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正茂
摘要:現代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無疑對現代教育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而對于高職英語課堂教學而言,其作用是顯著的。但是隨著信息化手段的廣泛使用,各種信息化手段的實施也帶來了影響預期課堂教學效果的問題。我們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積極改進教學模式,使傳統的課堂教學與現代化技術手段進行更好的融合,從而使信息化手段的應用效果最大化。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手段;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教學效果最大化
信息化教學的優勢性是顯而易見的,不但為現代高職英語教學提供了便利,使得高職英語教學更加開放。并且在時間和空間上突破了局限,使知識信息的傳播更加得快捷。
一、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優勢
(一)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豐富了教學資源
傳統的高職英語教學,紙質化教材是唯一的知識來源。知識的獲取單一,缺乏系統性?,F代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豐富了教學資源,使得教師和學生能夠通過網絡快捷的獲取知識。各出版社編寫的高職英語教材融合了紙質版、光盤版、網絡平臺版,使得知識得呈現更加立體。教師借助于互聯網平臺,能夠將各式各樣的高職英語教學資源,通過多媒體等方式,將其推送到網絡教學平臺中,供學生自主學習使用。網絡上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數字化內容、課堂的導學任務單、微課堂視頻資料、學生的學習成果展示等都可以在實現在教育平臺上的資源共享,使得大學英語教學資源更加豐富。
(二)信息技術可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方式等
“一言堂”的現象大多存在于傳統的高職英語課堂中。這樣做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當現代信息技術進入高職英語課堂以后,封閉的、孤立的、單向的課堂教學逐漸被打破。教與學的工具從單一課本向多元發展。線上教學的多媒體課件、應用軟件、網絡教學平臺等成為教學的常用工具。知識的呈現方式更加立體。知識的來源更加豐富。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尤其是利用手機進行線上學習的模式,可以說大大的提高了高職學生的英語課堂的參與性。這樣,便提高了獲取知識的主動性與主體性,提高了課堂的知識傳輸效率,變革了學生學習的方式。
(三)信息技術可望變革教學評價方式
學生自主學習過程能夠受到現代信息化技術的有效監控,學生網上自主學習的過程也能通過技術手段進行自動記錄,從而為對學生提供全面得評價方式提供了技術支持。傳統的課堂教學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不夠,而比較重視對學生的終結性評價。這樣做的弊端是,對學生得評價不夠全面,客觀。形成性評價注重過程以及發展性。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采用多種評估方法和手段相結合得形式。根據教學目標,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
二、信息化手段應用的誤區分析
盡管信息化手段擁有很多先天的優勢,但是信息化手段只能成為教師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我們不能“神化”信息化手段的應用,過分依賴于信息化教學的手段?,F在很多大學都在搞教師的基本功大賽,總體上過于強調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而忽視了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把握,這樣做就得不償失了。教師在應用信息化手段的同時也存在一些誤區,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誤認為信息化教學模式可以代替所有傳統教學模式,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信息化手段的應用使得教學方式更加開放、學生的學習方式更加具有自主性。但是信息化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它也有自身的不足。它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首先,信息化手段永遠無法替代教師授課時的表現力,情感渲染和對學生的感染力。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講授知識之外,起到對學生不良行為的糾正的作用,并及時給予反饋與指導,然而有些教師沒有協調好信息化手段的輔助功能和自己的主導作用的關系,造成了本末倒置。
(二)忽視學生的認知規律,過多使用信息化教學手段
有的教師將所有知識內容都以多媒體的形式呈現。這樣做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直接展示了學生需要思考的內容。學生們沒有時間思考和消化。這樣做的結果是,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得不到培養。一些教師在高職英語課堂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只扮演放映員。教師將所有教學內容都顯示在大屏幕上。所有的教學資源都被放在在線學習平臺上。另外,在課件制作的過程中,有的教師過分追求多媒體效果。教師過度地使用聲音,圖片,動畫來展示教學內容。結果適得其反,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偏離了教學目標。
信息化教學方法只是輔助的教學手段。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整合教學內容,確定教學資源的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的使用。教師有效地組織課堂,引導學生積極觀察、思考問題,進行主動學習,并輔以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才能真正做到優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蔡基剛.英語教育不能總在低水平上徘徊[N].光明日報,2017-3-28.
[2]毛燕輝,陳毅萍,ICT 與大學英語整合之現狀調查[J].現代教育技術,2015(04):110-118.
[3]鄧志偉.個性化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4]陳堅林.大學英語教材的現狀與改革—第五代教材研發構想[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05):256-287.
[5]竇福良.課堂生態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