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正芳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部門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教學要求。小學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善于鼓勵學生,讓他們發現自己的長處,改變以往的授課模式,恢復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就激勵教育法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展開論述,通過分析激勵教育的特點,闡述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實行激勵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新課改下的激勵教育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對于小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認知能力差,對事物也沒有基礎的判斷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挖掘學生的潛能,善于鼓勵學生,給他們動力?,F階段,激勵教學法被廣泛用于小學生素質教育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能力,幫助他們形成了良好的道德觀念,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凝聚力,提高了管理效率。
一、激勵教育的特點
激勵教育的核心詞匯是“激勵”,相比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它從思想上肯定了學生的不同,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對學生的成長也有很大的幫助。這種教學方法用于班主任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能夠幫助小學生通過容易接受的暗示性或者無意識的心理動機產生情感歸屬。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更容易融入學習中,理解學習內容。在教學工作管理中,班主任要重視激勵教育的重要性,改變以往的管理思維,運用多種管理方式,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和性格特點,為小學生制定合適的激勵教育方式,對小學生因材施教。
二、小學班級管理工作實行激勵教育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進行,小學班主任也應該以提高教學有效性為主,減少外界環境對小學生的影響,減少他們的作業壓力,采用激勵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全面提高小學生素質。另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小學生面臨的“誘惑”也越來越多,手機、游戲機等娛樂設備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小學班主任在教學管理的過程中應該避免這些因素的影響,讓學生對這些設備有正確的認識,做到用之有度,將游戲作為娛樂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迷戀游戲,使用激勵教育的班級管理方法為小學生樹立健康的價值導向,幫助小學生培養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正確看待信息技術的作用,提高自制力。
三、新課改下的激勵教育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
(一)正確進行引導
小學階段是由兒童期向少年期、青年期過渡的一個時期,是心理發展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小學的學科門類增多,學科內容加深,學習方法也不同,學生集體生活也發生較大變化。在幼兒園,班主任是班集體的核心,是維護集體生活的杠桿,班主任需要具體細致地組織和指導集體生活。在小學階段,班主任則是通過生活輔導員進行工作,學生真正成為班集體的主人。大多數孩子在家都有嬌生慣養的習慣,個性強,能力差。班主任要根據這些特點采取的正確措施,克服他們身上可能出現的缺點和偏差,培養他們在學習、工作上的自覺性和獨立性,使他們健康地成長,這就要求班主任及時糾正或正確誘導學生。在糾正和誘導兩種方式上,我認為多用誘導的效果更好。
(二)在生活中激勵
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缺乏生活經驗,班主任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多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溫暖,積極融入課堂中。小學班主任在教學管理過程中應該善于激勵學生,為學生創造一個激勵環境,走進學生的生活,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心理特征。特別是寄宿學生,班主任要關注他們的成長,及時了解他們的心理問題,與這些學生的家長進行聯系;了解學生的情緒變化,并在內心給予他們鼓勵,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敞開心扉跟班主任交流,從而幫助他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激勵學生時,班主任要做到一視同仁,了解學生階段性的情緒變化,給予他們適當的指導,可以定期組織心理咨詢主題班會傾聽學生的聲音,總結班級管理要點,也可以讓學生互相交流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三)在學習中激勵
不同學生對不同課程的興趣不同,學習效果也存在很大差異,班主任在教學工作管理過程中不應該否定學生,應該鼓勵他們探究學習方法,提高他們對不同科目的學習興趣。同時,認識到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尊重個體差異,挖掘他們的潛能,激勵他們學習,認識到每個學生都具有可塑性,鼓勵其他學科的教師激勵學生。
(四)設置榜樣
小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教學工作中,首先,班主任應該利用這個特征在班級中設置榜樣。班主任可以分類設置,一個是學習榜樣,根據學生的學習成績設置學習榜樣;一個是生活榜樣,將樂于助人的學生設置為生活榜樣,讓學生學習這些同學的長處。榜樣并不是一成不變的,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表現,一周設置一個榜樣,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養成樂于助人的好習慣,自覺遵守紀律。班主任還可以讓學生互相競爭,讓他們設置自己的榜樣,向榜樣學習,并超越他們。其次,班主任還要設置監督員做好監督工作,監督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情況,及時向班主任反映情況。最后,班主任要有正確的處事態度,堅持公平公正的處事原則,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一個溫馨的班級環境,不斷地激勵學生逐漸變成別人的榜樣,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促進他們的個人成長。
四、結語
小學生是弱勢群體,班主任在教育工作管理過程中應該關注他們的內心情感變化,深入他們的生活中,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對于一些“學困生”, 班主任要及時鼓勵他們,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不能一味否定學生,認識到每個人的不同,看到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創新管理方法,讓學生認識到他們的重要性,根據他們的學習目標設置自己的榜樣,逐漸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班主任要給學生創造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