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亞楠
摘要:舞蹈課程的核心是陶冶美的情操,提升學生的自身藝術修養,著重進行學生“六力”(即:意志力、協調力、記憶力、模仿力、思維力、創造力)培養。當今線上教學模式的興起,給大學教育帶來了新機遇、新挑戰,將傳統的“堂上聽課堂下答疑”翻轉為“堂上討論線上學習”。主要特點是授課人數少、在校注冊、在線視頻、在線習題、線上答疑,采用線上學習與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模式,通過發揮各自優勢,從而提升課程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舞蹈;線上教學;線下課堂;轉型
一、傳統舞蹈課程教學與線上授課的對比
(一)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授課與學生學習時間相對受限,線上課程授課與學習時間相對靈活
目前學前教育專業現有舞蹈課程安排的課時少,一周兩個課時,從而引發教師教學時間緊,任務多,容量小等問題,難以將全部的教學內容完整、細致、深入地傳遞給學生。而線上課程授課教師可將授課視頻上傳到平臺中,學生可以隨時并重復觀看學習。
(二)傳統教學位置受限,線上課程授課學習地點由學生決定
傳統教學模式上課地點僅限于教室內上課,如學生請假等因素,無法回到課堂學習,將是傳統教學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線上課程授課學生可以選擇上課地點,不局限于教室內學習。
(三)傳統教學課后答疑時間受限,線上課程授課能夠有充分的時間完成
傳統教學課后僅有10分鐘休息時間,時間緊無法解決課堂中學生存在的一些問題。線上課程授課老師和學生們借助平臺,學生提出問題,教師隨時可以解答。
(四)傳統教學上課人數受限,線上課程授課一對一授課
由于舞蹈課程為大班授課形式,每個班平均30人左右,后排同學不能夠清晰看到教師的舞蹈動作,教師關注不到每一位學生,這些現象將是避免不了的。反而在線上課程授課時,如果沒有看清楚教師的動作,學生可反復觀看視頻,直到學會為止。
二、現代數字背景下的舞蹈課程轉型模式需要完成“線上+線下”兩方面工作。
(一)線上教學部分
1.主講教師事先設計線上授課的PPT課件,按照章、節、點、條精確編號。
2.教師錄制包含以知識點講解為主的線上授課視頻。
3.教師提供與知識點相關的資料庫,以便于學生閱讀查詢,拓寬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4.學生在學習完本節課程后可提出問題。
5.教師及時解答問題。
6.教師編寫典型的線上授課“微作業”或課后測試。
7.學生按教師的要求注冊、登陸課程平臺并選課,瀏覽學習資源,自定學習時間觀看線上授課微視頻。教師能夠隨時觀察學生學習情況,對于通過網絡未能解決的問題或新問題,整理后進行線下課堂答疑。
(二)線下課堂內容
1.教師通過線上授課平臺快速了解學生課前視頻學習的整體情況,并對疑難問題進行歸類、整理和總結。
2.在課堂中及時給學生做出現場解答。
3.線上作業線下進行抽查,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最終的期末考試將在線下完成。
(三)現代數字背景下的舞蹈課程轉型模式中學生學習的整個流程
1.學生登陸課程平臺,選擇學習視頻或者PPT課件講解。
2.通過學習課程的同時,還可以查閱與知識點相關的資料庫。
3.無疑問后可將作業以視頻的形式上傳至平臺中,或者完成教師給出的課后測試問答。
4.教師及時查閱學生作業,如順利完成的同學,教師給出相應的成績。學生完成本節課內容。
5.如果學生作業不合格,學生可提出線上答疑或者再次進行作業完成。
總之,現代數字背景下的舞蹈課程轉型模式的基礎和優勢使教師要針對性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有效提升有限課堂時間內的教學效果,及時獲取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而為學生搭建了一個更輕松更方便的學習工具或平臺,更好地安排學習時間和學習內容,加強學習效果。如何使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更有效率,是本課程亟待解決的問題。基于此,需設計一種適合舞蹈線上授課的綜合教學支撐平臺,該平臺不僅能有效提升教與學的效率,而且能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支撐教師進行更廣泛的教學模式創新。
三、結語
現代數字背景下的舞蹈課程轉型模式具有靈活性、定制化的線上教學與傳統課堂的混合教學模式,所提供教學內容和涉及的資源應當更加貼近學習者的需求,教師教授的內容和方式、提供資源及布置的作業需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和訴求適時調整。現代數字背景下的舞蹈課程轉型模式是從“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為互動式、啟發式的教學,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針對不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學習者特征,將線上授課內容與技術和多樣化的面授活動有機結合起來,鼓勵和幫助他們進行探索性研究,實現對現行課堂的有效翻轉。
參考文獻:
[1]劉定娥.淺議如何在幼兒園音樂舞蹈教學中滲透民族藝術文化[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6 (01):78-80.
[2]鄧佑玲.應對中國人口較少民族舞蹈文化傳承危機的對策研究報告[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5 (06):8-15.
[3]陳康榮.舞蹈基礎[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
[4]薛天,陳沖,胡雁亭,周凱.舞蹈編導知識[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4.
[5]李軍,石秀茹.舞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賈任蘭.幼兒歌舞創編實用教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7]孫天路.中國舞蹈編導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