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漢祥
摘 要:德育教育對學生的影響相當巨大,甚至會伴隨學生的一生。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得成果,從社會需要的角度來看,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農村教育環境中,大多數的學校與教師都將教育重心全部放在升學率上,刻意的削弱德育教育工作。而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創新,農村的教育觀念也隨之發生的改變。因此,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對于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應該高度的重視。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端正德育工作的位置,在不斷更新的教育工作和教育思維下,做到將初中德育工作在教學中有效落實,進而做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學的質量。然而,這一決策該如何落實、實踐?做好農村初中德育工作,要有新的思路與對策。
關鍵詞:德育教育工作;初中;農村;教學資源;策略;環境
學校正確開展德育工作,可以使學生的心里健康得到正確的引導與維護,同時也從側面保護了學生的身體健康。初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甚至于世界觀都還處于逐漸建立的階段,此階段對于學生的道德品質,德行素養來說都是非常時期,如果稍有不慎,就會從正確的軌道上跑偏。而農村的教育環境與城市的教育環境相比較,會有諸多的不一樣,農村的思想文化,教育水平都相對比較落后,農村的教學環境、生活環境,教育資源等等都有一定的欠缺性。這些都在以某些形式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隨著新課改的形勢下,農村初中要以教師為首、學生為主做好德育工作[1]。由于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家庭背景、學習思維、心理素質甚至是學生的性格等等都存在著差異性,對于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巨大差異,教師在研究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實踐上都不能是以一種教育方式來對待所有的學生,應該做到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以不同的角度出發,解決不同的問題,教育工作也是一樣的,要以非常規的韌性和耐心進行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一、剖析問題-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
農村初中一直是以應試教育與傳授知識為教育重心的,學校與教師過分的注重主科教學的成績,德育教育工作長期以來被忽視;或者是只是一味的管教學生,把“管教”代替德育教育,制約學生的很多行為,長期如此,很多學生對此產生的嚴重的叛逆心理,越管教越叛逆,惡性循環。這種完全放棄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工作的行為,對德育工作的的效果產生嚴重的影響。甚至一些家長與學校還認為德育教育就是加強學生的行為管理,還加以懲罰制度。德育教育工作完全變了味道。或者是向學生灌輸思想品德知識,讓學生機械的學習,然后在死記硬背,認為這樣就達到了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這種教育方式過于形式化,違背了德育教育的初衷。
德育教育并不單單是課本上的知識,德育教育工作是需要學校教育結合家庭教育來共同完成的[2]。學生家長應該爭取認識自身的角色,不僅僅只是顧及生活起居問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個教師;而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家長,做到及時溝通,全面解決德育教育相關問題。如果雙方顧此失彼也會大大的削弱德育教育成果的。綜上所述,在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還有諸多有待解決的問題,學校與教師應該剖析問題,逐一解決。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側面的在精神上鼓勵學生,增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這樣才能了解到學生內心的世界,因人而異的做好德育工作。
二、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相關問題的解決策略
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問題,做出不同的策略方案,力爭做到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性人才。
首先教師要以自身為標榜,為學生樹立好形象。其次要從基本抓起,管理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學生在點滴細節中慢慢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在學校中,全體學生、教師都從實際出發,為德育教育工作建立一個強大的架構[3]。形成全體師生育人育己的良好教育環境。學校與教師無論是在日常行為中還是課堂教學中,都要做到對每一位學生都平等對待,沒有優先與后進之分。這樣才可以使一些逐步喪失自信心的學生,重拾信心。初中教學中的德育工作是以貼近學生遵循社會生活為育人原則的,例如:垃圾分類、不打架不罵人、尊老愛幼等等;見微知著、循序漸進,來進行相關的行為規范與社會教育、道德教育等。這樣才會讓學生體會到,德育教學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對教學減少排斥性,產生興趣,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4]。而這一系列的德育教育工作也要有自己的體系支撐,有教育就要有教育結果,學校可以適當的為學生做出相應的道德素養相關評價。對學生的德育發展的綜合進行評價,理論知識與實際行動結合,力求從實際出發,不是統一看成績,而是根據學生自身的進步與發展的狀態,來進行考核。例如:理論與實踐;課堂上與課堂外;日常與生活;教師與同學之間等等。具體可以考量學生在家中的改變情況,在與家長相處時是否做出良好的變現等。對學生的德育教育的考核情況不能過于刻板,還要科學的考量,要以實際可行,為考核方向[5]。最重要的還是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學生從思想上去追求學習上進。
結束語:
農村初中的德育工作雖然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但只要學校與教師不放棄發展努力做好農村初中的德育工作發展,那就一定會得到好的教育結果。要使小樹成長為參天大樹需要很長的成長時間,而培養一個優秀的人才則需要更多的時間,農村初中德育工作負重致遠。初中德育工的形勢較為嚴峻,不斷地產生新的問題需要去解決,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探究。首要工作就是,學校與教師要探索更科學、更適合農村初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實踐的方式。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做到持續平等的對待所有學生,讓學生感受到,平等的待遇。這樣才可以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養,養成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只有教師與學生共同不斷的努力,積極的去探索、開拓,發展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學校的德育工作的新局面才能不斷的推進。
參考文獻:
[1]李虎燕. 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4,(1):119-119.
[2]李永東. 農村初中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 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9):138.
[3]梁園園. 淺談農村小學德育工作的現狀和對策[J]. 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32):1.
[4]張忠華,耿云云. 實踐性:生活德育的本質特征與根本途徑[J]. 教育導刊(上半月),2009,(8):7-9.
[5]陳桂生,黃向陽. 關于德育基本理論及問題的談話[J]. 上海教育科研,2014,(1):35-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