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偉
關鍵詞:游戲樂趣;幼兒體育教學;游戲元素;組織應用
一、引言
幼兒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體育教育是幼兒培養體系的重要內容,良好教學能夠在激發幼兒參與積極性的同時,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但是在傳統的幼兒體育教學中,受到教學方法、教學理念等因素影響,過多強調“教”,忽略“幼兒學習”的趣味本質,影響了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進而影響幼兒的健康成長。因此,在幼兒培養機制全面創新時,要注重選擇合適的游戲元素,創新教學方式,深化教與學,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二、游戲樂趣、樂學于教、善教促學:幼兒體育教學中游戲元素的組織應用
在當前幼兒教學活動中,普遍認識到體育教育活動的價值與重要性。但是在具體的體育教學中,未能立足幼兒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元素,教學活動趣味性不足,吸引力不夠,影響了幼兒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在幼兒體育教學全面創新時,發揮游戲元素的應用價值,深化教學互動,讓學生體會參與體育教學的樂趣,從而形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一)合理選擇游戲元素,凸顯樂趣優勢
在幼兒體育教學時,想要發揮游戲元素的應用價值,就需要注重合理選擇游戲元素,通過發揮游戲與教學活動之間的協調作用,凸顯游戲的樂趣優勢。在選擇游戲元素,組織教學時,要從幼兒喜歡的活動出發,立足游戲與幼兒特征,為幼兒提供良好的空間。同時,在選擇游戲項目時,不能過于盲目,要結合體育教學要求合理選擇。幼兒階段,雖然已經形成了走跑爬等基礎性動作,但是在各種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中,依舊比較差。所以,選擇游戲項目時,要注重選擇各種能夠提高幼兒協調靈活的游戲項目,既能培養學生掌握各項動作,同時也能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比如,使用“老鷹捉小雞”的游戲,讓學生在防守、奔跑中,感知運動趣味,提升技能。當然,該游戲中,可以由多學生來扮演“老鷹”和“母雞”的角色,通過不斷變換角色,讓體育教學更加多變、生動[1]。
(二)立足游戲內容,創新幼兒體育教學方式
在挖掘游戲的“樂趣”因素之后,要將這一理念綜合融入到教學之中,立足游戲項目特征,實現樂學于教,創新教學方式。創新后的體育教學方式是一項系統化的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開展前,做好準備工作。結合游戲項目特點,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尤其是從心理與生理角度做好預熱準備工作。在心理方面,通過開展提高集中注意力的游戲,激發學生興趣。在生理方面,注重學生狀態的適應性,盡可能使用負荷量較小的游戲項目[2]。在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打造生動、開放的教學方式,通過發揮游戲的趣味優勢,解決體育教學相對枯燥的練習方式。當然,必須認識到游戲元素僅僅是教學創新的手段,不能取代基礎教學,要將游戲與教學理論、課堂相結合,創新教學方式。在教學結束后,要注重使用放松性游戲項目,盡可能不使用或少用器械,有效釋放學生的心理壓力和疲勞感,優化教學課堂。
(三)深化教與學互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幼兒體育教學使用游戲元素,要在挖掘游戲項目樂趣的基礎上,將教學活動與幼兒培養相融合,應該充分遵循幼兒的成長規律與學習規律,通過深化教與學之間的互動,讓幼兒將對游戲項目的樂趣,上升為具體的運動習慣。要針對幼兒特點和教學特點對各類游戲項目進行科學、完善的分類,并且將具體分類結果與教學相匹配,確保實現最佳教學。要強化樹立幼兒的主導性地位,老師要做好輔助工作,當然,教學要賦予幼兒充足的空間,讓幼兒主動探索適合教學的游戲項目,通過學生積極探索,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積極意識。要做好幼兒學習的反思與總結,組織學生完善學習流程,深化學生的理解與學習。要立足幼兒的學習狀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負荷量和運動量,同時要對做好幼兒的保護活動,避免出現意外損傷現象。當然,要合理使用各種激勵方法,提升幼兒的榮譽感,培養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自信心[3]。
三、結語
多變與趣味的游戲活動是幼兒了解和認識事物的重要途徑,也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動力。選擇合適的游戲元素,并且將其融入到幼兒體育教學活動中,將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實現趣味性教學。在幼兒成長過程中,體育類游戲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內容,通過選擇多種體育游戲方式,充分發揮游戲的趣味性,實現樂學于教、善教促學。當然,該過程要確保游戲教學的安全性,結合幼兒的運動負荷量,真正發揮幼兒體育教學中的游戲元素的應用質量,培養幼兒學生養成正確的運動習慣。
參考文獻:
[1]王亞禮.21世紀以來我國幼兒體育的研究熱點和發展態勢——基于CNKI數據庫期刊的Cite space可視化知識圖譜分析[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8 (03):18-19.
[2]唐敏;馮其斌;宋春得.基于興趣導向的幼兒體育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8 (10):125-126.
[3]馮明樂.民間游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有效運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 (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