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杰
摘要:隨著5G網絡迅速普及,互聯網金融的創新服務導致消費金融規模空前,但人們風險意識依然薄弱;螞蟻花唄是金融創新的典型代表,本文就螞蟻花狽平臺可能的潛在風險進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予以防范。
關鍵詞:互聯網;螞蟻花唄;潛在風險;防范
隨著互聯網5G時代到來,螞蟻花唄的創新服務使得消費金融規模不斷擴大,覆蓋面更加廣泛,同時打破了消費者收入的門檻,原來被忽視潛在大量低收入人群、無穩定收入大學生被激活,使得消費金融更加大眾化、普惠化,人們消費欲望更加強烈;但是消費風險卻很少被關注,本文就螞蟻花唄平臺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及對策予以闡述。
一、螞蟻花唄平臺潛在風險
(一)平臺的內部風險
1.客戶信用等級評價體系模糊而導致放貸標準過低
螞蟻花唄只是通過客戶的交易記錄、商品類別、交易金額和收貨信息等消費記錄來判斷用戶的信用等級,并進行相應額度的授信;而不是像商業銀行那樣獲取消費者的個人年收入、住房購車等財產書面報告及個人工作單位證明,進行個人支付能力較為全面的研究判斷。對用戶真正的信用狀況并不了解,對于客戶的消費目的和貸款去向也無法進行準確跟蹤,因此平臺數據是不全面的,更是不準確的,容易導致放貸標準過低。
2.惡意透支的追討風險
互聯網消費金融已經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網上消費者遍布全國各地,一旦出現了惡意透支現象,追查消費者違約成本將是十分昂貴的;一些低額度的消費貸款雖然數目較少,但整體容量十分巨大;如果想要追回欠款,如何追?怎么低成本追?一筆小額貸款追回無論從人力還是打官司成本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二)平臺的外部風險
1.監管體系不健全
現階段我國金融法律都是規范傳統金融活動,對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屬于監管的模糊地帶,在市場準入、交易主體身份認證、電子合同的規范性及有效性等方面沒有明確法律規定;很多互聯網消費金融問題都無法在法律體系中得到支撐,同時在一些利益糾紛處理上也難以做到客觀、公平、公正,從而造成消費者對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潛在信任危機。
2.年輕群體信用問題
螞蟻花唄作為針對年輕人的金融消費服務模式,特別是當代沒有穩定收入大學生群體,素質和道德水平參差別不齊,導致平臺在壞賬率和客戶群體延續性等方面都面臨巨大挑戰;部分大學生對還款的程序、利息、時間、方式、渠道等不是十分清楚的,最終導致難以按時還貸。
3.不法分子套現問題
有些不法分子在網上店鋪中故意擺設虛擬物品,雙方談好價格后,賣家假裝發貨給買家,買家配合接受商品按照一定比例提成后,再將余款返回到買家的賬戶上實施套現計劃。
二、螞蟻花唄平臺風險的管理對策
(一)平臺風險管控
1.加強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螞蟻花唄應該充分的利用其本身大數據的優勢和先進的技術手段,建立有效的個人信用評級系統,完善風險控制系統,和建立獨立的風險評估部門,與央行的征信體系形成有效互補,使消費者的部分信用數據公開化、透明化;個人消費信用信息也能得到有效積累;這樣就能利用政府或銀行的信用數據庫對消費者進行更加準確授信額度。
2.建立惡意透支的追討制度
螞蟻花唄可以全方位做好大數據的收集、整理與分析,通過客戶網絡購買信息、物流的地理信息進行電話回訪或隨訪制度;密切跟蹤消費者使用平臺商品全過程,包括商品質量、滿意程度、運輸損壞程度及使用后維修記錄等情況;同時盡快建立一個具體的、可操作的追討機制,專人負責特別“易感地區”,一旦出現惡意透支問題,立刻派人進行追討。
(二)客戶風險管控
1.消費者實行實名認證制度
螞蟻花唄實名認證機制仍不健全,需要進一步完善。在申請開通螞蟻花唄的時候需要像銀行申請信用卡一樣,需上傳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同時進行視頻回答認證并拍照取樣;等待平臺工作人員進行詳細核對客戶的身份信息是否屬實,以確保本人親自操作,避免證件被他人盜用。
2.利用大數據進行客戶準確的信用評價
互聯網消費金融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網絡化和信息化,螞蟻花唄可以利用大數據這一互聯網的優勢,在進行客戶數據分析時,綜合別的平臺的數據并與傳統征信手段結合進行多維度分析;通過網絡數據和傳統征信數據對客戶進行信用評估和分級,并按照客戶的資信等級給予其不同的授信額度和信貸利率
3.加強年輕人網絡誠信教育
應著重對大學生進行網絡誠信理念的教育和宜傳,普及金融知識,提醒大學生應負有的權利和義務及可能產生的風險。根據大學生消費水平,合理制定分期還款方案,使其可以進行靈活適度消費,減少消費信貸造成的不利影響;同時為鼓勵大學生誠信交易、按時還款,螞蟻花唄可以借助阿里平臺的大數據告知商家在郵寄商品時可以附加一封誠信理念的倡議書,做好教育宣傳,盡可能的避免大學生拖還欠款甚至惡意不還的現象。
(三)政府風險管控
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互聯網金融發展很快,政府和監管機構制定相應的相關法律、法規及監管條例;及時規范平臺行為并加以引導;同時建立非現場監管方案,提高預警機制,把事后監管變成事前、事中監管;一旦發現監管不力、違規操作等問題由銀監會立即處罰。
2.創建并完善網絡征信系統
目前央行征信系統并沒有網絡客戶征信報告,平臺無法通過有效的途徑去獲取央行的普通客戶征信報告,所以政府必須要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先進手段對網絡征信體系進行構建和優化;同時,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中還應統一標準參考;讓傳統和互聯網評估指標、動態與靜態指標、信用使用與評估結合起來;為網上授信提供評級參考,降低金融風險,約束和警戒網絡客戶的惡意欠款行為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彭明旭.張俊飛.楊曉菁京東白條與螞蟻花唄的風險比價和防范[J].財會研究,2016,12:74-76.
[2]劉欣怡.劉子琦.互聯網消費金融中大學生消費消費行為及風險對策的實證研究[J].財政與金融, 2018,25:40-42.
[3]宮兆輝.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的風險研究防范[J].經濟師,2018,12:141-142.