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歡
本文采用調查問卷及現場訪談的方法,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下簡稱“地大”)有敬業觀的課程、學生活動以及部分大學生的敬業觀進行調研。調查問卷采用以班級和專業為單位發放與收取、統計分析或訪談的方式,抽取了地大經濟管理學院、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工程技術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水資源與環境學院、能源學院、珠寶學院、地球物理與信息技術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等學院21 個專業的學生進行了調研,調查對象包括本校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回收有效問卷552 份。
1.地大敬業觀的教育現狀。
調研數據顯示,隨年級的升高,大學生對核心價值觀和敬業觀的認識程度呈現上升的趨勢。地大與敬業觀相關的課程主要集中在經濟管理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包括《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核心價值觀研究》《修身與中華傳統文化》《心理安全與社會適應》等課程,但總體比例低,只占所有課程的0.3%。雖然有一些涉及到傳統文化的課程,但都聚焦在禮儀和制度方面,直接涉及到《論語》等經典本身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見在課程方面,地大敬業觀教育十分匱乏。但是對于課堂內容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程度上,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呈現逐步降低的趨勢,但是到了研究生階段,又出現了明顯的上升,這應該是研究生對于社會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者在實習和短暫的就業過程中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第二課堂的敬業觀教育相對比較豐富,集中在專業實踐、紅色課堂、團建、職業生涯教育等方面,向同學們傳遞勤學、愛國愛校愛崗、修身等敬業觀念。其中專業實踐主要是在北戴河與周口店的地質實習,讓同學們在實地感受“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也是對地質專業精神的實地詮釋。紅色課堂有紅色“1+1”等各種黨建活動與學習,提高黨性修養。團建通過諸如運動會、合唱比賽等大中小型互動,注入活潑健康、團結互助等敬業觀念。職業生涯教育則通過課堂教育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讓同學們學習現實可用的敬業觀。
2.地大敬業觀教育的影響。
大部分同學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較為認同,重視自身價值觀以及敬業觀的培養。
大部分同學對學習及工作的認識比較理性,都比較重視敬業觀對自己未來就業和社會地位的影響。
大部分同學對大學教育持肯定而樂觀的態度,認為大學不僅教授知識,更重要的是教授生活生存技能。
地大較好的將“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校訓精神傳遞給了本校學子,在地質行業中出現出很多精英,但因為宣傳方式和內容的欠缺,并沒有形成地大特有的文化氛圍,地大敬業觀教育的影響并不是十分明顯。

您在校期間接收敬業觀指導的途徑及影響程度如何?選項 途徑所占比例 影響比例馬克思主義學院課程 91.29% 48.76%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指導 95.38% 21.69%社會實踐等團委活動 67.24% 14.53%專家講座等黨建活動 53.77% 10.80%其他途徑 12.36% 4.22%
調研數據顯示,地大學生自主培養、踐行敬業觀的現狀并不樂觀,除去學校組織的課堂與第二課堂的內容以外,只有12.36%的學生會主動尋求相關學習。這表明,地大敬業觀教育的提升迫在眉睫。
1.課程設計不夠全面。
地大更為重視地質類專業的建設,人文類的課程設置較少,近年來比例更是下降。如《大學語文》課程由原來的本科公共必修課調整為選修課,課程量少導致很多同學沒有機會選課,間接造成了敬業觀教育受眾的縮小。
2.敬業觀教育體系尚未建立。
作為理工科院校,地大校園文化建設尚待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價值觀通識教育和就業指導中心的職業生涯教育以及心理中心等部門可以通力合作,不斷促進學校文化建設,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打造第一課堂第二課堂相結合的全方位立體化的核心價值觀教育體系。
1.學習側重專業,缺少人文氣息。
地大學生以理工科居多,以實驗室科研為主,專業學習壓力較重,加之人文類課程較少,同學們缺乏人文社科類的教育。
2、各類活動太多,缺少濟世情懷。
因校內第二課堂活動數量大,地大學生校外活動極為有限,缺少與外界交流的平臺和渠道,導致學生文化素養一般,缺乏“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濟世情懷。
綜上模型分析,《論語》對敬業觀有著全面的論述,對提高大學生敬業觀必將有著極大的推動作用,因此須要落實《論語》中敬業觀的學習。
鑒于地大人文社科類課程設置較少的現實,應極力推動傳統文化進課堂,開設不同類別的傳統文化課程,邀請名師講解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加強價值觀教育的同時也會塑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融入到實踐中
將傳統文化學習融入到豐富多彩的黨團活動以及專業實踐中。比如加強社團指導老師的專業性,著手打造精深的國學社團;舉辦詩詞大會等類型的比賽等,通過提高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來推動傳統文化的學習。
為大學生樹立良好敬業觀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在學業方面,可將傳統文化課的學習納入學分系統;就業方面,可提高畢業生支援西部、貧困地區的支持力度;創造寬松的實習、創業環境等。
發揮我校“艱苦樸素,求真務實”的作風,將傳統文化的學習開設到地質課堂,繼承老一輩人“躬耕從未忘憂國”的家國情懷。打造本校知名校友系列故事,加大宣傳,讓同學們在進入大學的一刻就感受到地大敬業前輩的風范。
“敬業”價值觀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亦是《論語》思想的重要成分;既是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重要內容,也是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通過對《論語》敬業價值觀的總結來其在培育大學生敬業價值觀過程中的積極作用、探索培育大學生敬業價值觀的途徑,有助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具體化;有助于推動我校師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情;拓展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有利于開拓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促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科學化、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