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鵬
摘??要:素描教學應講究方法和藝術。素描教學作為一種基礎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兩個環節,即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在進行素描訓練的時候應本著“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在教學中應該要求學生做到善始善終。
關鍵詞:素描;教學;方法;藝術
在現代美術教學中,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學好素描,一是教師自身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能,二是應有科學的教學方法,使技法和理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一、素描教學是基礎教學,應以培養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為目的。
不管什么風格的基礎素描,它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對素描造型諸要素各有不同的側重而已。我認為在基礎素描教學中應本著現實主義的原則,要求用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作品應以客觀物象為依據,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根據對物象的認識和感受,藝術地表現一定環境與光影下的具體物象。學生的主觀感受應依據客現物象并受制于客觀物象,所謂“藝術地表現”是指概括、取舍、加強、減弱等藝術處理。
基礎素描教學訓練要以培養學生對物象的認識能力、觀察能力、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為目的,即要達到基礎訓練所必須具備的各項要求,掌握好基礎知識和技能。同時,又應指導學生以客觀物象為依據,表現物象的真實,以寫實的手法表現對物象的真實感受。
二、在素描基礎教學上應抓住兩個主要環節,保證學生不脫離嚴格訓練的軌道。
這兩個環節是:輪廓準確和注意整體,要求輪廓準確是克服造型似是而非的主要辦法,造型似是而非是初學者最普遍的毛病。要求輪廓準確,可以培養學生在學習上嚴格的作風和求實的態度。這里所說的輪廓準確并不是說要在素描的第一階段就細摳輪廓,我認為第一階段打輪廓時能做到構圖恰當、比例準確、要點鮮明、形象明了,就應該說是輪廓準確了。
素描訓練過程中,應當要求學生在每一階段都不斷使輪廓更準確,特別是要求學生不要遷就輪廓的錯誤,那種明知有錯而湊合了事的態度是非常有害的。如果在基礎訓練中老是犯輪廓不準的毛病,就不能獲得物象結構的知識,就會造成不善于敏銳準確地表現物象特征的缺陷。
注意整體是觀察物象和處理畫面的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掌握得是否恰當直接影響作品的質量。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技法時,更要重視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觀察物象的方法,它與學習成績的優劣和進度的快慢有著直接的聯系。
三、應本著“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素描訓練。
不僅要有長遠的總目標,而且要有分段實現的具體目標和要求,在不斷循序漸進和適當重復的過程中,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規律及其有關知識和技能,才能得心應手地表現各種環境下的復雜事物。
為了打好堅實的基礎,習作應以長期作業為主,這樣便于領會教師的指導,便于深入理解、反復校正和進行探索。教學上的嚴格要求也主要體現在長期作業中,教師要向學生說明長期作業的重要性,對各種不良傾向要及時加以糾正。同時,也要布置一些短期作業作為輔助,使寫生與構圖相結合,記憶、想象和速寫相結合,以避免學生在長期作業中容易出現的觀察力遲鈍以及畫面板、膩的缺點。
習作的優劣還取決于觀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識面的廣度,取決于藝術修養和技術水平的高低。因此,教師對學生的“畫外功夫”要正確引導,鼓勵學生多掌握一些課外知識,如:政治、文學、戲劇、歷史、宗教、美術史等方面的知識,使他們多了解不同畫派產生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它們的主張和特點。這樣能夠使學生擴大知識面,開擴眼界,有助于提高繪畫水平。
在基礎未打好之前,對于那種專門追求風格、流派的做法,教師要適當地加以引導和糾正。要讓學生認識到沒有渾厚的基本功作基礎,單純地去追求某些風格、流派的做法是有害無益的,因為學生不僅要具備照著物象摹寫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養自己的理解、記憶和想象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具備全面的造型能力。
四、在教學中,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到善始善終。
有的學生開始作畫的時候積極性很高,新鮮感強,觀察力也比較敏銳。但經過一段時間后,觀察力多少有些遲鈍,不能保持一種清醒和整體的感覺來檢查畫面的表現效果。有些學生則急于求成,時間一長就有種畫煩了的感覺。這時,教師應及時提醒學生,不要輕易地把調整修改這一步看作是作業結束時的修飾,而應認真對待,感到有不妥當的地方,一定要找出原因,下決心把它修改過來。
調整修改應本著整體的原則,反復分析研究,反復比較,理解形與神的關系。要用第一眼看到物象時那種新鮮強烈的感覺來檢查畫面效果,找出畫面與物象之間的差距,檢查物象與物象之間的組織結構、形體比例是否準確,質量、空間關系是否恰當,主次虛實是否有序。這些因素的調整,主要是想通過反復的校對和比較,能夠更深入地研究對象和表現對象。
五、在素描訓練中,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表現能力。
這里所講的“表現”是指在素描訓練時,應當要求學生用對物象深入的形容和新的發現來不斷地激起表現的愿望,激起類似創作的激情。
學生進行素描訓練,不僅是描摹現象,而且是藝術地再現。所畫的那部分不僅是物象的一部分,也是構成畫面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要看這部分是否畫對了,而且還要看它是否有表現力。要求表現就是要講究線條,講究黑、白、灰,講究概括,講究畫面的構成和組織,要力求形神兼備,要像寫文章那樣講究文采,像戲劇那樣講究韻味,要通過表現使素描成為創作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點,由于同一班的學生受教師的影響比較大,要求他們做到風格多樣是不可能的,所以,教師不要要求學生的風格必須和自己一樣,而應正確地引導那些個性不同的學生,要跟他們共同探討適合于他們自身的表現方法以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要提醒他們,在基礎未打好時,就過分地熱衷于“個性”會給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偏食的壞習慣,不利于今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萬芳.素描基礎[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3
作者簡介:
中學美術教師,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巫山縣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作者單位:重慶市巫山縣官渡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