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宇 吉祥波
2018女籃世界杯在西班牙舉行。中國女籃在小組賽取得2勝1負的成績成功出線后,又以87比81戰勝老對手日本隊。但在之后的四分之一決賽不敵世界強隊澳大利亞,無緣四強。在5-6名爭奪戰中中國隊與歐洲勁旅法國隊激戰到最后時刻,遺憾告負,最終獲得第6名。為何一直以來中國隊頻頻止步八強無法進入四強?本文對中國隊在比賽中失利原因分析,找出目前中國女籃在比賽中暴露出的問題,為中國女籃今后的訓練和比賽提供可行性建議及參考。
關鍵詞:女籃世界杯;原因;建議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參加2018女籃世界杯的中國女籃和比賽對手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登陸中國知網以“中國女籃”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在福建師范大學圖書館查閱相關書籍,通過騰訊體育(http://fiba.
qq.com/2018wwc/database/Schedule.htm)新浪體育(http://cba.sports.sina.com.cn/worldchampionship/women)兩大門戶網站搜集與本研究相關的籃球技術統計數據,為本文提供的理論基礎。
2.錄像觀察法
通過比賽直播及錄像反復觀察中國隊與對手的7場比賽并進行記錄,對中國女籃與對手在比賽中所表現出的攻防能力進行分析。
3.比較分析法
對比賽中中國隊及對手的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結論以供研究。
二、攻防能力分析
(一)進攻能力分析
1.投籃能力
籃球比賽的勝負是由交戰雙方得分的多少來決定的,最終目的是如何在激烈的攻防對抗下把球投入對方的籃筐。而命中率的高低則是決定最終得分的多少,并且直接影響到比賽的最終結果。因此,投籃得分的多少能夠直接反映出一個球隊的進攻能力[1]。
在與澳大利亞的比賽中,命中率與對手差異極大;雖然罰球命中率與對手無明顯差異,但澳大利亞比我國多名中6球,最終大比分輸給對手。這說明中國隊在遇到身高出眾、身體對抗強的世界強隊時,暴露出中國女籃投籃不穩定以及對抗中進攻能力差等問題。在中國隊面對在與拉脫維亞的揭幕戰中,中國女籃雖然贏了比賽,但其罰球命中率還不足六成,機會被白白浪費。此外,中國隊進攻手段多為投籃,隊員持球突破偏少,而拉脫維亞在比賽中持球突破較多,在面對中國隊長人如林的內線防守時依然能運用突破的方式得分。這也說明了我國球員與對手相比持球突破能力不足,進攻手段單一。
2.前場籃板球能力
前場籃板球的爭奪是籃球比賽中進攻和防守的轉折點,是贏得比賽的重要保證,同時也是衡量一支球隊整體實力的標志[2]。
在本屆世界杯中,中國女籃內線身高具有絕對優勢。但在比賽中中國女籃內線身高遠高于對手,這是我們的優勢,但對手的前場籃板卻遠高于中國隊。這說明中國隊球員拼搶前場籃板球意識不強、移動能力及位置判斷能力不夠,進而無法爭搶到前場籃板。
3.助攻能力及失誤
在與澳大利亞的比賽中失誤頻出,這說明中國隊無法將整體串聯進行有效進攻,多為無法執行戰術而個人強攻。我國后衛線上的人才缺乏一直是我國籃球成績難以突破的重要問題,后衛是個體和球隊整體之間的紐帶,隊員跑不出好的位置,沒有球的傳導,就無法獲得好的出手機會。中國隊此次參賽多為年輕球員,雖然全隊拼搏積極,但經驗不足,內外線配合默契程度不夠,在高強度的對抗下持球能力偏弱,造成失誤偏多。
(二)防守能力分析
防守是一個球隊取得好成績的保障性條件,世界很多強隊都把提高防守作為戰勝對手的重要武器[3]。
1.后場籃板球能力
后場籃板球的多少,是己方獲得進攻次數的保障,也是減少對手二次進攻的首要條件[4]。
從整體來看,中國隊與對手后場籃板球相差不大,但比賽中問題非常明顯。對戰拉脫維亞,在拉脫維亞內線身高高度低于我國的情況下丟失了太多的后場籃板,這說明中國隊搶籃板球卡位意識差,對后場籃板球的保護意識不夠以及球員之間默契程度不夠造成讓球現象。
2.搶斷、蓋帽能力及犯規
從比賽可看出,中國隊的整體防守缺乏侵略性,不擅于利用身體對抗給對手造成壓迫,尤其對無球隊員防守集中度及壓迫性不夠。蓋帽方面,中國隊與美國隊、澳大利亞隊、法國隊對戰時,蓋帽均低于對手,這說明中國隊在遇到強隊時,球員協防意識不夠,對抗能力偏弱,缺乏比賽經驗。搶斷方面中國隊與其他對手比賽時無明顯差異。犯規方面,中國隊整體犯規偏多,我國隊員腳步移動慢,防守易失位,球員年輕比賽經驗不足,易被對手造成犯規。
三、失利原因
(一)投籃穩定性不夠
中國隊的三分球和罰球命中率不穩定,其中兩場比賽罰球命中率不足6成,在面對實力較強的對手及具有壓迫性的防守時,不能及時調整狀態去適應比賽的節奏,從而造成全隊命中率低下。
(二)人球結合能力弱,持球對抗能力差
在比賽中中國女籃多采用投籃的方式進攻籃筐,突破較少;在遭遇貼身防守時易被對手搶斷。主要原因是我國隊員人球結合能力較弱,持球對抗能力不足。當對手防守強度突然增大,我國球員往往無法很好的掌控住球,從而拖延了進攻時間,打亂進攻節奏造成失誤。
(三)球員移動能力差,籃板球意識薄弱
比賽中隊員在防守時出現腳步跟不上進攻隊員,被進攻球員輕松突破攻擊籃筐;容易被對手沖搶二次籃板球,究其原因一是我國隊員移動能力不如對手,在防守中容易失位;二是我國隊員對于搶籃板的保護不夠,未能在合理的位置將對手卡住,以及隊員之間交流不夠出現讓球情況。
(四)球員年輕,比賽經驗不足
這次比賽中國隊平均年齡為23歲,其中兩大內線李月汝和韓旭還不到20歲,具有國際性賽事經驗的球員較少。雖然比賽經驗不足,但中國女籃展現出了極大的潛力和拼搏的比賽精神,我們相信未來中國女籃能夠繼續在世界性比賽中有所突破。中國女籃非常年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四、建議
(一)增加人球結合對抗性練習,全面提升個人能力
目前我國球員最需要的就是提高個人能力,加強人球結合能力,提升持球突破能力。我國球員在比賽中持球突破較少,具有能夠持球突破撕開對方防守創造投籃空間能力的球員較少。所以在今后的日常訓練中,注重增加對抗性持球突破的練習,讓球員在大強度的對抗下提升人球結合能力。
(二)增加對抗中的投籃練習,增強投籃的穩定性
此次世界杯我國女籃的三分球和罰球命中率可謂差強人意,這說明我國球員在激烈的比賽中不能保持較好的投籃穩定性。訓練可增加身體對抗中的三分球穩定性練習,同時加強球員體能及移動能力,提高球員傳球和快攻的效率,培養全場大局觀。
(三)培養球隊領袖,加強球員間溝通交流
目前我國女籃尚為年輕,自從前國家隊核心苗立杰退役后,我國女籃的隊伍中缺乏真正的核心球員。建議培養球員的領導力及領袖氣質,擔負起賽場上的更多的責任;球員之間較強溝通和交流,增加球隊的整體性,更好的執行球隊整體性的進攻防守配合。
(四)增強籃板球意識,提高內外線球員輪轉補防能力
針對此次比賽我中國隊現的后場籃板保護不到位的情況,建議在今后的訓練中樹立全隊籃板球保護意識,加強搶位能力防止對手沖搶;避免同隊球員之間的籃板球讓球情況,提升球員之間的默契度。提升球員補防意識,增強球隊整體的防守壓迫性。
參考文獻:
[1]張紅學,袁駿杰.第28屆亞錦賽中國男籃與對手攻防能力的對比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6,34(02):77-81.
[2]張向陽,荀筍.第16屆世界男子籃球錦標賽中國男子籃球隊與競爭對手攻防能力對比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11,47(01):29-33.
[3]李國鋒.第30屆奧運會中國女籃與對手攻防能力的差異對比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6(06):116-123.
[4]高文峰,李守漢.北京奧運會中國女籃攻防效果分析[J].體育文化刊,2009(10):151-15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