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寧波博物館以其極具區域特色之建筑拔地而起,肩負起提升寧波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職責。十年來,寧波博物館秉持“百姓博物館”和“大資源觀”理念,高標準謀劃,高質量運作,為實現“讓文物活起來”不遺余力。十年來,逾千萬人次走進寧波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2012)、“全國最具創新力博物館”(2014)、“寧波公共服務業品牌榜榜首”(2018)等榮譽的取得突顯出寧波博物館與日俱增的文化服務力和對外影響力。
——堅持創新發展。在“市區共建、資源共享”的新型建設模式下,寧波博物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充分發揮“展覽、活動、宣傳”三駕馬車對寧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推動作用,形成了“主題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位一體的特色展陳體系和“當今國內外著名博物館精品特展”“當代寧波籍著名收藏家、藝術家”兩大臨展主題,打造出“青少年探索體驗”“博物館之夜”“寧博劇場”和“東方講壇”等品牌社教活動,并構建起“常規媒體、新媒體、戶外媒體”三位一體的功能完善、反應靈敏的信息發布機制。至今推出優質臨展140余個,年均舉辦活動130余場,被評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寧波市首批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大課堂資源基地、首批寧波國際交流示范基地。
——堅持跨越發展。尚未正式開館,寧波博物館便主動請纓,策劃國際博協第22屆大會前期階段性項目“攜手2010:寧波國際博物館高峰論壇”并于開館之時成功舉辦。2009年12月,牽頭發起成立中國博物館協會志愿者專業委員會,開創了中國博協專業委員會落戶非省級以上博物館的先河。2011年5月,與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共建“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標志著國內首個由地方博物館和國家級學術機構聯合打造的“海絲”研究平臺成立。立足該平臺,2012年“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文化遺產精品聯展”及全國和香港巡展(2013-2017)的順利實施,成為博物館有效整合國內文化資源、打造文化事件的成功案例。
——堅持親民發展。寧波博物館將公眾放在各項工作的核心位置,著力提高廣大市民對博物館的認同感和親近感。自2012年9月起,推出“展覽由您定”觀眾特別展覽需求調查,將觀眾的展覽需求作為策劃下一年度特展的重要依據。自2013年3月起,推出“周周免費講解”,2014年3月起升級為“天天免費講解”。自2016年起,推出每月“公益服務日”活動,組織殘障人士、留守兒童、行動不便的老人等特殊人群參觀并提供對口服務。2015年10月,寧波博物館首屆理事會成立,將館民互動推向深入。
展望未來,信心滿懷。寧波博物館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繼續砥礪前行,精益求精,探索服務新路徑,構筑文化大局面,書寫文化惠民、發展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