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耀翔
關鍵詞:跳遠訓練;錯誤動作;糾正
跳遠運動主要可分為走步式、挺身式及蹲踞式三種形式,其中目前現代跳遠訓練采用最為廣泛的就是挺身式訓練方式。挺身式跳遠主要包括四個環節,即助跑、起跳、騰空、落地,盡管它們會對跳遠距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卻是相互聯系的統一體。只有避免訓練的錯誤動作,才能提高跳遠訓練效果。因此,如何糾正跳遠訓練中的錯誤動作,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課題。
一、助跑后期開始降速
在助跑后期,即助跑最后幾步,有些學生會開始放慢速度,這樣必定會降低加速的沖擊力,影響跳遠距離。
糾正辦法:首先,可采取短距離助跑起跳方式,讓學生親身體驗踏板加速的感覺;其次,針對那些體力不足的學生,可采取平穩加速的方式,或適當減少助跑距離,以確保其能加速上板;最后,應要求學生反復進行助跑訓練,引導其果敢進行助跑起跳。
二、助跑步點錯誤
助跑步點錯誤也是跳遠訓練中極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從而影響跳遠的節奏性。
糾正辦法:首先,應采取勻速加速的助跑方法,保持一定節奏進行助跑;其次,建議采取多元化的訓練方式,以強化學生的適應能力,通過反復訓練,以使學生能夠做到穩定助跑;再次,應要求學生將起跳訓練作為重點,反復訓練起跳時的攻板放腳,并對之不斷進行優化、改良;最后,助跑起動方法最好統一,并合理設置助跑標識。
三、收腿不充分或過慢
在跳遠訓練過程中,學生經常會出現收腿不充分或收腿過慢這一錯誤動作,這樣極易導致出現前趴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生的腹部、腿部及腳蹬力不足。
糾正辦法:要求學生重視收腹舉腿訓練,加強練習,訓練過程中,盡量將大腿靠攏胸部。
四、空中收腹較緩慢
部分學生在起跳時經常會下意識的低下頭,收腹反應較慢,上體大幅度向前傾,導致身體只能在空中停留較短時間,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起跳時動作錯誤,未保持騰空姿勢,空中收腹反應較緩慢。
糾正辦法:要求學生反復多次訓練,從中總結出規律,明確起跳所應保持的角度,熟練掌握空中正確技術動作,經過反復實踐練習,從中悟出騰空遠度與高度之間的關聯性。具體如下:首先,鼓勵學生多次進行屈腿跳訓練,保持雙腿起跳,收腹屈膝,將大腿靠攏于胸部,伸直上體,兩腿前伸,起跳時踮起后腳跟,盡量用前腳掌撐地。其次,讓學生利用單、雙桿進行收腹訓練,先用雙手扶住單杠或雙桿,接著屈膝雙腿,用前腳掌蹬地,盡可能完成空中收腹屈腿團身,雙臂壓桿時要保持垂直[1]。
五、助跑與起跳銜接不當
助跑與起跳銜接不當也是跳遠訓練中經常容易出現的一個錯誤動作。
糾正辦法:要求學生反復多次進行連續性起跳訓練和連續性助跑起跳訓練,同時要求熟練掌握助跑起跳的銜接技巧,保證銜接的連續性。具體如下:首先,引導學生反復進行二十米往返跨步跑訓練;其次,可將高四十厘米左右的欄架放置于沙杭中,讓學生進行助跑起跳;第三,可將多個高四十厘米左右的欄架設置于訓練場地,兩個欄架之間的距離控制在四米左右,讓學生進行助跑連續跳欄架訓練;第四,讓學生反復進行十二步助跑起跳訓練,跳入沙坑時,盡量放松身體。
六、“挺腹式”與挺身動作混淆
很多學生極易將“挺腹式”與挺身動作混為一談,經常會用“挺腹式”來取代挺身動作,影響跳遠效果。
糾正辦法:可讓學生反復進行原地模擬訓練,或者也可鼓勵學生連續進行三步助跑起跳訓練,在空中必須保持上體伸直,并注意將雙腿并攏。具體如下:首先,可將起跳板增設于訓練場地,以提升起跳高度;其次,要求學生反復進行助跑單腿起跳騰空摸高訓練;第三,可將一些標志物懸掛于起跳點正上方,讓學生能夠準確找到起跳地點,將頭部與標志物相接觸時,表明已到起跳地點,此時可做起跳空中動作訓練;第四,可要求學生從跳箱上跳下,完成完整挺身動作,并反復多次進行訓練,以加深對挺身動作要領的掌握[2]。
七、落地動作錯誤
落地時正確的動作應該是腳后路先著地,倘若落地動作錯誤,除了會影響跳遠成績外,還有可能造成腳受傷,或發生后坐情況。較為常見的錯誤落地動作主要有兩種:一是落地時重心向后,導致身體習慣性倒向后方,針對這一錯誤動作的糾正辦法,主要是讓學生落地后及時屈膝,以使身心重心下移,雙臂快速伸至前方,以便將身體重點轉移至落點前方[3]。二是落地時腳全掌或腳前掌著地,針對這一錯誤動作,可采取如下兩種糾正辦法:首先,可將相關標志物放置于地面,叮囑學生兩腳有意識、自主踩踏標志物,在接觸標志物后,雙腳快速向前提起,接著小腿有意識地向前伸直落地;其次,鼓勵學生反復進行近距離的起跳落地訓練,注意協調好雙臂的擺動。
八、結語
綜上所述,助跑后期開始降速、助跑點錯誤、收腿不充分或過慢、空中收腹較緩慢、助跑與起跳銜接不當、“挺腹式”與挺身動作混淆、落地動作錯誤等均是跳遠訓練中極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建議教師針對不同的錯誤動作,采取相應、有效的糾正辦法,讓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跳遠訓練技巧,從而取得更好的跳遠成績。
參考文獻:
[1]關英楠.跳遠訓練中對主要錯誤動作的糾正探討[J].科技資訊,2018,16(33):237-238.
[2]劉訓凱.中考體育之立定跳遠錯誤動作及解決方法[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0):208-209.
[3]陳永鐸,郭方印.淺析立定跳遠易犯的錯誤及糾正方法[J].田徑,201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