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莉君
關鍵詞:廢舊器材;藍田縣;中學
一、我國鄉村體育教育的發展現狀
體育教育作為中學生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已經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但是由于傳統觀念,地域差異等原因,體育教育在實施方面仍不能得到重視。在農村,家長與學校仍是受傳統觀念影響,有“升學第一”“成績第一”等認知,家長們望子成龍心切,認為體育運動對于孩子們來說可能益處甚少甚至影響學習成績。而在學校方面,“得過且過”的體育教學方式,微薄的體育教育經費以及稀缺的體育器材,限制了學生在體育方面的發展,更進一步降低學生對于體育課堂及體育運動的興趣,增加了正常體育教學的難度,也就造成了學生體質下降,更阻礙了體育教育的發展,對于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全面型人才是很不利的。而很多貧困學校對于體育課堂的忽視,主要因素在于學校體育基礎設施簡陋,體育經費不夠正常更新體育器材,學生沒有體育器材可以使用,從而大大阻礙了農村體育教育的發展。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藍田縣田家炳中學,藍田縣城關中學以及藍田縣洩湖中學等三所學校的體育教育經費及體育器材擁有量,體育器材的來源及去處。
(二)研究方法
1.調查法
通過走訪或查詢藍田縣田家炳中學,藍田縣城關中學以及藍田縣洩湖中學等三所學校的體育教育背景及發展現狀,針對這三所學校制定不同方案,對比各個方案的可行性并選出最佳方案用于解決問題。
2.文獻研究法
通過對于網上以及文獻資料的查詢閱覽,了解廢舊器材在使用方面的成功先例,參考學術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制定較為科學的較為新穎的解決方法。
三、結果與分析
廢舊器材回收:
1.廢舊器材回收的可行性分析及回收方式的淺談
對于我國城市中小學,體育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們尤其學校的較為廣泛及深度的重視,學校對于體育教學基礎設施的建設已經比較成熟,在體育經費的投入方面也比較大,對于國家或者省市重點中小學來說,在體育經費方面還有國家的補貼,因此基礎的體育器材都相對于農村來說比較充足。
2.對于藍田縣田家炳、城關、泄湖中學等三所學校的器材回收方法淺析
根據調查發現西安市農村地區的中小學體育器材來源主要為:一、上級配置;二、學校購買;三、社會捐贈,而其中的主要形式是學校購買。學校購買主要集中在20世紀90年代“普六”及“普九”時期和平常的“雙基”檢查中,這些器材在當時也只能勉強達到檢查的需要,時至今日,由于器材保管不善、修理不及時及人為的破壞以及使用過程的自然損耗,大部分已經消耗殆盡。
自我回收再創造:
在我國農村許多中小學都存在器材破損或報廢后直接扔掉的現象,這是很浪費資源的行為,因為體育器材即使在失去了其原來功能之后,仍可以被巧妙利用來制作具有其他功能的體育器材,這些巧妙地器材不僅在體育教學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而且對于學生手腦結合,提高體育課堂興趣是具有重要的意義的。例如:報廢的籃球可以做成“路障”,在體育籃球運球教學時可以作為輔助器材,也可以裝滿沙子做成實心球,在籃球運球教學中既可以練習學生的力量型突破能力,又會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
四、結論與建議
(一)藍田縣田家炳、城關、泄湖中學等三所學校的初步使用方案的結論
根據走訪調查得到,藍田縣田家炳中學與藍田縣城關中學這兩所學校在體育教育投入經費方面相差不大,且對于正常的體育教學來說基本足夠,而在藍田縣泄湖中學,體育教育的投入經費相對較少,對于正常的體育教學來說只能夠用于一些最基礎的體育器材購置,而且數量較少,人均擁有量小,對于學生的課外活動來說比較稀缺。在體育教學方面,藍田縣田家炳中學相對來說,觀念較老,只注重學生的課內學習,而在課外教學方面較為稀缺,而且著重于學生的文化課學習,因此對于普通學生的體育教育較為輕視。
(二)藍田縣田家炳、城關、泄湖中學等三所學校的初步使用方案的建議
1.藍田縣田家炳中學
該學校適宜對于本學校的廢舊器材再回收,對于報廢的器材進行安全性評估,然后列表將類別及數量發布于學校公示,在學校體育課程上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們通過“認領”后自我創造.
2.藍田縣城關中學
該學校適宜對于本學校的廢舊器材再回收以及通過其他回收方式對于回收的器材安全性評估,然后直接用于體育器材的補充以及分發報廢體育器材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創造。
參考文獻:
[1]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教育局統計年匯編[C].2007.
[2]鄧樹勛.貫徹健康第一,推動學校體育研究[R].2002,23-25.
[3]張時榕.初中自制體育器材初探[J].科學教育前沿,2011(7).
[4]鄭勝利.農村小學體育教學資源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