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峰 崔戰勝
一、農業生產狀況
(一)農產品種植面積的變化
近幾年,孟州市積極推進高標準良田項目的建設,以及小麥綠色高產創建項目,使得小麥的種植面積穩定中略有增加。由于玉米價格的下降,造成了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降低。蔬菜種植面積的變化反映了現在蔬菜在數量上已經滿足社會的需求,但在質量上還需要提高,傳統的蔬菜種植也需要有一定的轉變。花生的種植面積在2016年、2017年有較大增加,這與玉米價格的降低有直接關系。藥材、瓜果的種植面積穩中有波動,這都是受市場行為的影響。棉花和蘋果的種植面積一直處于下降的趨勢,說明孟州不適合種植這些作物,品質、價格等缺乏市場競爭力,人們也在生產中進行著選擇。
(二)農產品經營主體的變化
孟州市家庭土地承包面積共2.53萬hm2。從表1中可以看出,從2013—2017年,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逐年增加,到2017年占到總承包土地面積的58.4%。注冊合作社的數量從2013年的441個穩步增長到2017年564個,其中,國家級4家,省級5家,焦作市級19家。家庭農場從2013年的20個逐年上升到2017年的77家,其中,省級家庭農場2家,焦作市級家庭農場8家。土地流轉以及合作社、家庭農場的快速發展為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標準化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對農業生產力的提高,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三)生產管理方式的變化
農業生產的管理方式逐步由粗放式的家庭自給自足的小農經營向更加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許多生產單位逐漸向企業化經營的方向靠攏,建立有自己的生產管理制度,制定生產操作規程,規范生產操作過程,嚴格把控生產質量,并積極申報“三品一標”認證,提升農產品品質。具體數據見表2。
(四)投入品使用方面的變化
在農業投入品使用方面,由表3可以看出,生產經營者以及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要求在提高,人們對健康、高品質的農產品越來越高的需要,逼迫生產企業轉變生產模式。目前,全市化肥的施用量基本保持穩定,在高效生物化肥逐漸推廣使用后,化肥的施用量會逐步有降低的趨勢。農藥的施用量有明顯的降低,其他的物理、生物防治方法會被越來越多的應用。
二、農業生產的一些新現象
(一)經營模式的改變
一些農產品經營主體開始轉變傳統的經營模式,向休閑農業、觀光農業轉變,增加生產經營的附加值。如孟州市豐瑞園農業生產園區,集旅游娛樂、度假觀光及生產于一體的生產模式,既豐富了市民的生活,又創造了豐厚的效益。葡萄種植園、草莓種植園發展消費者自由采摘的模式,增加消費者的采摘樂趣,同時,也能增加自己的銷售量。米奇蘋果醋既發展自己的蘋果種植,又發展后加工產業,做成附加值更高的工業產品,提高自己的效益。有的采用種植純天然的農產品發展自己的特色,如谷旦鎮發展的純天然石磨小米等。
(二)經營品種的豐富
生產經營者根據市場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種植品種,創造更好的效益。如西部嶺區近年來大力發展油料牡丹的種植,發展無籽石榴的種植以及櫻桃的種植,通過填補市場空白來改善自己的經營模式。
(三)銷售方式的轉變
現在是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就是效益,信息就是生產力,農業生產也積極采用現代媒體的力量,助力自己的生產經營。一大批生產合作社、家庭農場開始借助電腦網絡、手機微信等方式宣傳、銷售自己的產品,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這些都是時代發展帶給孟州農業生產的變化,使孟州的農業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惠及更廣泛的人群。如孟州和泰豐源的山藥在京東專門注冊了自己的店鋪,形成自己的品牌。
三、發展趨勢
(一)經營方式向現代化轉變
孟州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是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趨勢,這里面包括了下面幾個特征:制度化管理、規模化種植、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營。制度是一個企業生產經營好壞的保證,農業生產者要想生產出質量穩定可靠的農產品,必須要有自己的制度保證,并按照標準化規程進行生產操作。規模化才能節約生產成本、產生效益,并吸引更多客戶。孟州市現在發展出了一批規模越來越大的企業,如孟州全義農場,近年來規模不斷擴大,現在發展到過萬畝,吸引周邊農戶不斷加入韭菜種植,形成全國知名的韭菜種植基地。要發展現代農業,只有建立自己的品牌才能更有助于自己的企業發展,獲得消費者的認同。目前,孟州市已有一大批農業生產企業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并在市場上具有較高的認可度,如韭瑞牌韭菜、米奇蘋果醋、亨泰豐源山藥、三聯杏鮑菇等。
(二)經營方式向高端化轉變
現代農業生產必須要找好自己產品的定位,滿足特定人群的需求,并在選定的領域努力做好自己的產品,才能獲得較好的發展,創造更大的效益,高端化一定是現在及未來一部分人的市場需求。目前,孟州市一部分農業生產企業就確定了自己的高端化生產方向,如亨泰豐源山藥就定位高端市場,嚴格控制產品質量,雖然價格貴了,但仍然很好的需求。如孟州市的小麥種植大力推廣綠色高產創建,種植高品質的小麥品種,適應不同食品加工的需要,這些都是社會、市場發展的必然。
(三)個體經營向特色化轉變
一些小眾的農產品種植,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實行差異化種植,尋找市場空白,滿足人們豐富多彩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不錯的收益。如孟州志尚合作社種植的反季節白菜、蘿卜,槐樹嶺區的櫻桃園、無籽石榴等,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轉化為很好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