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豪
摘 要:切實抓好黨建工作是國有企業進一步深化改革、提質增效的重要抓手。當前,國有企業改革邁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有企業黨組要率先直面問題,下大力氣解決問題,以黨建促改革、促發展,進一步激發和釋放國有企業的發展潛力。
關鍵詞:國企;黨的建設;深化改革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新中國成立70周年,縱觀國有企業的發展歷程,黨建工作的虛實興衰,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營和發展。當前,伴隨著改革的持續深入,原有的舊的機制體制被一一打破,國有企業改革也逐漸走向了攻堅期和深水區,諸如“黨群組織弱化”的共性和個性的問題也逐一暴露。如何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和加強黨的建設”的要求,破解國企改革發展過程中黨的建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是擺在全體國有企業黨建工作人員面前的重大問題,也是全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問題。
一、現階段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
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之際,國有企業更應該深入學習,常抓不懈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主動查擺問題,對過往情況開展“回頭看”專項工作,以“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在學習和查擺中,筆者認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四:
最突出的問題首先是國有企業黨建政治功能弱化,主要是由于國有企業在適應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越來越注重經濟利益的最大化,進而忽視了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同時,國有企業的黨組織管理方式未能與時俱進適應日益市場化的公司發展模式、黨組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程序的滯后性以及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的兼職化,老齡化現象突出。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自身定位不清晰。個別國有企業黨組織思想認識淡薄、功能定位模糊、組織機構不健全、人員配備不到位以及工作執行不嚴不實。二是國有企業政企不分,政治功能難以同企業經濟利益協同發展,主要表現在企業履行自身政治功能的空間極其極其有限,對深化改革的尺度和邊界不能合理把握。三是黨組織的作用發揮不明顯。具體表現為黨組織在企業中“位微言輕”,在企業生產經營環節中基本處于“缺位”,沒有落實“黨管干部”的要求以及企業管理層的選聘方式不完善。
其次問題出現在國有企業黨務工作者自身意識淡薄上。具體表現為:黨務工作者黨性修養欠缺,不能充分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缺乏先鋒意識,甚至理想信念喪失,自己本身成為“老虎”和“蒼蠅”,極大地限制了黨建工作的開展。黨務工作者缺乏組織觀念,對黨務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嚴格執行黨的方針政策,管黨治黨不到位,民主集中制形同虛設。黨務工作者服務意識普遍缺乏,為民服務理念欠缺,為人民群眾辦事不走心、不主動,對群眾反應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解決,工作方法單一,缺少換位思考的能力。
再次是黨建工作對職工服務功能較弱,基層職工的利益訴求得不到切實保障。具體表現在有些國企單純追求企業盈利,忽視基層職工根本利益,職工的福利待遇和權益得不到根本性保障,特別是職工出現思想問題時不能有效干預和解決,進而降低了職工工作的熱情,使其無法全身專注于工作,繼而產生消極情緒,造成不良影響。這對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非常不利。
最后,國有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缺陷也對黨建工作的高效開展造成極大影響。一方面是新時期黨建工作在國有企業人事管理中政治引領作用不足,個別企業領導人在選人用人方面存在不正之風和腐敗的現象,不能完全做到任人唯賢、公開、公正;另一方面,隨著社會整體的發展變化,人員對工作崗位有了更多的考慮和選擇,人員流動頻繁,基層黨組織未能及時有效了解職工思想動態和工作情況,支部換屆工作不及時,甚至有支部委員會長期缺人現象。
二、充分發揮基層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提升國有企業黨建水平
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是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沿陣地和基本單元。國有企業黨支部要積極主動適應時代發展變化,創新開展黨建工作,對癥下藥、靶向治療。
第一關鍵是抓住黨組織的核心作用。以人為中心,強化黨性修養,牢牢把握好黨管干部的原則。在國有企業中,黨組織要把把關、定向、動員、組織、服務群眾、促進和諧的領導核心作用發揮出來,通過定期匯報、主題教育、專項培養和組織任免,確保國企領導干部在黨組織的全方位、全天候、全過程管控之中。
第二關鍵是參與重大問題的決策。黨組織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時,要厘清權責關系,將黨委會、董事會、經基層間的職責予以明確,相關決策機制要通過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對于“三重一大”決策事項,必須由黨委會進行決議,同時也要把握好尺度,既不能一味放權,也不能大包大攬,以黨委會代替董事會和總經理辦公會,“兩個一以貫之”的總體要求不能變。
第三關鍵是做好協調服務工作。企業最終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國有企業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黨委在企業的日常管理工作中,也要把企業的經營生產作為中心,尋求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國有企業的黨組織把黨建工作像血液一樣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的肌體中,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的強大助推力。
第四關鍵是做好黨的監督。黨內監督是黨組織的利劍法寶,《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規定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國有企業內部之所以建立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目的就是要在監督好企業的各項工作同時監督好參與企業經營的所有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漸,遏制住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把清正廉潔貫穿企業經營的始終。支部組織干部職工逐級簽訂廉政責任書或承諾書,提高黨員自身的“紅線意識”,以書面形式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把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長期任務,嚴肅查擺糾正“四風”問題新動向、新表現,督促黨員嚴格遵守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可能出現的廉政風險和每一個崗位所涉及到的廉政風險點逐一梳理排查,確保將廉政風險降到最低。
第五關鍵是建立標準化工作體系。無規矩不成方圓,建立標準化黨支部是科學規范黨組織工作的重要抓手,具體要做到:一抓上級精神落實。黨中央和各級黨組對基層黨建工作開展有許多制度性要求,基層黨組織要找準摸透,認真領悟。要在學懂弄通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建工作規章制度體系,建立符合企業自身實際的黨建模式;二抓實際工作開展。基層黨建不能脫離所在單位這個最大實際,要將本單位實際和上級精神相結合,找到契合點,思考工作方法,對標先進,將黨建工作定性定量的列指標,列時間點,列責任人,才能保證黨建工作狀態可控、方法科學、手段規范;三抓工作思路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