理方案。生產異常處理采取跟蹤確認的辦法,直至異常處理完成。企業內部經常總結生產異常處理經驗,每周小總結,每月大總結。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企業管理中生產異常處理是重中之重,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分析異常類型以及引起原因,有針對性采取處理措施,對癥下藥,提高生產異常處理效率以及水平,減少生產異常出現,維護企業利益。
參考文獻:
[1]馬力, 王奕嬌, 夏吉慶. 企業管理中生產異常處理及改善方法探究[J]. 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8(01):88-90.
[2]金波. 淺談企業生產過程中異常信息的反饋和管理[J]. 云南科技管理, 2018, 26(3):66-68.
[3]吳國兵. 淺談當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 中國外資, 2017(11):60-61.
[4]劉韜. 企業管理中生產異常的處理及改善方法研究[J]. 企業改革與管理, 2019(14).
[5]董鵬. 中小型制造企業生產異常管理系統的應用[J]. 紡織器材, 2017, 41(5):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