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燁 李夢雪
摘 要:社區養老是解決當前日益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問題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通過全面解決社區養老服務發展過程重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互聯網+”視域下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實現路徑,旨在推動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更好的發展。本文通過具體論述“互聯網+”視域下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有效提升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智慧社區;養老服務
在“互聯網+”時代不斷發展的背景下,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主要是以現代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支撐所提出的一個新概念。通過對各類先進技術的綜合運用,來實現對涉老信息的自動檢測、傳遞、存儲以及最終的處理,以此將老年人與政府、監護人以及社會其他角色聯系到一起,從而滿足老年人的居家養老需求,并促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養老模式。當前,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于我國尚處于起步階段,故為促進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的有效發展,加強對該模式的探索與研究也是必不可少[1]。
一、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系統構建
我國擁有全球第一的互利網與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這也意味著我國的數字資源以及應用市場也是十分豐富的,而鑒于大數據技術的研發與突破本身又于數據資源的豐富程度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因此,為促進社區養老基礎數據系統的合理構建,便必然要對大數據工作的啟動與更深層次 研究給予高度重視,以此方呢過為后續建設智慧社區養老服務平臺提供基礎[2]。當然,就社區養老基礎數據系統的建立,地方振幅需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的同時結合當地養老的現實需求來構建與地區需求相符的健康養老信息處理平臺,繼而確保所構建的基礎數據庫能可滿足現實養老的實際需求。
其次,建設社區健康養老服務子系統。
就智慧社區養老服務模式系統的集體構建,當完成基礎數據庫系統的建設后并應立即著手建立社區健康養子系統,而社區養老服務子系統則主要包含了對老年人的養老服務需求收集、分類。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的管理、心理健康的服務、健康養老活動的管理以及精神方面的管理等諸多分類。除此之外,該系統還應為養老提供綜合性的服務,諸如社區養老專業人員管理、社區機構健康養老管理、社區健康養老監督與評價管理、應急呼叫和風險預防等。
二、大力扶持智慧養老產業發展
當前最有效的養老產業開發模式當屬由政府主導、企業建設以及公眾參與的全社會協同建設模式。當然,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亦需積極針對社區養老提出完善的法規與政策,并切實制定養老服務信息化規劃,以此避免智慧養老建設的短期效應出現。除此之外,既為智慧社區養老,相關的服務憑條便必然要遵循行業的統一標準,而行業的統一標準除了包含服務與醫療外,尚需建筑、設施等方面密切相關。
三、推動養老企業智慧社區信息化建設
智慧社區養老既是一種強調全社會參與的養老模式,則企業于概模式的作用自然也不容忽視。對此,為促使企業積極深入到智慧社區養老的隊列中并加強對智慧社區養老的研發與生產,便可采取以下措施來分別促進智慧社區養老的軟硬件建設。首先是硬件方面,政府需盡快出臺顯影的鼓勵政策來鼓勵高新技術產生結合智慧社區養老的現實需求來研發相應的養老管理與服務操作系統。與此同時,相關研究機構和單位亦需積極致力于高科智慧社保的研究,諸如推出“智能血糖儀”、“智能血壓計”等APP,一來為老年人的養老奠定硬件基礎,二來可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優質且高效的養老服務。至于軟件方面,政府需想方設法鼓勵個行業人員均參與到養老信息平臺的建設中去,從而充分發揮養老信息平臺的積極效力來讓老年人能可享受到更加優質且便捷的社區養老服務[3]。
四、社會力量協同參與助推“互聯網+”社區養老落地生根
社區養老的發展必然離不開政府、養老企業以及社會多方力量的協同參與。對此,為切實吸引更多的社區養老服務志愿者參與到社區養老的發展隊伍中,政府需務必基于智慧社區養老管理服務系統來積極構建完善的智慧社區養老志愿者服務獎勵機制,并積極組織各方參與主體開展各項與老年人精神文化相關的各類活動,以此既能豐富社區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將與養老相關的醫院、銀行、老年大學等單位的資源信息整合到一起,以此構建起社會工作、社會組織、社區組織“三社聯動”的機制來為社區養老服務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充沛動力。
五、建立智慧養老服務專業化服務隊伍
在人員的選擇和培訓方面,一方面可以選擇與智慧社區養老服務專業對口的專業人才,有專業知識的支撐,養老服務的提供會更加的專業、流暢,對于信息平臺方面,信息技術要過硬,有足夠的信息技術能力,能夠定時監測信息平臺,及時發現信息平臺的漏洞并做出解決方案;另一方面,可以積極招募社區養老志愿者,對其進行統一的養老專業方面的培訓,通過培訓上崗的方式,培養符合社區養老需求的專業人才。同時,也可以與高等院校、職業學院等展開合作,為提供高素質、高能力的智慧社區養老人才做準備。
總之,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重,使得社區養老的服務需求也是與日擴增。對此,為盡可能滿足老年人的各方面需求,并積極構建出與當下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且符合老齡化社會發展規律的老年人照料服務體系,便必然要對“互聯網+”技術的引進給予高度重視,繼而紅粉發揮互利網的數據處理便捷、及時、共享等優勢來統合社會各方面力量,以此方有助于維護社區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健康與順利。
參考文獻
[1]王雷,陸芳,江珊.探究“互聯網+”背景下我國城市社區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構建[J].住宅與房地產,2018,510(25):249.
[2]睢黨臣,彭慶超.“互聯網+”背景下我國城市社區智慧居家養老服務模式的構建[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v.39;No.154(03):121-130.
[3]閭志俊.“互聯網+”背景下智慧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對策研究[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1):70-75.
(作者單位:三門峽社會管理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