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西 韓立新 瞿振芳 郝貝貝 武少杰
隨著我國果品產量的增加和消費者對果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引進優良品種、改善品種結構對于三門峽市的蘋果產業發展十分重要。蘋果品種“秦陽”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從“皇家嘎啦”蘋果自然雜交實生苗選出的早熟蘋果新品種。該品種結果早,豐產,果形整齊,條紋鮮紅,色澤鮮艷,品質優,適應性強,綜合性狀優良。
一、試驗園概況
試驗園位于三門峽市陜州區西張村鎮南溝村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三門峽市綜合試驗站內,海拔679 m,年平均氣溫13.9 ℃,年降雨量554.9 mm,土壤類型為褐土,土層深厚,土壤疏松,pH值為8.0。
二、引種表現
(一)果實經濟性狀
蘋果品種“秦陽”果實近圓形,果性指數0.8,果形端正,平均單果質量195.67 g。果面有蠟質光澤,果實底色黃綠。果肉細、脆、汁多,酸甜適中,去皮果肉硬度 10.98 kg/cm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88%,酸度0.26%。
(二)植物學性狀
蘋果品種“秦陽”樹勢中庸,樹冠圓錐形。一年生枝條青褐色,多年生枝條赤褐色,皮孔白色,橢圓形。葉芽中大,三角形,茸毛多;花芽飽滿,心臟形,緊湊。葉片紡錘形,大而中厚,有光澤。花蕾玫瑰紅色,花瓣橢圓形,淺紅色。
(三)生長結果習性
蘋果品種“秦陽”生長勢中庸,萌芽率高,成枝力中等,幼樹以長果枝和腋花芽結果為主,隨著樹齡增大逐漸以短果枝結果為主。在三門峽市豐產性較好,無采前落果現象。
(四)物候期
該試驗園葉芽萌動期為3月20—25日,花序分離期為4月10—13日,初花期為4月22—25日,盛花期為4月15—18日,末花期為4月20—25日,果實成熟期為7月30日至8月5日。
三、栽培技術要點
(一)建園地址
新建園地宜選擇遠離污染源,交通便利,土層深厚肥沃,有水源灌溉的地方。采用M26、M9自根矮化砧或中間矮化砧栽培,株距為2~3 m,行距為4 m。定植時,要求株、行對齊,苗木扶直,根系自然舒展向下,埋土后隨即踩實,以保證根系與土壤密接。栽種后立即澆1次透水。
(二)授粉品種的配置
合理配置授粉品種。授粉品種可選用粉紅女士、藤木1號、皇家嘎啦等。
(三)肥水管理
該品種結果早、膨大快、成熟早,應注意前期肥水管理。在水分上,萌芽前澆1次水、開花后澆1次水,果實膨大期視土壤墑情確定灌水次數,原則上少量多次。在施肥上,每年凍土前結合深翻施基肥,以腐熟的有機肥為主,按1500 ~ 2000 kg/667 m2配合施用一些生物菌肥。春季萌芽前追施氮肥,果實膨大期增施磷鉀肥,結合灌水追施一些液態肥、果樹專用肥,有針對性地補充一些微量元素。
(四)整形修剪
目標樹形為紡錘形,其整形要點為:宜采用紡錘形樹形,栽植第1年不定干,冬剪去除所有較大主枝,以保持中央領導干的生長優勢。第3~4年開始按紡錘形要求選留主枝,主枝保持單軸延伸,無主枝部位可刻芽促發新梢。幼樹輕剪長放,主枝展開角度為80°~100°,輔養枝展開角度為100°~120°。
(五)花果期管理
該品種成化率高,自然坐果力強,應重視疏花疏果,合理控制負載量。疏花可按照間距法疏除多余花序,以15~20 cm間距選留為宜,并注意選留發育良好的花序。疏果可“以花定果”,疏除全部邊花,只保留中心花蕾。盛果期每667 m2按2000~2500 kg產量結果。
(六)病蟲害防治
冬季落葉后要清理果園,清除病枝、病果、僵果等,以減少病蟲源。春季全園噴施1次3~5°Bé石硫合劑,防治越冬病菌及蟲卵。蘋果品種“秦陽”樹體生長健壯,抗性較強,栽植時應注意輪紋病和早期落葉病的防治。
(七)適時采收
采收時期以果實充分膨大、果實底色黃綠、全面著色時為宜。因采收時正值夏季高溫時期,采收時應選擇上午或下午氣溫較低時采收。采收后的果實要注意及時預冷和包裝上市。
蘋果品種“秦陽”在三門峽市表現較好,抗病性強,產量高,效益好,可以作為優良的早熟蘋果品種在三門峽市進行大面積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