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權
摘要:幼兒舞蹈教育的年齡限制,不應過早或者過晚。幼兒舞蹈教育是以培養幼兒興趣愛好為主要目的,而非競技性。幼兒過早接觸幼兒舞蹈教育,可能會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夠,而導致課堂有束縛感和緊張情緒;可能會因為幼兒舞蹈教師的教學目的帶有競技性,而導致身體負荷過重和身體疼痛的感覺;可能會因為家長急于求成的狀態,而導致幼兒失去對舞蹈的興趣和喜愛等等。
關鍵詞:幼兒;舞蹈;年齡
當今社會,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素質教育,與70.80年代的應試教育完全不同。家長更多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一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而非死板老套的讀書。素質教育中的藝術教育在幾年被大力推崇和接受,家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為孩子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但是仍有很多家長有盲區,就是幼兒應該在什么年齡段開始接觸藝術教育。其中,幼兒舞蹈教育的年齡限制是大多數家長所不解的。
舞蹈在近幾年被大眾喜愛和熟知,大多數人被舞蹈所展現出的優雅、韻律以及所表達的含義而吸引。因此,家長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觸到這一門優雅高貴的藝術。同樣,很多幼兒在看到舞蹈表演時,也會深深被吸引,隨之扭動,流露出喜歡之情。但是舞蹈并非一日之功,不僅要有喜愛之情,還需要有耐力、恒心、毅力和忍受力。因此,想要幼兒學習舞蹈,必須找到一個恰當的年齡和時機,這樣才會事半功倍。不然,有可能造成幼兒出現厭學、不認真、不長久等現象。
幼兒舞蹈教育的年齡限制,不應過早。幼兒舞蹈教育是以培養幼兒興趣愛好為主要目的,而非競技性。幼兒過早接觸幼兒舞蹈教育,可能會因為語言表達能力不夠,而導致課堂有束縛感和緊張情緒;可能會因為幼兒舞蹈教師的教學目的帶有競技性,而導致身體負荷過重和身體疼痛的感覺;可能會因為家長急于求成的狀態,而導致幼兒失去對舞蹈的興趣和喜愛等等。同樣,幼兒舞蹈教育的年齡限制,也不應過晚。幼兒舞蹈教育應處在幼兒階段,年齡如果達到小學甚至更高的年齡階段,可能會導致學生的不自信;可能會錯過最好的興趣開發階段;可能會使孩子權衡文化課學習和藝術教育的相互影響及作用。因此,幼兒舞蹈教育的年齡限制不易過早或者過晚。
學習幼兒舞蹈的年齡設定,同樣不應該是一個準確的數字,應該是根據每個孩子的不同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的。比如:心智早熟、語言表達能力較好、天生協調有樂感的幼兒,就適合在3到4周歲開始進入舞蹈課堂進行系統的學習。反之,協調性較差或者接受新知識較慢的幼兒,可以5到6周歲再開始慢慢接受舞蹈教育。幼兒舞蹈老師的教育,也尤為重要。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是否是以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為出發點,而非是以培養專業舞蹈演員或者競技比賽選手為目的。興趣愛好是一切成功的起點,如果對于一個事物,喜愛之情都沒有,是很難成功的。當你喜歡上舞蹈,你會為它付出努力,會為完成一個舞蹈動作而反復練習。這就是興趣愛好的神奇之處。家長的培養理念也應該以愛好為主,不要強調幼兒時期的舞蹈帶來的功能性,只關注舞蹈是否給幼兒帶來快樂和積極向上的動力。比如,孩子每天期待舞蹈課的到來,期待學習新的知識,身體素質變得越來越好,溝通能力越來越強等等。這些便是正確的幼兒舞蹈教育能帶來的正能量和意義。
幼兒舞蹈教育的年齡限制,還應該考慮孩子的身體骨骼發育情況。因為舞蹈學習到了一定的階段,需要加入基本功的訓練。而基本功的訓練,提倡在7周歲以后再慢慢導入。因此,如果教育目的在于培養專業舞者,幼兒學習舞蹈的年齡應控制在身體發育良好的情況下,10周歲以后。因為專業舞蹈訓練的強度較大,時間長,必然會對學生的精神上和身體上,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必須要等到有一定的辨別能力和身體控制能力的時候,再接受專業舞蹈訓練。
幼兒教育如處于低年齡段的時期并在正確的教育之下,會逐漸培養孩子的形體美和氣質美。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坐姿、走姿等,預防彎腰駝背的現象。而且可以培養孩子的審美,對美的理解,一個人從小對美好的事物就有獨到的見解,他也會想要努力創造出美好的事物。幼兒教育如果處于高年齡階段并在正確的教育之下,會幫助孩子建立自我思考能力;會幫助孩子改善已經形成的不良姿態;會幫助孩子提高柔韌性和耐力等。無論什么年齡學習舞蹈,只要學習目的正確,都會得到很多的收獲。
幼兒舞蹈其實不在乎到底應該幾歲開始,不應該有準確的年齡限制。只要你喜愛舞蹈,你正確對待學習舞蹈的初衷和目的,隨時都可以學習舞蹈。幼兒這個年齡段,是最稚嫩、最童真的事情,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和教育。無論幼兒哪個年齡來學習舞蹈、關鍵在于家長培養和老師的課堂教育。年齡較小的孩子,主要以欣賞音樂,感受環境,培養興趣為最主要目的,不用加入任何強制性的練習。年齡較大的孩子,則以協調性、身體的姿態以及審美能力為主要目的,慢慢加入適量的耐力訓練。這樣才會使幼兒舞蹈教育合理有序的發展,最后培養出一批批優秀的舞者,優秀的舞蹈愛好者及高素質的欣賞者。這便是幼兒舞蹈教育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