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媛媛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民生問題,有關的信息與措施也正火熱地傳播著,而想要獲取最便捷、真實性高的信息,便只有通過新聞傳播這一媒介來實現(xiàn)。大家都知新聞的作用,卻不清楚它的真正含義。新聞其實很簡單,它如一位淵博的教授用專業(yè)的術語向你講述實事,而它又很復雜,因為它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內容豐富卻又條理清晰,新聞直接或間接反映黨和國家的政治立場、政治主張和政治觀點。要說對新聞的認識,應從“傳播者”說起。
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使信息傳遞更加快捷,而所謂的新聞傳播者,便是信息平臺獲取信息的來源,他們可以是普通的市民、工作、職員,也可以是記者、主播、書本,他們肩負著黨和人民喉結的使命,他們也有應盡的社會責任。
作為一名合格優(yōu)秀的新聞傳播者應該有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這就體現(xiàn)了一個素質的問題,試問一個素質低的人所傳播的信息,又有幾分可信度,或是說有幾分影響力?中國是世界文明大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擁有深邃的底蘊與強大的文化影響力,而這些文化精華被記錄在著作中,廣為流傳。如我們熟知的《論語》,孔夫子所倡導的“禮智仁義信”流傳至今,譬如魯迅的《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在危急的時代,在人們迷茫時指出光明之路;在現(xiàn)今,乃有《中學生手則》在規(guī)范著我們的行為。
除了良好的首先修養(yǎng),新聞傳播都所發(fā)布的新聞應具真實性和價值性,對人民負責,履行社會責任,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傳播者應時時關注民生,體察民情,做人民的發(fā)言者,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堅決維護人民的利益。那么社會責任是指什么呢?張曉峰在《新聞職業(yè)精神論》中談到,社會責任是構成傳播活動的基礎,它是新聞工作都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場、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服務水平,在內心信念和道德責任感的驅使下,自覺履行的對事實、受從和社會應盡的職責、使命和任務。前段時間一部名為《人民的名義》的電視劇獲得了好評,主要原因就在于它真實反映當下的政府面對民生問題的措施,而劇中的角色也與現(xiàn)實中相符,分別從貪污、受穢、濫用職權等方面進行了闡述,生動形象且真實有感。劇中的男主角及監(jiān)察機關也十分給力,讓人民感到安全踏實,溫暖正義。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傳播者,自身素質與新聞價值是必不可少,它給我們帶來正義的力量,讓我們豐富并發(fā)展自身,更好地成為一名高層市民。而與此同時,在網(wǎng)絡迅速發(fā)展的今天,新聞的形式也在不斷增多,而娛樂風波的來襲,更加豐富了新聞的內容。根據(jù)娛樂新聞的具體內容,我將它分為了以下三種:
第一類,便是以惡作假、挖掘隱私的方式,通過蓄意炒作來達到吸引眼球,獲取關注度和觀看量的目的。這種文化是低價且無現(xiàn)實價值的,人人都有網(wǎng)上發(fā)表評價的權力,可明明一件怎么也不可能和他有關系的事,卻對其惡言相向,是故意的,還是僅是想發(fā)泄?人人都是平等的,你在傷害別人的同時,也主動給自己加封了一頂“罪惡”的帽子。人們經(jīng)常說,一個人是什么樣的性格,去觀察他的字和言談舉止便知曉了。如某某明星結婚了,某某明星出軌了,這一事件立即就成了熱點頭條,人們關注明星的前女友,議論、抄作,而過了一段時間,又平靜如水,仿佛從未聞過這件事,是什么讓人們如此呢?是大眾化的娛樂風。總的來說,人們對熱點的關注實是一種娛樂至上的浮躁心理的影響,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說到,現(xiàn)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xiàn),并成為一種文化精神,人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yè)都心甘情愿的成為娛樂的附庸,其結果是人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娛樂至上的大環(huán)境氛圍給予了我們的浮躁的思考方式,我們卻樂于沉淪其中,“享受”其中,而慢慢使其成了我們的行為習慣。
第二類便是對娛樂新聞持以一種用以觀賞的態(tài)度,用其來放松心情,共娛樂消遣。現(xiàn)在有許多的綜藝節(jié)目,如《向往的生活》、《我是演員》、《奔跑吧!兄弟》等強勢霸屏,幽默的表演、貼近生活的真實感立即讓人們更加關注,飯后一看,閑暇一看,無聊時一看,也是一種生活的形式,這種態(tài)度只能說是放松壓力,休閑的一種方式,并不能讓其完成或絕大部分地占有我們的生活。又如《見字如面》、《朗讀者》、《經(jīng)典詠流傳》,為何一播出便頻頻受到稱贊,是其文化的影響力,我們長期在這浮躁的娛樂新聞中,突然出現(xiàn)的它們就似一股清流般凈化著,洗滌著我們的內心,沉心靜氣,品味詩詞,獨酌清酒,有那繁花似錦覓安寧,談云流水度此生的恬淡寧靜。新聞傳播者們應多增加有價值正能量的內容,這樣才能真正有益于我們的身心。
追星風盛行—顏值時代,養(yǎng)眼,這是毫無疑問的第三類。在這個大數(shù)據(jù)時代,什么“抖音”、“快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人們眼中的“唯一”,這些“愛妃”深得圣心,許多“皇上們”已然成了“周幽王”對著“褒姒”那樣,對其“愛不釋手”。一明星的狂熱愛好者,在明星回家的路上堵截,這可把明星嚇壞了,而此粉絲卻正熱烈地表白著,讓明星此時十分尷尬。這件事被公眾放在網(wǎng)上后,自然形成了兩種聲音,無非就是支持與批評,可經(jīng)過調查后發(fā)現(xiàn)支持的人數(shù)竟多于批評的人數(shù),有甚者還贊揚其勇敢的追求精神,還鼓勵扇動類似這一粉絲的人去走他們所謂的“實現(xiàn)夢想的勇者之路”。朋友們,你們若是把夢想設定成此,那你的人生價值將可能會在其中變得廉價,甚至可能成為社會的負擔。追星本是美好的,它是建立在雙方相對安全、平等、互尊的基礎上,你說她們有著傾城外貌,有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們是你的動力,這是可以的,輿論反映著國家的形象和社會的精神風貌。是以,我們是否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傳播正能量呢?說新聞,便是十分需要一種正確傳播的方式。既是說新聞,也就是講述與評價,可還記得陳魯豫、吳小莉、馬東等受大眾歡迎的傳播者們,他們有著謙遜的風度,心胸開闊,且大氣,在主播時從來都是面帶微笑,給觀眾以親切之感。
這樣的娛樂至上是當下的流行的產(chǎn)物。有人說,當你已經(jīng)很久都沒有讀過書,自己卻毫于內疚與不安時,你的人生中浮躁與膚淺必定比你心境與沉穩(wěn)更霸道,這是娛樂性大于文化性的表現(xiàn),是娛樂至上的浮躁影響了自我的判斷。是以,我們是否應該進行反思,做一名“正確”娛樂傳播者呢?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新聞的價值是十分重要的。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新聞傳播者,傳播正能量,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價值是我們應盡的義務,應履行的責任。以正能量正人之心,以自我建立榜樣,營造一個充滿正能量、溫暖且賦有有文化氛圍的社會,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光亮,用正能量體現(xiàn)時代最強音!
(作者單位:重慶市榮昌區(qū)大成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