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東
摘 要:民間藝術一般都是由大眾所創造出來的,在中國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中,民間藝術的發展在不同的時期都有著不同的體現。這種藝術發展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陶藝作為現代民間藝術當中頗受歡迎的一個部分,學習陶藝成為很多人休閑娛樂的首選,本文將從陶藝教學入手,談談民間文化如何體現在整個教學過程當中。
關鍵詞:民間文化;陶藝;教學
引言:
民間文化作為國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發展過程當中融入了更多傳統文化和傳統習俗方面的意義,民間文化也因其地域差異形成了很多不同的文化形式,是社會、精神和生活等方面,每一個民間文化都是民間審美的體現,具有普遍性。
現代陶藝的發展
中國現代陶藝自出現之日起就收到了來自西方和本土陶藝文化的沖擊,西方的陶藝文化在新思潮的推動下向著前衛和流行方面發展,而中國現代陶藝在發展過程當中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學習了西方陶藝的風格,具有綜合性和多樣性的特點,但是又缺少一個直線式的發展。而中國的陶器從遠古時代到現在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形成了當代的制陶手藝,但是由于技巧復雜,鍛造不易,很多人都傾向于學習西方的技術,但是又希望能有民族特色。因此陶藝教學的發展總是處于西方化和本土化的沖撞當中,沒有形成獨具一格的現代陶藝發展模板,模仿的痕跡隨處可見。
民間文化在陶藝教學當中的應用
直接使用與形意結合
中國陶藝教學過程當中會因為地區不同形成不同的制作風格,尤其是從圖案和紋理來看,很多時候都是就地取材,直接來源于民間文化。比如說:中國著名的八仙過海的故事,陶器制作者從神話當中選取人物形象,通過色彩的刻畫來凸顯人物性格,將不同的元素雜糅在一起,通過創新和再創造將它們呈現出來。這些民間文化的元素在應用過程中具有較高的辨識度,能夠形成一定的代表作用。同時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必須符合大眾審美,只有這樣才能在陶藝教學的過程當中更好的調動起人們參加陶藝制作的熱情,并在陶藝制作的過程當中獲得足夠的喜悅感。陶藝在整個制作過程當中,都是形表兼具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本土化的特征,這種形表兼具的藝術表達,可以直接應用于整體也可以簡單地應用于局部,通過不同的色彩和圖案的重新組合來達到創新創造的最終目的。
藝術的分解與重構
現代藝術在發展過程當中往往會體現出強大的包容性,這是因為當今社會文化交融的趨勢越來越明顯,而現代藝術追求的創作表型形式和精神享受雖然和傳統陶藝表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都是表達一個創作者內心想法的途徑。比如 “年”的故事,年作為一個妖怪,作威作福,因此人們為了戰勝它就想出了一個辦法,時至今日已經演變成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陶器制作當中,將“年”的形象當中涉及的元素打亂以后進行重新組合,圖案設計上也體現出更多的跳脫感和文化藝術之間的碰撞,這樣的藝術設計更加新奇,充滿時尚氣息。
民間文化在現代陶藝教學當中的體現
造型藝術
陶藝制作作為一種三維的物品制作方法,它能夠很好地結合二維設計的優點[2],現代陶藝在教學過程當中常常會在結合傳統書法、繪畫以及雕塑的基礎上結合西方的油畫,通過合理的應用和布局來創新和創造出更多的造型,而這樣的造型設計更能讓陶藝家得到心靈上的滿足,他們能夠獲得自身的價值感陶。
裝飾藝術
陶藝教學的裝飾藝術主要體現在對民間文化的合理應用上,民間文化當中含有諸多不同的因素,這樣的因素在陶藝創作的過程當中根據陶藝家的再創造,原本單一的圖樣類型可能會以更加有趣的文字符號呈現在大家面前,并通過對物料的嚴格把控,在原先的基礎上通過不同的技巧催生出更多的衍生風格,讓藝術形態的表達更具有前瞻性,表達的方式也更加豐富和具體,不同裝飾手法的合理應用,能夠在視覺上,產生更多創造性的審美,以次不斷推動新的裝飾手法的產生。
色彩藝術
色彩的沖擊往往是會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的[3],色彩藝術作為民間文化當中的重要環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色彩藝術的變化不光從顏色配裝角度進行創造,同時也可以在陶器本身上做文章,通過凹凸的設計來幫助在顏色填充的過程當中產生更多的視覺色差,對人的審美帶來更多的沖擊,或者是在圖案交織的紋理上通過色彩的遞進變化,加深對色彩沖突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特別的審美方式。
綜合表達
陶藝在整個教學和制作過程當中也是十分注重精神表達的[4],這是要由藝術本身的性質導致的,再加上受到民間文化的熏陶,陶藝在精神表達過程當中更加傾向于對民族情感的表達和體現,能夠傳達出更多精神層面上的東西,讓陶器的制作也變成文明傳遞的使者,而創作者能夠更加充分的對陶藝附上精神和靈感的表達,通過不同的制作技藝展現出來,并能引起一定的共鳴。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民間文化體現在陶藝教學的方方面面,但是及與社會所處的時期的不同,陶藝教學的演變也正好能體現出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發展,陶藝作為民間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無一不體現人們的審美情趣,現代陶藝教學更是在吸收各種藝術精華的基礎上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提升,帶領民間藝術文化走上一個新的發展階梯。
參考文獻:
[1]羅小聰. 淺議民間文化元素在現代陶藝創作中的應用[J]. 美術觀察, 2006(9):112-112.
[2]汪曼莉. 論民間藝術在現代陶藝中的表現形式與文化思考[J]. 景德鎮學院學報, 2017, 32(1):88-93.
[3]華斌. 弘揚民間文化 開發陶藝教學[J]. 畫刊(學校藝術教育), 2013(1):22-25.
[4]榮昌陶器制作工藝在高校陶藝教學中的應用探究[D]. 西華師范大學,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